前不久的一场中秋晚会上,王源独唱了一首歌叫做《流动的青春》。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这首歌的词曲创作者一栏标注着这样一个名字:廖岷。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1)

如今绝大多数的人对这个名字分外陌生了,但喜欢听校园民谣的人,可能对他还有些印象。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北大学生,本科与硕士在读的七年,廖岷赶上了内地校园民谣的黄金时期,满怀文艺之心的他加入了这场历史的书写中,创作并演唱了一系列歌曲,成为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校园歌手。

李健曾有一首著名的翻唱作品《真情》,原唱就是来自廖岷。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

对了,如今的廖岷之所以不出名,是因为他早已淡出了歌手圈。从北大经济系毕业后,他在逐步积累中成为了金融专家。当然,目前他还有一个更显赫的身份,财政部副部长。

网友开玩笑说,这大概是史上最强的“跨界歌王”。

那阵诗情画意、风花雪月的民谣风能从高校校园刮起来,自然是有一定原因的。

那时候的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毕业后工作包分配,完全不用承受找工作、买房等生存压力,大家都非常淳朴,有大把的时间用来读书、恋爱与自我表达。

唱歌弹琴是最流行的娱乐与表达方式,一到周末,就是校园歌手们聚会狂欢的时间,他们抱着吉他,坐在校园的草坪上,唱港台流行歌,也唱自己的创作。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2)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原创校园歌曲。为了留住这些美好的青春歌声,1994年,在黄小茂的推动下,大地唱片精选了十首优秀的校园歌曲做成了一张合集,并命名为《校园民谣1》。

除了老狼演唱的《同桌的你》和《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知名作品外,这张专辑里也收录了廖岷的一首原创歌曲《等人就像在喝酒》。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3)

尽管如今廖岷民谣歌手的身份被大多数人遗忘了,但显然,这首歌依然是老狼这群人心中,经典而深刻的回忆。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4)

很多人没有想到,就是这张专辑的发行,成为了内地校园民谣的起点。之后的两年,《校园民谣2》和《校园民谣3》相继诞生。而民谣风潮也随之从校园走向了社会。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5)

当然,与校园民谣一起走红的,还有一批满怀才情、意气风发的校园歌手,如今,这批高学历人才早已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的依然在音乐行业坚挺着,有的像廖岷一样,虽然转换了人生方向,却也成长为了各行各业的翘楚。

关注华语流行乐坛的小伙伴,一定听过一个叫“宋柯”的名字。他是当年“高晓松们”望尘莫及的大师兄,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清华大学校园歌曲的领军人物。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6)

宋柯是清华大学83级学生,他的音乐启蒙来自一本蓝色封面的吉他教材。在那个改革开放热火朝天、流行音乐破土而出的年代,他也深受音乐感染。于是开始自学吉他,苦练琴技,并尝试自己创作。

大三时,他写了一首歌叫做《一走了之》,风靡了整个校园,成为了每届毕业典礼的保留曲目。流行程度堪比校歌,而宋柯也因此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备受女生欢迎。以至于比他小五届的高晓松入学时,学校依然还在流传着他的传说。

1996年已经靠《同桌的你》成名的高晓松,得知自己曾崇拜已久的大师兄宋柯放弃了音乐开始做珠宝生意,心里大觉可惜。于是鼓动他一起创立了麦田音乐,也就是如今太合麦田的前身。在后来的日子里,宋柯捧红了朴树、叶蓓、许巍等歌手,并在2005年超女大热之际,拿下了李宇春的唱片合约。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7)

▲太合麦田为李宇春打造的作品《冬天快乐》MV

同样成名于清华大学的李健,或许是这批校园歌手中,少有的还在坚持唱歌的音乐人。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8)

1994年,李健在清华大学冬令营的民歌比赛中拿到第一名,加了50分并拿到了保送名额。入学后,他凭借一手高超的吉他技术,为校园内的九支乐队担任伴奏;再加上儒雅的气质,清亮的嗓音,火速成为了校园内的明星人物。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9)

▲少年时的李健

毕业后,李健被分配到广电总局,成为了一名网络工程师。但显然,这并不是他的人生追求。三年后,李健果断辞职,和师兄卢庚戌一起成立了“水木年华”组合正式出道。一首《一生有你》,让全国都感受到了来自清华理工男生的温柔与浪漫。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10)

