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倒着,好玩……倒着吃饺子。”这话不假啊,您想啊,倒着吃饺子,肯定吃一脸,这事还不好玩吗?

我作为北方人,对于饺子可以说是钟爱有加,有事没事就喜欢吃饺子,每当午饭想不出来吃啥的时候,就一律吃饺子。有时候,南方的朋友就问我,你们北方人怎么就爱吃饺子呢,感觉一年四季一直在吃饺子。没错啊,您想,打一年头里开始算,大年三十肯定要吃饺子嘛,初一要吃,初五要吃,入伏吃饺子,立秋吃饺子,立冬吃饺子,冬至吃饺子,小年吃饺子,然后又到年三十儿了,整整吃了一年的饺子,这还不算那些有的没的的节令,也可能会吃饺子。

饺子话家常(好吃莫过饺子)(1)

为什么北方人这么爱吃饺子呢?就我本人而言,因为我觉得饺子做起来,吃起来都很方便,尤其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不用准备许多的菜,一大锅饺子配几个小凉菜就齐活了,再来点小酒,这不正应了“饺子就酒,越喝越有”的景了嘛。当然,这只是我一人之好罢了,说起北方人吃饺子,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饺子话家常(好吃莫过饺子)(2)

相传,饺子是由东汉名医、人称医圣的张仲景所发明的,当初不叫“饺子”,而叫“娇耳”。据说当时张仲景在长沙做官,退休回老家的路上,赶上大雪纷飞,异常寒冷,很多人的耳朵冻伤了,于是他便将羊肉和一些驱寒的药物用面皮裹了,煮了分给大家吃,吃了以后就不容易冻伤耳朵了,后来这个方子被称为“祛寒娇耳汤”,而且张仲景病逝的那天正好是冬至,这也就是冬至要吃饺子的原因了,北方人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看来这句俗语与张仲景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所以说,饺子当初是一种药,经过1800多年的演变和流传,变成了今天咱们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食了。现如今,人们已经不用再担心耳朵会被冻伤了,但吃饺子的习俗却源远流长,一来是纪念张仲景怹老人家,二来饺子确实好吃。

饺子话家常(好吃莫过饺子)(3)

现在的饺子馅千变万化,除了传统的韭菜肉、白菜肉、芹菜肉、猪肉大葱、羊肉胡萝卜、牛肉洋葱、肉三鲜、素三鲜、鲅鱼、皮皮虾等等,还出现了很多特别奇怪的馅料,像什么黑椒牛柳的、鸡蛋西红柿的、鱼香肉丝的、麻辣小龙虾的,我看啊,过不了几年是不是还有航天飞机馅的呢?说笑了一番,不管怎么说,饺子还是一种非常科学的食物,一不用怕菜饭不同时上桌会凉;二有菜有饭一勺烩;三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问题;一举数得,何乐不为。

饺子话家常(好吃莫过饺子)(4)

最后,我说说调饺子馅的心得。饺子馅里面的肉一定要肥瘦三七分,不然瘦肉会很柴,不香;饺子馅里面放酱油的时候,最好把酱肉加热一下,去掉生酱油的味道;花椒、大料、葱姜煮水,加入馅中,可以去除肉的异味;放素油也要适量放香油,提升鲜味;油水打馅,和好的馅放在冰箱里面冷却半小时再包,这样的饺子汤汁丰富。

饺子话家常(好吃莫过饺子)(5)

说着说着我又馋了,得,明天央求老娘给包顿饺子吃吧,热腾腾的饺子,倒上一碟香醋,再就上两瓣蒜,嘿,是又好吃又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