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一些中医针灸书籍和中医网文里,以太冲穴疏肝理气,治疗情志不畅的郁闷生气,而又有中医古籍和一些临床中医取太冲穴平肝潜阳而治易怒之生气。前者之生气为肝郁,后者之生气发怒为肝气盛,病因不一,并非都能取太冲穴治疗。今天以太冲穴主治机理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从临床来说,肝气因情志不畅,比如压抑、生闷气、紧张、焦虑、憋屈不满、压力大或多愁善感等不良情绪容易出现肝郁气滞,导致肝气不能正常升发疏泄,出现善叹息(以叹气以宣发胸中郁滞不畅之气机)、胸闷(《灵枢.根结》:“肝经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肝郁气机不能升发上达胸中之玉英穴,故胸闷不畅)、咽有异物如鲠在喉(肝郁脾虚痰气交阻)甚至恐惧(肝气虚则恐)、惊悸(肝木郁不能疏泄气血上达于心)、失眠(肝郁而不生心血,血不养神)等症状。
从肝经之升降运动来说,肝郁会导致肝经气血不升,应当疏肝理气、解郁安神、调达情志,以疏泄、升发肝经气机为主。
常取玉英穴(又名玉堂穴)配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穴以疏肝解郁、行气活血,调达情志,临床疗效显著!
另外常用的疏肝理气解郁的穴位还有肝经位于十一肋下的章门穴,章门穴同时为脾之募穴,有疏肝健脾、理气散结的功效,常用于主治肝郁脾虚导致的胸肋胀满、乳癖结节等病症。
而位于乳头下二寸的期门穴也具有疏肝健脾,行气活血的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血瘀的一切病症。
以上三穴都具有显著的疏肝解郁行气的功效,且位于肝经上端,有非常好的升发肝经气机的作用。
而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亦会引起患者急躁易怒或暴怒生气,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急躁易怒,健忘、巅顶胀痛,头晕目眩,头重脚轻或自觉气血上逆冲脑而面红目赤,其肝经气血因阴虚阳亢或气机上逆而并走于上,会出现肝经经气之上盛下衰,那么治疗当以引厥逆之肝经气血复反于下,当取肝经下端之原穴—太冲穴以滋养肝阴潜降肝阳,如肝风内动而眩晕,可加肝经之根穴大敦以平肝熄风,一般疗效显著。
故太冲所治之生气,实为肝阳上亢或肝气实导致的怒气,《灵枢.本神篇》:“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气上则取之下,上病下取也,辙反其气则愈。
所以太冲穴非是主治肝气不舒引起的生闷气的穴位,如肝郁喜生气发怒,还当取前文所说的玉英、期门、章门等穴,而太冲主肝气实的发怒生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