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边的文章里,我写过很多次我的一位忘年交。

老先生可以说是我精神上的一根拐杖,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太多的东西。

他之前在自己所管理的领域,其实,我接触过的人,没有人说他不好,但是,这并不是代表他就是个老好人,怕得罪人不敢按规矩、按规则办事,反而相反,很多时候,很多被他处罚过的单位的一把手,反而对他都非常的敬佩。

我也和老先生一起参与过很多具体的事情,每当事情快要谈崩的时候,或者说陷入僵局的时候,他总是能用一两句轻松幽默的话,把一团乱麻瞬间整理的清清楚楚。

看似轻飘飘的几句话,其实都是人生的真本事、硬功夫,而这之后是对于各方的利益、诉求、想法了然于胸,还不是通过批判、指责来化解矛盾,因为这更容易激发当事人自我维护的心理。轻飘飘的几句话,其实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人生懂进退乃大智慧(人生的真本事知进退)(1)

我们经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估计这句话,很多朋友都非常的认同。但是,实际上,我们经常是和父母或者家里的老人有很多的冲突,虽然可能还没有说出来,实际情况是你觉得他们太过迂腐、太过保守

老人经常给我们讲很多老话、老规矩,很多人说,这些东西都不适用了,现在社会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那一套根本行不通。

但是,换一个场景,换一个情境,有人跟你说同样的话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人是你的人生导师,是你的贵人,为什么?

因为我主要是在做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很多人跟我感慨说,我们的很多经典都是一些大道理,道理确实是那么回事,但是实际上一点用也没有。

这些情况的问题,到底出在了什么地方?

原因其实很简单,被你认为是迂腐的人,是没有跟你讲清楚,这些老规矩、老话的应用条件是什么,使用范围是什么,而那些被你认为是贵人的人,则是在你最困惑或者最无助的时候,点破了你的思维盲点,或者说是取舍的根本原则。之所以说不清楚,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没有深入的思考过,或者是表达不清楚,还有就是不知道在怎么样的条件下,做合适的表达。

两个人跟你说的话可能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时机不同,效果不同。《学记》里讲过,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选择教育的时机,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而不是把很多大道理强制性的灌输给他,这样有时候反而会引发排斥心理,甚至是很强烈的逆反。

人生懂进退乃大智慧(人生的真本事知进退)(2)

我们很多老人说读中国的经典要靠,但是没跟你说清楚的是要悟什么。

之所以是悟,因为要用你自己的人生经验、人生境遇参与进来,你面临困惑的时候,无法突破的时候,可能才会真正认识到,那些给你当头一棒的,可能才是你要悟的东西。

到底要悟什么呢?说到底,就是这些道理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很多人问我,说为什么我们很多经典讲的道理是截然相反的,到底哪个对?其实,都对,同样的道理,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起到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关键的问题是,你要悟明白的,就是使用条件,适用范围,很多时候,这个东西没人告诉你。搞清楚了这些东西,如果你再回头去看那些大道理的时候,你就不会困惑了,也就更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就搞清楚了,这些东西该怎么用。

这几天《长安十二时辰》刚结束,结尾李必遁入深山。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和历史上真实的李泌对比,这时候的李泌还是比较年轻的。

而之后作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谋“,在收复两京、平叛大局已定的局势之下,李泌选择急流勇退,退到衡山修道。

历史上真实的李泌,是名副其实的道家人物,他是玄、肃、代、德四朝元老,可他一生崇尚出世无为的老庄之道,视功名富贵如敝屣,所以在肃、代两朝数度坚辞宰相之位,并且最终远离朝堂,长年隐居于衡山。

柏杨在《柏杨曰·李泌归隐》中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李泌是皇帝李亨的师友,所受的尊崇和信任,举世无匹。而且,李亨就要以战胜者和收复京师的盖世奇功,重返长安。正在这个时候,李泌坚决辞职回山,这种情节,传奇小说里才有;现实政治上,可以说从来没有听见过……不过肯自动拒绝逼面而来荣华富贵的人,实在寥若晨星,李泌却彻底做到。只有耐得寂寞,才能保护自己高贵的情操,甚至自己的性命,李泌不但是一位奇士,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最高智慧、最高尊严的知识份子,可与西汉王朝的张良媲美。

………..

