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评书是谁讲的(赵家天子杨家将)(1)

赵家天子杨家将,这是民间流传甚广的一句话。说的是北宋时期,老赵家当天子的时候,老杨家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精忠报国,守护赵家天下的故事。

杨家将的之所以广受人们的喜爱,主要是他们前仆后继、精忠报国的精神,令许多人深受感动。

不过,虽然杨家将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是大多数人可能也只知道杨继业和七郎八虎(杨继业的八个儿子),以及杨宗保和杨文广这些个耳熟能详的英雄。

只有资深的杨家将书迷才知道,其实关于他们的故事,有一整套的合集。合集的名称叫《杨家将九代英雄传》。从合集名字可知,在评书中,北宋杨家将的英雄竟然有九代之多。

那么,杨家将九代英雄主要都有谁呢?关于他们的评书分别又有哪些?下面就和大家说一下这个问题。

杨家将的九代英雄是从火山王杨衮算起的,到杨满堂结束,主要讲述的是北宋杨家将前仆后继、精忠报国的故事。

第一代 杨衮

杨家将的评书是谁讲的(赵家天子杨家将)(2)

杨衮在《杨家将九代英雄传》中是初代杨家将,他是残唐时期潼关大元帅、金刀杨会的儿子,关于他的传奇故事有很多。

比如他不学父亲杨会的金刀,却向家奴夏书湮学练“北霸六合枪”,因为,他不喜欢当“富二代”,他要当“创一代”!

所谓“有志者,事竟成”,杨衮在四处挑战各方用枪的高手之后,回到西宁老家潜心研习各家枪法,并最终创立了名震天下的“杨家枪”。

关于他的评书,有一本《火山王杨衮》,主要讲述的是少年杨衮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能为百姓着想、有担当、敢作敢为的火山王的故事。

在《火山王杨衮》评书中,少年杨衮胆识过人,他刚学得几分本事,便敢一个人跑到山西太原,在百万军中单挑十三太保李存孝。

后来,杨衮为了给师兄白马银枪高思继报仇,又一个人跑到宝鸡山,大战日不移影连挑三十六员唐将的王彦章。

后面,又得到了郭威、刘知远、高行周等六人的加入。他们的加入,刚好集齐了一幅“五龙二虎”的王炸。

在王炸面前,管你是四个二还是四个A,都只能烟灭灰飞!

王彦章是聪明人,他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一看此种阵势,便知道自己今天是不可能活着离开宝鸡山了。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拔出随身携带的宝剑,往自己的脖子上一抹,自刎而死!

杨衮给师兄报仇后,回到老家,开始潜心研习枪法。

后来,杨衮的义弟刘知远在太原被辽兵围困,他决定再次出山。

杨衮先下河东降服了河东三十六寨的当家、头目,大家见他胆识过人,武艺又出类拔萃,便推举他为“火山王”。

火山王杨衮打出“抗辽”的大旗,率领七万火山军浩浩荡荡赶奔太原。在他和他的兄弟以及火山军的努力之下,最终,成功地将辽军赶出了中原。

第二代 杨继业

杨家将的评书是谁讲的(赵家天子杨家将)(3)

杨继业,人称金刀杨令公,火山王杨衮的第七个儿子,他是《杨家九代英雄传》中第二代杨家将英雄的代表。他善使一把紫金宝刀,刀法在杨家将男将中排名第一,有“金刀无敌”的美誉。

其实,杨继业小的时候也是练杨家枪的,只是后面因为败在义弟高怀亮枪下,他才知道父亲杨衮教枪法的时候藏有私心,只把绝招传给义子高怀亮。知道真相之后的他大怒,一怒之下,便弃枪练刀。

在《杨家将九代英雄传》中,关于杨继业的评书,有一本,评书名叫《金刀杨令公》,主要讲述的是杨继业从六品守备一路成长为边关大元帅的故事。

在评书《金刀杨令公》中,襄理王赵光义初下佘塘关,三试杨继业。杨继业交出了优秀的“答卷”,不论文才、兵法和武艺皆让赵光义赞叹无比。

赵光义登基后,二次加封杨继业为金刀杨令公,又封他为边关元帅。

杨继业当上边关元帅后,南征北战,取得了很多胜利,比如雁门关大捷,幽州大捷等等。他一把金刀威震宋辽两国,被称做“杨无敌”。可惜,最后被潘仁美陷害,导致被困两狼山,最终碰死在李陵碑上。

第三代 杨家七郎八虎

杨家将的评书是谁讲的(赵家天子杨家将)(4)

七郎八虎指的是杨家将中第三代人物,他们指的是金刀令公杨继业膝下的七个亲儿子和一个干儿子。杨继业膝下的七个亲儿子分别是杨大郎、杨二郎、杨三郎、杨四郎、杨五郎、杨六郎和杨七郎,一个义子是杨八郎,合称“七郎八虎”。

七郎八虎中,以杨大郎最有威严,他在父亲不在身边的时候,负责监督兄弟们读书和练枪,可以这样说,他是七郎八虎中最有责任心的一个。关于他的评书,有《赵太祖三下南唐》一书,他在书中被尊称为“杨大公子”,深得孙真人的看重,被孙真人派去取“杜女血”。

后来,在五大少阴将之一的花解语的帮助下,杨大郎不仅的成功取得了“杜女血”,还在宋太祖的赐婚之下,娶了花解语为妻,成功地抱得美人归!

