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品如回来了!
带着她的新剧。
造型美艳。
影影绰绰,在剧里是谜一样的人物。
人设刺激。
底层出身,高中学历,精心密谋,四年时间过着双面生活。
凭“本事”搞到700亿(韩元)巨款。
可惜……
一集就下线。
你问怎么下线的?
别急,就来。
小小姐们
작은 아씨들
主演金高银,大家都认识,《鬼怪》里的小新娘。
青龙奖第一次办电视剧大赏,她就得了视后。
△ 图源:@新浪娱乐
另外两位主演,即使没金高银有名,也有作品傍身。
南珠炫,《365:逆转命运的1年》女主。
朴智厚,《蜂鸟》里的灵气少女,更有名的是《僵尸校园》。
不过,比起演员阵容,更吸引Sir的,还是幕后配备。
导演,是去年大爆韩剧《文森佐》的导演金希元。
朴赞郁代表作《分手的决心》《蝙蝠》《小姐》的编剧郑瑞景、美术指导柳成熙。
也难怪从画面到故事,处处都透着点“朴赞郁味儿”。
比如,极致的配色。
诡谲的故事。
用花壁纸隐喻人物内心。
△《小姐》《分手的决心》《小小姐们》
播出平台是大力发展韩国市场、“只投钱不过问”的奈飞。
这一通阵容下来,得到的评价是:
电影感。
像朴赞郁就不用说了,有人评价剧是“女版寄生虫”。
贫穷、欲望、虚荣、金钱……
还是韩剧韩影最擅长探讨的贫富差距问题,穷人和富人一同露出獠牙。
不同的是,《小小姐们》故事更曲折、推进更温柔。
01
贫穷的小妇人
英文译名是不是挺眼熟,Little women,小妇人。
《小妇人》韩国版,借用了些许人设和背景。
比如,同样的亲姐妹。
原作是四姐妹,剧里只有三个。
大姐向往金钱,拼命拉着家庭的大车往前走。
二姐共情力强,有着强烈的新闻理想。
小妹妹是极端的艺术家性格,自带绘画天赋。
剩下的一位,在《小妇人》里,是最善良温柔的妹妹,可惜在第二部夭折。
她的故事就下线了?
不。
Sir更倾向于这个角色是给后期留的悬念。
有个伏笔。
母亲离家,不光带走了全家福,还带走了一张婴儿照片。
这会不会就是第四个女孩?
不光是人设,背景框架更是如出一辙。
原作里,姐妹们定的所有人生理想,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摆脱贫困。
《小小姐们》里也同样。
开头一组空镜,直观、具体地表现了她们家的杂乱。
色调灰暗、压抑狭小,仿佛随时都会爬出来一窝蟑螂。
大姐和二姐出场的第一个镜头,是从窥探视角拍摄的两双脚。
像她们的难见天日的生活。
贫穷带给姐妹们的影响是深刻的。
小时候,大姐吵着要带同学们回家过生日。
结果老妈找出冰箱里剩的五个鸡蛋,插上蜡烛当蛋糕,同学们就这么对着鸡蛋唱起了生日歌。
在同学面前表现出穷酸,对小朋友来说,是莫大的屈辱。
她才意识到,自己和电视上的人过得是完全不同的生活。
爸爸赌博欠债逃到菲律宾,让债主找孤儿寡母还。
妈妈贪小便宜,为了一口美国牛肉,就接受餐厅老板的殷勤。
这样的家庭,电视上不会拍出来。
自己吃过苦,所以不想让妹妹那么苦。
三妹生日,大姐和二姐给她买了蛋糕,还凑钱让她去期盼已久的欧洲游学夏令营。
妹妹还没来得及高兴,钱就被妈妈一把抢过,说要去菲律宾看望出车祸的爸爸。
她眼里的光只存在了一瞬。
即使姐姐们力争,把钱暂时留下,也架不住老妈使阴招。
她趁着夜色,把钱偷走跑了……
绝望?
