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教育孩子(治大国如烹小鲜)(1)

图片源自网络

作为家长都会心知肚明,教育孩子并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时候会事半功倍,有时候会事与愿违,更多时候孩子无动于衷的样子会让你大为光火。

是的,教育孩子的本质,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搞清楚孩子所想,弄明白孩子所愿,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够有目标的教育孩子。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同样重要:找准时机、抓住时机。

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教育孩子(治大国如烹小鲜)(2)

图片源自网络

《学记》中说:“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简单的解释,就是说:在适当的时侯进行教育,就是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

真的是教育的精华啊!

教育孩子的时机就如同炒菜时的火候一样,增之一分则多,少之一分则弱,短短的几分钟,却决定了菜色、口感、味道等等。而教育孩子也往往就在于那么几分钟的时间,及时才有效,过往则不究。

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教育孩子(治大国如烹小鲜)(3)

图片源自网络

什么是教育孩子的“火候”?

1、孩子对某个问题最感兴趣的时候

当孩子对某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的时候,就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比如前段时间的“太空课堂”,我家小宝就对太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他对于宇宙飞船、金星、火星、大气层等等,都一无所知,但并不影响他愿意探究的好奇心。

所以,短短的一段时间,他大致了解了火箭的飞行、载人航空飞行的意义、地球以及其他星球等等。这些知识点,有的来自于他听到的故事,有的来自于大宝或爸爸给他的讲解。但凡涉及这类话题,他一定是双眼亮晶晶的、聚精会神地去听,不懂就问;问不明白还催着我去查资料、找答案。

所以,这段时间对于航天的、太空的相关内容,他接受知识很快,学习态度也很端正。兴趣果然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啊!

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教育孩子(治大国如烹小鲜)(4)

图片源自网络

2、遇到困难或失败的时候

这是进行“挫折教育”的最佳时机。因为“挫折”往往不是人为刻意造成的,而是孩子血淋淋的教训、来自现实的各种打击。

面对困难或失败的时候,有的孩子会迎难而上,有的孩子却畏缩不前;有的孩子踌躇无助,有的孩子斗志昂扬。其实,这就是不同的教育方法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当时做咨询的时候,遇到过一位非常非常强势的妈妈,总想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也容不得孩子有半点不好。

她在孩子的学习上一丝不苟地要求着,容不得孩子有一点点的闪失。孩子虽然非常争气也努力学习,但是哪有每次都稳稳地常胜将军呢?

一旦孩子考试有一丢丢的失败,她就会立即恨铁不成钢的讽刺打击,“你就这么笨吗?”“这个世界没有粗心,粗心就是理由,不会就是不会!笨!”“你本来可以全对的,怎么就这么不小心?”……

渐渐地,孩子眼中失去了那种灵巧的“光”,每天闷闷的,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但是成绩却一天比一天差,她对孩子的批评和打击也一天比一天的狠戾。

最终,孩子彻底厌了学,还有很严重的抑郁症。

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教育孩子(治大国如烹小鲜)(5)

图片源自网络

她给我说这些的时候,哭得撕心裂肺。

她认为自己只是想要孩子再好一些、更好一些,所以才会要求得格外严格。孩子拼搏,自己也从来没有懈怠过,孩子晚上12点睡,她从来没有11点59分上过床;孩子早上6点起,她从来没有耽误过孩子准点的早餐。可是孩子为什么不体恤她的苦心?

其实,当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父母的打击,而是来自父母的安抚和拥抱,这才是正确地把握教育孩子时机的方法。

父母要首先肯定孩子的努力,在充分理解、同情和体谅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和孩子携手寻找到最好的补救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孩子一定会更加自觉的加倍努力,也会因为父母的爱而心生安定,更有勇气砥砺前行。

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教育孩子(治大国如烹小鲜)(6)

图片源自网络

3、不良的习惯、不好的行为刚刚产生时

这就要求父母要对孩子的言行举止非常的清楚,且得到孩子十分的信任,孩子才会把自己的行为不遮不挡地展现在父母面前。

要知道,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敏感的小人儿,而他们最为关注的,莫过于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也最擅长揣测父母的心理以及测试父母的底线。

所以,父母对于孩子来讲,只有得到孩子的足够信任,孩子才能在父母面前真正放松,展现自己。而父母也只有从孩子本我的一种展现中,才能够及时地捕捉到孩子的行为,及时为孩子的“偏航”行为拨正方向。

俗话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就是这个道理。将孩子的不良行为扼杀在最初阶段,就会事半功倍。

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教育孩子(治大国如烹小鲜)(7)

图片源自网络

大量事实证明,孩子养成恶习,往往与第一次发生不良行为时未能及时得到指正和帮助密不可分。因为孩子做了错事或者不好的行为,他们却不自知。

比如最初就不正确的坐姿和看书的姿势,再比如第一次说谎、第一次骂人、第一次闯红灯、第一次不讲道理的情绪爆发等等,大小不等,都是不良的习惯,都需要家长及时的调整。

若是父母能够在孩子这些不良的习惯和不好的行为刚刚出现时,就紧紧抓住这个时机,及时纠正,及时帮助孩子明辨是非、详陈利弊,孩子就会有意识的被纠正过来。

若是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就剩下父母无尽的唠叨,和孩子视若无睹的应付了。

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教育孩子(治大国如烹小鲜)(8)

图片源自网络

所以,父母教育孩子不一定非要抽出固定的时间、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进行,只要善于捕捉教育孩子的时机,随时随地、见缝插针的进行,就能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当然,这种教育的过程,一定要杜绝无休止的唠叨、不着重点地说教、以及“上梁不正”导致的“下梁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