七郎八虎最杰出的代表是杨六郎,在《杨家九代英雄传》中第三代的代表也是杨六郎,关于他的评书主要有一本叫《杨六郎挂帅》的,主要讲述了金沙滩一战后,杨六郎独自一人承担起杨家将的重担,继续精忠报国的故事。

在《杨六郎挂帅》评书中,包含了“寇准审潘仁美”、“任堂惠舍命全交”、“杨六郎智守隋州”和“杨六郎金枪卫国”等经典桥段。

第四代 杨宗英和杨宗保

杨家将的评书是谁讲的(赵家天子杨家将)(5)

杨家的第四代就是“延”字辈的下一代“宗”字辈,也就是评书里七郎八虎的儿子。主要有杨宗保、杨宗英、杨宗勉、杨宗林、杨宗原、杨宗孝、杨宗峰、杨宗飖等。其中,杨宗保和杨宗英二人的故事最多,尤以杨宗保为杰出代表。

杨宗英是七郎杨延嗣和杜金娥的儿子,他跟随师父李天威学到了一身上好的本领,是杨家“宗”字辈中武艺最厉害的一个。

关于杨宗英的评书,有一本叫《杨宗英下山》的评书,书中说杨宗英一下山就为宋军立下了大功,他拿到了姜德毒飞刀的解药成功救了岳胜和杨兴。在大破玄武阵时又击败了姜飞熊,收了姜飞熊的三把飞刀。可惜的是,本来威风八面、屡立战功的他在攻打铜光阵时遭到了沈达如意金钩的暗算,被害身亡。

杨宗保,武艺虽比不上杨宗英,但胆量与学识却不逞小让。关于他的评书有《杨宗保招亲》和《杨宗保征西》。

杨宗保在评书中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主,他前期的战绩比较拉胯,一出场就是连番败绩。去穆柯寨借降龙木的他,直接被穆桂英用一马三刀拿下。穆桂英见英俊帅气的杨宗保也是一个杨家将,便叫孟良保媒,将自己下嫁了给他。

杨宗保和穆桂英成亲之后,变得越来越有出息了,大破天门阵后,他又向妻子穆桂英请教,学到了更厉害的武艺,在后面大战洪州城、收复瓦桥关等大战中,立下了赫赫的战功。后面,二次学艺完成的他还大战九头鹰,成为了征西大元帅。

杨宗保率大军,大败西夏军,西夏国王谅祚没有办法,只好写下降书表。杨宗保征西取得了成功,他因此被皇上加封为上柱国大将军!

第五代 杨文广

杨家将的评书是谁讲的(赵家天子杨家将)(6)

杨文广,杨宗保的儿子,杨家将第五代英雄代表。他自小跟随母亲穆桂英学艺,穆桂英将自己从梨山老母那学来的一身上好的武艺和各种兵书战策,全部传给了他。正所谓“技多不压身”,本就武艺不错的杨文广又在寇准的推荐之下,到鹅头寺跟随慧圆长老二次学艺,学到了刚猛准狠的张家枪法。

关于杨文广的评书,有一本《杨文广征南》,讲述的是少令公杨文广二次学艺有成之后,奉师父之命下山报效国家的故事。

在《杨文广征南》评书中,少令公杨文广打擂夺得帅印,挂帅征南,一路抢关夺寨,取得了很多的胜利。其中,比较出名的是他大战“双枪无敌将”吕万年、大战“白马金锤无敌将”李治平以及在二龙岭大战南唐兵马大元帅赵永功等几场交战。

第六代 杨怀玉

杨家将的评书是谁讲的(赵家天子杨家将)(7)

杨怀玉,杨文广儿子中最出色的一个,因此,被推选为杨家将第六代英雄的代表。杨怀玉自小被王敖老祖带到云梦山上学艺。

王敖老祖可不简单,在传说中,他简直是一个半仙半道的高人,他教出的徒弟,一个个都是绝世的高手。

王敖老祖在云梦山上亲自教了杨怀玉十多年的文武技艺,把他培养成了杨家将中文成武就的绝世高手。

关于杨怀玉的评书,主要有《杨怀玉征西》和《小五虎演义》两本,内容基本一致。主要讲述的都是小五虎之首的“玉面虎”杨怀玉少年英雄,精忠报国的故事。

第七代 杨世瀚

杨家将的评书是谁讲的(赵家天子杨家将)(8)