她们来不及。
身在这样的家庭,大姐早练就了随时随地爬起来的意志。
没关系,钱没了,再去挣、去凑,总有办法。
可小妹妹不这么想。
是的,贫穷带给他们的最大影响便在这里。
因为穷,他们变得小心翼翼,过度努力、精神紧绷。
任何行动的目标和动机都是“钱”。
可这个社会往往就是。
越穷越见鬼。
大姐因为急切地想嫁有钱人而嫁了个骗子,白白浪费青春。
二姐在电视台做记者,对领导的安排,从未想过一丝异议。
她就属于那种“你可以随便打压也不敢辞职的80后”。
本来,大家的生活似乎可以就这么卑微地活下去。
直到。
和大姐同为边缘人的前辈忽然身亡,留给她20亿(人民币一千万)巨款。
一家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欲望和权力的漩涡。
02
谁是猎物
这个前辈就是秋瓷炫饰演的会计陈花英。
和三姐妹一样出身社会底层。
但她比大姐早来公司,也早一步清醒。
不硬去融入富贵阶层,而是主动找寻自己的世界。
在公司,主理兰花协会,专心侍弄兰花。
看起来老实卑微得不得了。
在外面,只在大姐面前,陈花英会释放她的野心:想自己创业,彻底摆脱贫穷。
悖论来了,要想挣钱,你得有钱。
四年时间,陈英花一直过着双面生活,搞钱。
在韩国,是每天穿一样衣服,被排挤的老实人,挣死工资;在新加坡,是流连于上流社会的富裕人设,找机会。
另外,她还和公司的申理事联手,贪污公款700亿韩元(合人民币3.53亿)。
然后死在了家里。
且死法非常诡异,穿着红色高跟鞋,尸体挂在衣柜晃悠。
更诡异的是,陈英花家里的地上堆满了未开封的奢侈品,死前一天去做了整容手术,遗书上的理由是“想用最完美的面貌活一次”,还给大姐留了20亿韩元(一千万)。
自杀?
疑点重重。
他杀?
没有证据。
而且,人死了,钱呢?
申理事急了。
死咬住花英唯一的朋友大姐,让她查700亿的下落。
可越查,越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在陈英花之前,公司就有个会计和她的处境如出一撤,贫穷、被排挤、在兰花协会侍弄兰花,同样也是跟着申理事挪用公款,然后同样……
死于非命。
陈英花看起来像是命运的重复。
而她死后,申理事或许要接着找继任者。
前同事告诉大姐,申理事最喜欢穿廉价鞋子的女人,而她,也是申亲自挑选进公司的。
恐惧瞬间蔓延全身。
难道……
自己是下一个猎物?
带着怀疑,大姐去跟申理事套话,得到一个重要信息:
陈英花不是他找的继任者,是自己主动扮演上个会计的角色。
因为她知道,这个位置,是肥差。
即使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
离奇的是,跟申理事套话时,他正在收拾东西开车去自首。
明明事情并没有暴露,大姐手里也没有证据,他这么着急去自首干嘛?
除非是为了躲避更大的祸……
另一边。
二姐也没闲着。
由于超强的共情力,她发觉,在电视上慰问冤假错案当事人的朴载相是演的。
朴载相,韩国高阶律师,前保安部长的女婿,正打算从政候选首尔市长。
顺着线索,二姐查到,几年前一个银行储户存款被吞的案件,或许与他有关。
当时,朴载相是储户的辩护律师,但他的当事人却接连自杀。
当二姐找到自杀当事人的侄子。
话还没说上,他就……
是不是挺眼熟的。
同样是刹车失灵,和申理事死法一样。
且,两个现场都被发现一个不该出现在这里的物件:
一株兰花。
姐姐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在查案。
小妹妹那边,也得到了一份兼职工作:
陪自己的同学、财阀家的女儿画画。
自己也在没日没夜给她画肖像。
但最后,画像拿去参赛,得奖的却是同学。
观众这才发现,同学的爹,正是朴载相。
而之前有个细节,朴载相胸前别的胸针。
也是兰花。
03
电影感
回到开头。
为什么网友说剧有电影感?
