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山西频道

当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各国的共识,“碳中和碳达峰”早已成为了世界性的议题。

金秋时节,汾河之畔。在“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之年,9月3日至4日,以“能源·气候·环境”为主题的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以下简称“太原论坛”)盛大举办,来自26个国家的驻华使节,部分国际友好省州和友好合作伙伴驻华代表,部分国际组织和商协会代表出席论坛。

这是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后,我国举办的能源领域高规格论坛。在此背景下,山西作为全国唯一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实现高质量低碳转型发展,对于推进全国能源稳步转型、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至关重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在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的同时,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手做“减法”,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规模;一手做“加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

为双碳目标提供路径(探索双碳愿景的实现路径)(1)

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现场。(图片由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综合部提供)

全球能源转型需要中国力量,中国能源革命呼唤山西作为。太原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本次论坛进一步突出国家选题,紧扣能源革命、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历史性任务展开。

两天时间内,各种活动高密度举行:一场开幕式暨高峰论坛、一场信息发布 圆桌访谈、一批签约活动、一个线上展厅、一组分论坛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等。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为山西乃至全国能源革命和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思路和经验,为全球能源低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传统能源加速革命 “黑色”煤炭“绿色”发展

“‘十三五’期间,山西累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5685万吨/年,退出总量居全国第一”“制定了中国石墨烯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建成亚洲最大气凝胶生产基地”“全球第一次综合利用煤层气制备成坚硬的金刚石”……

开幕式前,一段山西宣传片让贝宁驻华大使助理Elysee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山西。“这些数字和成就让我感到意外。我看到了山西作为能源革命排头兵的担当,也看到了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努力。”

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了必须长期坚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道路。如何让煤炭这一“黑色”资源“绿色”发展、“低碳”利用,是我国能源低碳发展绕不过的课题。

“中国富煤,现在举全国之力实现‘双碳’目标,压在煤炭行业的担子非常重。”作为洁净煤技术领域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光溪认为,眼前来看,要转变煤炭使用的角色,从过去作为基础压舱石保证能源的稳定,要逐步转变到支撑新的再生能源的角色。

从基础性能源变成支撑性能源,原有煤炭利用形式一定要发生变化。

焊花四溅,火龙飞舞,潞安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太原晋华炉生产基地的一线热火朝天。

“晋华炉专门‘消化’高硫、高灰、高灰熔点的‘三高’劣质煤,大量化工企业的工艺废水作为水煤浆制浆原料水,实现了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建胜介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减少碳排放不是减少生产能力,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的研究方向不只有晋华炉项目,该院还开展了基于烟气养殖的微藻还田实验研究,利用微藻吸收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微藻作为有机肥还田,减少无机肥生产及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为双碳目标提供路径(探索双碳愿景的实现路径)(2)

气凝胶零能耗小屋。(图片由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提供)

在山西,改变不仅局限于煤炭传统领域。一只口罩能反复使用20次;在气凝胶零能耗小屋居住,冬夏都不用开空调……不久前,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对外展示自主研发的气凝胶建材、多吸氧口罩、新风洁净空间、石墨烯康养系列产品……4大系列50多种产品通过实物展示打造体验场景,让新科技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与客商见面。

如此多元的科技产品,正是企业联合产学研战略合作伙伴东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团队研发推出的。而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的前身则是以中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而闻名全国的阳煤集团,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企业改变过去几十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华丽转型,打造世界一流新材料“火箭军”。

“真正实现了碳中和也就真正实现了我们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发言中,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家强表示,源头减碳、过程降碳,加大研发力度、加大投入,方能实现末端固碳。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是压力,也是动力,把“双碳”目标变为能源革命的路径,考验着山西化危为机的智慧与转型发展的决心。

道阻且长,行则必至。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蓝佛安指出,近年来,山西以资源型经济转型为主攻方向,以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为牵引举措,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奋力推动转型发展蹚新路。

煤基费托合成生产的系列高熔点费托蜡产品,如今在国际市场上既“叫好”又“叫座”;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阳泉时尚科创产业城将打造“生产原料—功能纤维—纺织—印染—成衣—品牌”的产业集群,贯通从原煤生产到时尚产业的全链条;潞宝集团己内酰胺、6万吨锦纶短纤维等项目把“碳中抽丝”变为现实,开创了以煤基化工原料生产高品质合成纤维的先河……近年来,山西主动跳出舒适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和消费体系。

煤海之上愈发湛蓝的天空,见证着中国碳减排之变。经过持续努力,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72.4%下降到2020年的56.8%,碳强度2020年底比2005年下降了48.4%。

清洁能源备受青睐 产业版图不断扩张

能源低碳发展,中国不是只在“煤”上做文章。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结构正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能源发展动力正由传统能源增长向新能源增长转变。

能源低碳发展,未来会有哪些可能?这些清洁能源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问题也是太原论坛与会者共同关心的议题。

“在全球能源结构方面,世界各国已经达到很确定的共识——向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过渡。”在德勤中国财务咨询氢能行业合伙人林承宏看来,其中,氢能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具有“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特点,被誉为未来世界能源架构的核心。

走进位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潇河产业园山西美锦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施工现场,只见起重机械来回吊装搬运,工人师傅正在钢架上安装调试。

正在现场忙碌的项目副总指挥陈志峥介绍:“项目主要涉及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氢燃料商用车零部件生产,至去年10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目前,总装车间进入试生产阶段,配套加氢站已竣工,氢动力车间钢结构主体安装完成。”

