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上做噩梦该怎么办(孩子噩梦后怎么办)(1)

孩子做噩梦,不是几岁才开始出现的,对于那些出生不久的宝宝来说,他们已经开始做梦了,只是语言的不善表达,所以往往很多家长不知道。心贝网指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3岁以后,他们的语言就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一旦在梦里梦见什么可怕的东西,他们往往能够清晰地描述出来,内心的恐惧感就会大大增加。

1.孩子做完噩梦后,往往因为惊吓和恐惧而啼哭,甚至身体还会颤抖。通常孩子入睡2-3个小时后很容易做噩梦,可以让孩子描述下梦境来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家长也可以陪伴孩子5-10分钟来安慰他们。如果孩子过分的焦虑,可以陪伴直到他们再次入睡,或者还可以给孩子进行适当的按摩。但是心贝网小编不建议将孩子带到家长的床上去睡,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他们养成一种依赖的习惯。

2.噩梦还能和孩子熟悉的环境联系起来。家里新生的小弟弟或小妹妹、父母之间的争执等等都能干扰孩子的心绪,引发噩梦。如果您认为您的宝宝正遭受这样的情境,首先要做的是跟他交谈,尝试安抚宝贝。比如,如果新生了一个宝宝,记得提醒您的大孩子:弟弟或妹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取代他的位置,而您也有足够多的爱分给他们俩!

3.可以借助一些游戏帮助孩子摆脱噩梦的困扰,例如某某孩子经常做噩梦,这个时候爸爸可以对着孩子卧室大喊“噩梦、噩梦快走开”。孩子们看到家长的这一举动后,心理自然就舒坦了许多。此外心贝网小编还了解到国外的一个奇招,就是用铁丝做的一张羽毛编制的网,然后把它放到窗前,然后告诉孩子噩梦从此再也进不来了。

4.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分析噩梦,找到噩梦的来源和问题所在。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梦是某部分清醒状态时精神活动的延缓。孩子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精神紧张以及环境的变化、压力过大等,往往通过做噩梦的方式来抒发情绪和发泄能量,梦成了一种心理缓和剂和安全阀。

作为家长,既要给孩子合理开导和安慰,又要了解和认识到孩子噩梦的根源性。如果孩子长期出现做噩梦的现象,那么家长们一定要留意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所发生的事情,同时还有帮助孩子们树立起积极、健康的心态,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让他们及早对噩梦说“拜拜”。

本文由心贝亲子网(微信订阅号:心贝亲子)原创,转载请标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