尽管之后没多久,李健就退出了组合,但单飞之后的他依然呈现出惊人的爆发力,创作出了《传奇》《异乡人》《风吹麦浪》等传唱至今的好作品。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

那时候,以清华为首的音乐人们为这阵校园民谣风潮贡献了不少力量,而作为“死对头”的北大自然也不甘于落后。

1983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徐小平被分配到北大艺术教研室任教。随后,他在北大成立了轰动一时的吉他协会,二百多名学生争先恐后地加入这场校园歌唱的风潮。与此同时,徐小平还创作了一首校园歌曲,叫做《星期天》,在北大校园广为传唱。

今天又是星期天 星期天 热热闹闹是校园 是校园 到处有人谈恋爱 而且kiss 呼儿嘿哟 把俺这个纯情少年来呀么来污染

后来,徐小平联合俞敏洪、王强创办了新东方;后来的后来,他们的故事被拍成了电影《中国合伙人》。而那首朗朗上口的《星期天》,成为了徐小平青春里最深刻的记忆,也影响着他之后的北大人。

1991年,许秋汉满怀抱负考进了北大社会学系,喜欢诗人海子的他,来到了一个“文青”的天堂。在这里许秋汉遇到了很多诗人,也开始享受音乐。他召集同学们举办了“草坪烛光摇滚晚会”,大家一起唱歌:唱《国际歌》,也唱崔健,想到什么唱什么。

1994年,北大学生把自己创作的歌曲做成了一张专辑,叫做《没有围墙的校园》,里面收录了廖岷的《已是盛夏》,也收录了许秋汉的代表作《未名湖是个海洋》。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11)

“未名湖是个海洋,诗人都藏在水底,灵魂们都是一条鱼,也会从水面跃起。”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些歌词依然是北大学子们非常熟悉的字句。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12)

许秋汉有很多次机会成为真正的歌手,成为明星。但是他没有选择走这条路。他怀揣着一颗热爱音乐、热爱文艺的心,投入工作岗位,成为了《博物》杂志的主编。没错,如今火遍全网的“无穷小亮”就是在他的手下成长起来的。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13)

上个月,许秋汉的多年同窗好友、曾经的校园诗人、北大外国语学院胡续冬教授因病逝世。许秋汉在八宝山送别老友,烈日炎炎,他席地而坐,抱着吉他再次唱起了那首《未名湖是个海洋》,那个在草坪上把自己唱红的少年,以这样的方式告别知己,也告别自己的青春。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14)

《没有围墙的校园》这张专辑中,还有一首歌叫做《废墟》,这首歌的创作者叫做陈涌海。没错,就是几年前那位凭借一首《将进酒》火起来的中科院物理系教授。

「链接」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15)

三十年前,陈涌海是北大物理系的学生,同时也是闻名校内外、备受欢迎的校园歌手,到处演出。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16)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17)

毕业后,陈涌海没有选择留起长发全职玩音乐,而是选择了继续读书,读完了硕士、博士,直到自己成为一名博士生导师。《将进酒》视频的爆红,让陈教授拥有了一个时髦的名字:摇滚博导。

正如大家所见,选择了学术,但音乐并没有在他的身体里消失。工作之余,陈教授还是会留起长发,释放自己心中的摇滚梦。

平时的他是这样的,温文儒雅。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18)

音乐中的他瞬间变回摇滚少年。

蓝衣飘飘的年代(离开白衣飘飘的年代)(19)

值得一提的是,陈涌海与窦唯还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几年前窦唯发行新专辑《山水清音图》,陈涌海担任了吉他手。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

他没有选择成为一个完全的音乐人,但音乐却一直流淌在他的血液里。

是的,我们今天或者更熟悉李健、老狼、朴树等一批从这阵校园风潮中脱颖而出的歌手,但那些选择了别的岗位、撇去光环迈入另一种生活的校园歌手们,同样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他们带着对音乐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同样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了一番成就。

我们有理由相信,音乐是那代人根深蒂固的灵魂。哪怕没有从事歌手这个行业,那些曾经热爱的音乐、那些年少时的热血与倔强,依然为他们的生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本周更新的《华语音乐养成史:多维解析流行乐》课程中,我们将目光瞄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艺而浪漫的校园民谣风潮。在那个一切都生机勃勃的年代,内地高校学子们创造了哪些辉煌?那些爆棚的表达欲为何在短暂爆发后又迅速消亡?扫码解锁课程,一起走进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