作为山西成长起来的本土企业。40年来,山西美锦能源集团(以下简称“美锦能源”)依托山西的资源优势——煤炭,致力于精细化加工产业。“5年前,我们在想,传统能源的路子上到底能走多远?”美锦能源副总裁姚锦城介绍,山西有很发达的焦化产业,目前总产量达1.4亿吨,而焦炉煤气中的氢含量占60%,是氢的富有地。

为双碳目标提供路径(探索双碳愿景的实现路径)(3)

美锦氢能生产调试车间。(图片由晋中市委宣传部提供)

深思熟虑,美锦能源开始了改变和创新。8月初与中石化山西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协定争取到2025年在山西省内合作建设30座油氢混合站;“十四五”期间预计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运营氢能车辆约6000辆,与国家能源集团合作开展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绿氢;携手京能集团通过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年产13000吨绿氢;着力打造氢能产业核心装备制造基地,形成制、储、运、加、用一体化的氢能生态闭环。

分论坛上,不少企业家纷纷表示,在氢能的利用和发展过程中,希望与美锦能源合作共赢。“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氢能会像煤炭一样成为山西下一张充满未来气息的亮丽名片。”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信心满满。

跳出煤堆谋转型,路子越走越宽。在孝义市一处废弃矿山,茎秆直立的芒草肆意生长,一片片芒草丛成为鸟儿的天堂。这里是2017年山西生物质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在该地建立的芒草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区与芒草人工湿地建设示范基地。

生物质能作为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院长桑涛算了一笔账:每生产1吨石化基环氧树脂至少需要消耗石油3.8吨,对应排放二氧化碳不少于12.9吨。而每生产1吨生物树脂需耗用秸秆约1.2吨,会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约14.8吨。以一个万吨级的新材料生物炼制工厂为例,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32万吨,相当于160个1兆瓦标准风力发电机或267个1兆瓦光伏发电组每年的减排量。

“生物树脂无毒无害,其应用显著降低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成本,能够替代目前市面上的进口石化基环氧树脂,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新能源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整个生产流程绿色环保。”桑涛补充说道,芒草除了地上秸秆的固碳作用外,粗壮发达的根系每年可在地下额外净固碳达0.6吨/亩。

指出,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清洁能源是能源低碳发展的主力军。据统计,2021年上半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所占比重下降0.3个百分点。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环保产业持续发力

9月3日,在太原论坛之“气候——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转型”专业分论坛上,山西首张“碳中和”证书颁发。据介绍,经相关方面核算,预估本次分论坛的总排放量为7.6吨二氧化碳当量,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将通过在山西省五台山新建3亩碳中和林,6年内将本次会议产生的7.6吨二氧化碳全部吸收。

“低碳大会本身践行低碳理念,实现‘近零碳排放’目标,既是责任,也更具示范效应。”太原论坛理事会副理事长孙跃进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大家都会对“碳达峰和碳中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将进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阶段。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核证中心主任鲁成钢说:“今年出台的《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有两个关键词,一是统筹融合,二是协同增效。”

“新能源汽车买了半年,感受就俩字——划算!”太原市的曹女士逢人就夸,掰着手指算起了账:朋友开燃油车,加一次油486元钱,可以跑500多公里;自家车位上装了充电桩,峰谷时充一次电6元钱,可以跑近400公里,再加上新能源车享受停车场停车费减免的优惠政策,半年下来省了一大笔开销。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5倍,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了1.3倍。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消费端,山西能源消费模式变化激发的新动能在不断成长壮大。在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车的替换也在稳步推进中。截至2020年底,该省共有公交车1.76万台,其中纯电动1.2万台,占比68.18%;出租车42761台,其中纯电动19576台,占比45.7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非常快。”在中节能中咨华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云生看来,“十四五”期间,环保产业总规模将持续增长,集中度明显提升;从产业效益上看,科技贡献率将显著增加,协同效应发挥;从产业生态看,产业链深度整理,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将达到新的水平。

为双碳目标提供路径(探索双碳愿景的实现路径)(4)

“官地矿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入选“2020年度企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图片由大地控股提供)

作为山西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龙头企业,山西大地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地控股”)核心业务领域生态修复、土地整治、固废处置均与“减碳、增汇”密切相关,其核心要义与“碳中和”愿景不谋而合。自2017年成立以来,大地控股已完成和在建的生态修复面积达6118公顷,种植苗木637万余株,测算生态修复成果每年可产生碳汇量约3.5万吨。

不仅如此,近年来,大地控股以土地整治业务极大缓解了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紧缺的长期性难题,以全省化布局努力破题固废堆存的历史性痼疾,以五大技术集成体系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助力“两山七河一流域”治理,逐步缓解了山西作为一个资源型省份所特有的历史性问题。

“今年,我们首次增加了环境领域话题、安排了专题研讨。”山西省副省长贺天才表示,就是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找准生态环境高标准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互促共进的有效途径。

3月11日,山西首设“碳中和”研究院——山西碳中和战略创新研究院;4月9日,万吨级“环保炭黑”绿色循环利用项目在山西综改示范区投产;7月22日,山西省开发区碳达峰、碳中和专题能力建设培训会举办;9月4日,太原论坛共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额491.5亿元,项目涉及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是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承担着保障全国能源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山西深入贯彻关于能源革命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能源科技创新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山西省委书记林武指出,通过太原论坛这一平台,向全世界发出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倡议,就是为了更好汲取全球智慧、造福各国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