不光是精致的服化道,考究的构图。
更重要的是,细节也精细到电影级别。
最精细,是人物细节。
编剧郑瑞景说:
写角色时朴赞郁导演会想把女性角色写得更加帅气,但是相反的是我想把女性角色的不足、缺点显露出来。至今为止女性角色的特征是“男性喜爱的理想女性”,但是女性知道我们自己并不是美丽、善良、惊奇的存在,我们希望在缺点和不足显露出来的状况下被爱。
所以当她有自主权,笔下的女性角色总带着点“缺陷”。
比如二姐,表面上,她清醒、坚强,共情力强。
但也是因为共情力太强,导致情绪并不稳定,有时需要用酒精来麻痹自我,以获得“冷静”的情绪。
久而久之,她酒精成瘾。
成瘾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戒了就行。
可问题是,二姐逃避了。
逃避因为懦弱,懦弱来自恐惧。
直到二姐被同事揭穿、不得不面对时,她才敢直面:
我酗酒,会不会是遗传自混蛋老爸,是不是我也会变成他那样。
Sir说她懦弱,还在于她不敢直面自己的天赋。
姐妹们有个有钱姑婆,小时候二姐寄居在她家,姑婆培养她用对金钱的敏感来买股票,大赚。
可后来,二姐并没发展这个天赋,而是一头扎进自己并不合适的新闻行业。
Sir觉得,这点反而很像《小妇人》里的乔。
内心、行动比谁都坚定,但性格里却有不被发觉的懦弱。
乔是面对爱情,二姐是面对自我。
再比如小妹。
接受着姐姐们的疼爱,她不是高兴,而是窒息。
为什么?
一则,姐姐们给她带来的物质,都是牺牲自己生活得来的。
二则,小妹本来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
有个细节容易被忽略。
母亲半夜偷钱跑路,姐姐们只顾着生气懊恼。
此时妹妹在干嘛?
她早早起床,在做带去学校的便当。
当大家围绕“钱”打转,用力地想用钱让妹妹幸福,却忽略了妹妹真正需要。
生在这样的家庭,她对失望早已习惯。
日子还要过,便当还得带,懊恼对她来说,完全是没用的情绪。
连目前剧情里一闪而过的母亲,也不是十恶不赦。
在决定跑路前,她连夜把萝卜叶腌好,两大箱,够吃一段了。
可讽刺的是。
妹妹并不吃腌萝卜叶。
这不多的一点母爱,也打了个脱靶。
第二精细的,是象征的细节。
在文学上,“意象重复出现就变成象征”。
剧里的意象,一个是“兰花”。
它频繁出现在案发现场。
而兰花这个意象,在陈英花身上也经常出现。
她被大姐发现另一身份,就是因为手机里存了唯一一张不是票据的照片。
带有兰花图案的井盖。
她的脚踝,有兰花的纹身,家里壁纸,也是兰花。
色调灰暗,枝节缠绕。
真兰花,家里也有,不是在死后被放置的,而是精心被养殖在瓶子里。
有意思的是,申理事曾无意看到,立马大惊失色。
难道兰花是什么神秘组织的logo?
再来,另一个意象是鞋子。
郑瑞景在《蝙蝠》里写过有关鞋子的剧情。
此后,在朴赞郁影片里,鞋子,就成为浪漫的媒介。
《斯托克》里,Charlie给India送鞋。
《小姐》里,秀子给淑熙绑鞋带。
△ 《斯托克》
在《小小姐们》,鞋子的意涵更为丰富。
代表欲望。
全国限量三双的名牌鞋,陈花英有一双。
死后,她将鞋送给了大姐。
也将鞋背后代表的欲望涌动和纸醉金迷的世界,一并打包带到了大姐面前。
代表权力。
申理事的父亲是修鞋匠,所以他对鞋最熟悉。
品评女人,先看她的鞋。
和大姐就帮忙查700亿的事情谈妥,他穿着高价手工皮鞋,不忘讥讽一下大姐的廉价鞋。
他讥讽的是鞋吗?
不是,他讥讽的,是大姐本人,是她的贫穷、自卑和努力。
还代表什么?
对穷人尊严的随意践踏。
大姐到陈花英家里调查,一进门就脱掉了鞋子。
出于对去世前辈的尊重。
而一同前来调查的公司高层和申理事,每个人都穿着他们的精致皮鞋,踩在陈花英家的地毯上。
脱鞋不麻烦,但他们,连这种简单的动作都不屑做。
对他们来说,踩不踩地毯,践不践踏陈花英——一颗棋子的尊严,根本不是一件值得去特地留意的事。
权力者的傲慢和穷人的卑微,跃然纸上。
这或许也是大家说《小小姐们》像《寄生虫》的原因。
对贫富的极端符号化展现。
明与暗,高与低,善与恶……
再杂上些金句。
确实有点《寄生虫》内味儿。
但,电影感,只能添加质感。
对剧来说,能不能成为女版《寄生虫》,还得看接下来的剧情发展。
Sir期盼。
东亚剧集里好不容易出现的“不完美女性”,能造就一部“完美好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北野武术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