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比赛遭遇极端天气
多位参赛者遭遇失温
21位运动员因此遇难
发生在5月22日的这次意外
令“失温”这个词走入大众视野
什么是失温?
什么状况会导致失温?
为什么跑步这么热的运动会失温?
又该如何预防失温?
昨日,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董芳接受记者采访,和大家说一说,这可怕的失温到底是怎么回事。
01
失温,不需要很冷就能发生
什么是失温?
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些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人体正常体温是37℃,本身就是个热源体,因此也会与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
起风时通过对流方式与外界进行热传递;
游泳时身体的热量通过传导方式与水发生热传递;
即便静止不动身体同样会通过辐射向外传递热量。
根据这三种热传递方式:温度、湿度、风力,这三个因素是失温最常见的直接原因。三要素当中只要有两个因素出现状况就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长跑时大量出汗,会带走人体热量,如果此时再遇到气温骤降,热量迅速流失,就可能导致失温。”董芳介绍。
通常来说,外界温度越低,风力越大,环境湿度越高,越容易失温。
5月23日凌晨,消防救援人员搜救失联人员。新华社发
02
失温,很容易被忽视
多少度会失温?
当核心体温,即人体胸腹腔内的温度在35℃以下时,就会发生失温。
当失温达到一定程度时,人会变得行动迟缓。如果忽略掉身体报警信号,误认为只是“有点疲惫”,觉得再坚持一下就没事了,就有可能造成悲剧。
如何识别失温?董芳介绍,失温症状按严重程度,从轻到重有以下症状:
轻度失温:核心体温在35℃~37℃之间;身体会感到寒冷,浑身颤抖,但颤抖还处于可控范围,手脚会感到僵硬和麻木;
中度失温:核心体温在33℃~35℃之间,心肺、肝肾等循环开始受影响;
重度失温:核心体温在30℃~33℃之间,出现活动困难、意识模糊,对冷的感觉变得迟钝,感受不到体温的下降,从而诱发更大的危险;
死亡阶段:核心体温低于30℃,人体心肺功能开始衰竭,呼吸微弱、浑身僵硬,直面生命威胁。
5月23日,直升机在事发区域搜救失联人员。新华社发
03
失温,在城市里也可能发生
失温多半发生在参加登山、野营等户外极限运动时,但在城市里也有可能发生。
董芳回忆,前几年曾接诊一位严重失温的市民,清早从高处坠下后昏迷数小时。当时正是二三月份,早晨气温只有几度,伤者被发现后送到医院,体温已经低到普通体温计无法测出他的体温。好在,最后经过抢救,伤者脱离了危险。
据了解,醉酒后失温死亡是目前失温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为醉酒会错判外界的环境而导致进一步失温致死,另外饮酒更容易带来周围血管扩张,让热量更不容易保存在身体内。
5月23日,救援人员准备进入事发区域搜救失联人员。新华社发
04
预防失温,尤其是酒后和户外运动
失温是严重的急性伤害事件,关键是预防,尤其是酒后和户外运动!
如何预防失温?董芳提醒市民——
参加户外活动时,携带能防风防雨的备用外套;
到野外露营,应提前查明天气,避开大风、降温天,同时带足保暖装备;
突然遭遇恶劣天气、温度骤降,要到安全的地方避风,及时保暖,不要硬扛;
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头部颈部等更容易散失热量的保暖尤其要注意;
此外,聚餐时如有同伴醉酒,一定要将他送到家里、安置好,防止因夜间昏睡在户外,导致失温。
5月23日,救援人员徒步进入事发区域搜救失联人员。新华社发
05
复温,切记要循序渐进
遇见失温时,应想办法将失温症患者移出吹风和湿冷的地方,和寒冷空气隔绝开来。包括:
患者转移到干燥、背风的地方;
安置时不让患者直接躺在冰冷的地上;
脱下患者透湿的贴身衣物,换上干燥的衣物;
做好头部的防寒保暖工作等。
需要强调的是,复温的处理要遵循分级温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不专业的施救反而可能加重对身体的危害。
救治失温切忌三点:
给低温症患者饮酒;
把外界辅助热源用于四肢而不是主躯干和头部;
采用滚烫的辅助热源。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
对户外运动感兴趣
意外情况也频频发生
希望大家都能
多掌握一些健康知识
让热爱运动的生命安全地奔跑!
部分来源 |新华网、人民日报
记者 | 王春岚通讯员 | 江泓颖 陈舒
来源: 武汉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