杨世瀚,杨怀玉儿子中最勇猛、最出色的一个,因此,由他当选为杨家将第七代英雄的代表,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关于杨士瀚的评书,主要有一本《杨士瀚扫北》。主要讲述的是杨世瀚误伤上门挑衅的少王赵定国,他外出避难时期,遇到了碧空长老学得了绝世的锤艺,后来报效国家,被封为金锤无敌将的故事。

在评书《杨士瀚扫北》中,杨世瀚不小心打死了上门滋事的少王赵定国,为了不连累家人,他外出避难,在名山上遇到了出家后的司马林。

司马林父亲曾受过杨家的恩惠,为此,已经出家后法号为碧空长老的他为了报恩,将杨士瀚带到了寺里,又收了他为徒,教给了他无双的锤艺。

杨士瀚跟随师父碧空长老学艺八年,练成了举世无双的锤法。碧空长老见徒弟学艺有成,便将自己以前使用的一对擂鼓瓮金锤送给了他。

杨士瀚下山后,凭着这对一百六十多斤重的擂鼓瓮金锤威镇群雄,当上了扫北大元帅。

扫北的路上,他先是碰到了泥雷国的猛将洪飞龙,武艺超群的他一锤将其砸死。

后来,一路抢关夺寨的他又先后活捉了苏保国和萧元拓,锤打车门多尔亮,砸死耶律大山,最终打败打死了泥雷国的兵马大元帅铁雷,打得泥雷王大喊投降并亲自递上降书顺表,因功被封为“震北公”。

第八代 杨金豹

杨家将的评书是谁讲的(赵家天子杨家将)(9)

杨金豹,杨世瀚唯一的儿子,杨家将第八代最杰出的英雄。他自小和父母失散,被路过的长眉道长李长庚带到了山上将他抚养长大,还传了他天下无双的“三绝戟法”。

李长庚是杨宗英师父李天威的后人,他自创的“三绝戟”举世无双,他将“王戟”、“天戟”和“人戟”三种绝佳的戟法之精华融入其中,既有“王戟“的霸道,也有“天戟”的刚强,还有“人戟”的洒脱。

所谓“严师出高徒”,一点不假,杨金豹在师父李长庚的严格的教导之下,不仅练得了绝佳的戟法,还练出了一身的神力,在临阵的时候威风霸道,未曾交手已在气势上先声夺人。

关于杨金豹的评书,主要有一本《杨金豹下山》。主要讲述的是杨金豹下山认祖归宗,相救辞朝返回西宁老家的家人的故事。

在评书《杨金豹下山》中,杨金豹随师父李长庚在高山学艺十几年,学得了一身的好本领,他奉师父之命下山回天波杨府认祖归宗。路上,他听到有人说以老太君为首的天波杨府中人集体辞朝,正在返回西宁老家的路上。杨金豹就在他们必经之路上等他们,帮他们解决了惦记上他们的“仇家”。

后来,老太君他们在凤翔府被李龙兄弟率好几万喽兵包围了,杨金豹得到消息后,又赶过去相救。在凤翔府外,杨金豹单人独骑,力杀四门,成功的解了凤翔府之困!

第九代 杨满堂

杨家将的评书是谁讲的(赵家天子杨家将)(10)

杨满堂,杨金豹的儿子,杨家将第九代英雄。

杨满堂自小在西宁老家跟随长辈学习杨家枪法,彼时的杨家枪相较杨宗保的时候,已经改进了不少。枪法刚柔并济,既有巧妙多变的一面,也有稳猛准狠的特点。杨满堂天资聪慧,长辈们又悉心教导,长期习练,至十六七岁,手中一杆烂银枪已经练得高深莫测、出神入化了。

关于杨满堂的评书,主要有一本《杨满堂除奸》。讲述的是杨家将第九代英雄杨满堂除奸报国的故事。

在评书《杨满堂除奸》中,杨满堂奉了老太君之命,上京去看一下大伯公杨士亮,顺便打探一下父亲杨金豹的消息。

在路上,杨满堂英雄救美救下了芷兰公主和萧玉姣,不料,两位美女都喜欢上了英武帅气的他。后来,萧玉姣的师妹安巧妹也喜欢上了杨满堂。反正书中前半部分,对几位美女爱英雄的描写挺多的。

书中的奸人也不少,胡得望便是其中一个,最后被杨满堂征辽的时候给除了。

杨满堂跟随母亲郭彩云一起征辽,郭彩云为元帅,杨满堂任先锋。

先锋先锋,遇事先上,作为先锋的杨满堂,在征辽的过程中,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十分勇猛。最终他们打败了辽国萧靖辉,夺回了雁门关。

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杨满堂和萧玉姣、安巧妹结成了夫妻,第二年,萧玉姣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小子就是后来跟随岳飞抗金的名将杨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