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水煮咸盐豆(浓浓的老家味道)(1)

前不久回老家喝喜酒,接着匆匆返回。早上赶火车时路过丰华街,看到一家店铺正在卖鲜盐豆。

随即询问价格,店家说5块钱一斤。接着店家从一大堆包好盐豆的红色塑料袋中拿出一袋,放在台秤上,说:“这包10斤,45块钱。”店家还说:“我这盐豆,大老远的都来买,你吃了觉得好,可以快递过去。”这家盐豆,我以前好像买过,应该很好吃。我随即支付45元,提起一包,继续上路。

回到南方家里,我急急忙忙开包。被染上红红辣椒酱彼此粘连的熟豆里,依稀可见黄黄的生姜粒。品一下,味道甚好。正好家里还有从老家网购的煎饼,我抹点盐豆在里面。煎饼配盐豆,辣乎乎,甜滋滋,香喷喷,相得益彰,绝配!就着盐豆,我吃了大约半斤煎饼,桌上还有几碟刚刚炒好的菜,也顾不上吃了。

夫人也说好吃。她用塑料袋分了好几小包,送给几个好姐妹分享。反馈说这好像豆豉、老干妈,却比豆豉、老干妈更有特殊风味。第二天中午,夫人用老豆腐、老家带来的粉丝跟盐豆一起炖了一锅,就像吃火锅一样,虽然是寒冬腊月,我却吃出了满身大汗,连呼拉馋!最近这些天,家里餐桌顿顿都会摆上一碟盐豆,还有盐豆炒鸡蛋。快要吃完了,老家的朋友又给寄来一小桶鲜盐豆和干盐豆。这也不撑吃,昨天又从老家网购五斤鲜盐豆。

说起盐豆,它跟煎饼一样,从小到老,我吃了一辈子。小时候,盐豆和黑咸菜是家常菜,我盐窝浅,极少吃咸菜,不太咸的盐豆是我最爱。

记得母亲每年都要拌一次盐豆,一吃大半年。秋后,母亲把自留地收的十几斤大粒黄豆泡好,在锅里烀得很熟很烂,然后装进蒲包,放在草窝捂。豆子捂前,母亲会留一小碗,切点辣椒沫,加点盐,那味道比盐豆差远了。捂了好几天,母亲从蒲包里挖出一些,拿在亮处细瞧。看到豆子黏糊糊的,扯了很长黏丝,母亲说,可以拌了。我也尝过那刚刚捂好的豆子,臭烘烘的,发苦,不好吃。母亲把几斤干红辣椒剪去叶梗,在小拐磨里磨成糊子,再切几斤姜末,然后把它们与捂好的豆子一起放在瓦缸里搅拌均匀,最后撒上细盐。这样,鲜盐豆就做成了。

盐豆好比臭豆腐,乍闻有点异味,吃起来香喷喷的,越吃越停不下筷子。我也曾怀疑,捂过的熟豆,会不会有黄曲霉素?查资料得知,捂豆子是经过霉菌酵母菌乳酸菌等的发酵,一般不会产生有害物质黄曲霉素。

秋末冬初,正是辣萝卜收获季节。母亲会把辣萝卜切成小块,放在盐豆缸里,这就是萝卜豆。在盐豆缸里淹过的辣萝卜别有风味。冬天,鲜盐豆一般不会坏,每次吃饭都要挖一小碗放在餐桌上。就着盐豆喝稀饭,吃煎饼,是许多人家通常的生活方式。春天天暖,母亲要把盐豆放在盆里晒太阳,还要不断翻动。几个太阳过后,干盐豆就晒好了,母亲要把它收藏在小罐里,平时吃煎饼就可以捏几粒当作盐味。有时还用干盐豆炒鸡蛋招待亲戚。记忆中,吃过母亲做的盐豆蒜苗炒鸡蛋,那是上好美味。

后来,自家做盐豆的越来越少,要吃盐豆就去街上买。有鱼有肉吃,老家人还是喜欢吃盐豆这类家常菜。前些年,妹妹每年都要送给我们她自己拌的鲜盐豆,夫人经常说,妹妹做的盐豆比街上买的好吃。

十几年前,我有一场大病,在医院化疗,什么食物也不想吃。看到妹妹带进病房的盐豆和煎饼,我突然有了食欲,卷着盐豆,一气吃了一大块煎饼。一位病友几天粒米未进,受我鼓动,也吃了一块我送给他的煎饼卷盐豆,连说好吃好吃。

盐豆是苏鲁豫皖交界区域的地方特产。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有过一档节目《行走的餐桌》,曾经专门介绍过我老家的盐豆。现在许多食品都有制假售假的,我买过的老家丰华街上的这家盐豆,感觉味道很纯正。

盐豆,是这一方老百姓最爱,是老祖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每次吃盐豆,总能想起母亲,想起老家。盐豆里有浓浓的老家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