自三世纪二○年代诸葛亮当蜀汉帝国宰相算起,迄八世纪八○年代,六百年间,杰出的宰相不过王猛、房玄龄、杜如晦、姚崇等五六人而已……而在这寥寥的几个人中……只有李泌,不仅是王猛之后第一人,在中国宰相群中,也居高位……李泌绝对有异于传统的知识份子和孔家班系统,他做事既切实际而又有前瞻,粮食俸禄,以及疆场作战,都能深入掌握,而外交政策的成功,更料事如神。他当宰相的时间不过一年十个月,对国家贡献之大,已无与伦比。李泌的品格,自诸葛亮以来,更是第一人。

这评价不可谓不高。李泌自小就有神童之誉,不过,历史上的神童们,真能成大器者寥寥无几,甚至可以说绝无仅有。原因也很简单,面对举世之誉,能够对自己保持客观、清醒的认知的人基本没有,少年得志人生第一大悲,就是这个道理。

历史上对李泌的评价,最多的基本是两点,一点是善于调和帝王将相们的矛盾,第二点是谋略深远、运筹帷幄。

调和帝王将相们的矛盾,身处巨大的危险之中,如果被私欲所控制,绝无可能,再就是要对每个位置上的人的心理有着精确的把握。南怀瑾先生对此评价说:历来的帝王宫廷,一直都是天下是非最多、人事最复杂的场所。尤其王室中父子兄弟、家人骨肉之意权势利害的斗争……仗义执言,排难解纷,调和其父子兄弟之间的祸害,实在是古今历史第一人。

调和矛盾,其实就是巨大利益的重新分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人性还有所期待,那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很多人跟我说,古代社会,像李泌这样做是必须的,如果不懂得进退之道,说不准哪天就被容易猜忌的皇帝给干掉了。而现代社会,你即使懂进退之道,也不会有生命危险。而且,我也可以换个地方、换个单位重新来过。

确实是这样,但是,你和自己的过去告别的成本会非常高,同样,如果你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即使是重新来过,依然还是会碰到这类的问题。人性中的嫉妒心理,有时候比我们想象的更恐怖。

人生懂进退乃大智慧(人生的真本事知进退)(3)

我们先来看一段《列子》里孙叔敖的故事:

我写了很多管子的内容,在春秋时期,能和管子齐名的,基本也就是孙叔敖了,孙叔敖,芈姓,蔿氏,名敖,字孙叔。就是和电视剧《芈月传》里的芈月是一个家族。孙叔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主张以民为本,止戈休武,休养生息,使农商并举,文化繁荣,翘楚中华。因出色的治水、治国、军事才能,孙叔敖后官拜令尹(宰相),辅佐庄王独霸南方,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孟子·告子·下》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列其为第一人。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进入正文:

《列子·说符》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何谓也?”对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逮之。”孙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以是免于三怨,可乎?”

这一段的大意是:狐丘这个地方一位老先生问宰相孙叔敖说:有三件事容易招致社会上的人对你产生怨恨,你知道吗?老先生说的三怨就是:官位做得越高,谁都嫉妒你;官做的越大,成绩越大,其实就是功高震主,君主就会厌恶你,害怕你;地位高了,待遇高了,很多人可能表面恭维你,实际上一个是嫉妒,第二是会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你头上,最常见的说法就是:能者多劳,能者多劳的背面就是所有的责任也都是你的。

其实,我们现代这会也是一样。

大家可能都会有些体会:

第一怨:在企业里,有人升职,很多人心里会不服,所谓众望所归者少之又少,因为我们看别人时,总是先去看别人的缺点,而领导看人,重要的是用他的优点,这就是上下的不同。缺点看多了,就会心生嫉妒。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往往高看自己,低看别人,这就是自我认知偏差。

第二怨:在企业里,做到高管,权力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高,如果你对的直接是老板,可能还稍微好一些,但是大部分老板也会担心,你欲望越来越大,他的庙里供不起你这尊菩萨,哪天你一拍屁股走人,另起炉灶和他对着干,提防的心理会越来越严重。当然,聪明的老板可能会想办法多给你分配一些利益,但是同时也会限制你的权力,搞一些平衡,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单位里的最高领导总是刻意的安排几拨人互相斗来斗去,这是权术了。当然,还有更高明的领导,选择这个位置的人的时候,会慎之又慎,并且通过利益、感情等等一些软性的东西,也就是那些能拿住你的东西,把你死死地捆在他的车上。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前边两种人,那是常态,而最后一种是非常态。这里就不多说了,呵呵,说多了都是泪。大家结合自己的经历体会吧。如果你的顶头上司不是老板,而也是职业经理人,那有时候处理不好,你会更危险。

第三怨:在企业里,很多人都想自己能拿到高工资。但是,有时候真的未必是好事。因为我自己的经历深有体会。其实,谁不想自己能多拿一些?有时候当好领导,首先要考虑的是下属的利益,如果考虑不好下属的利益,没人会死心塌地的跟你干,更不可能给你卖命。呵呵,这里,我又想起了管子的那句话:得人之要,莫如利之

那孙叔敖是怎么回答的呢?

孙叔敖的回答确实有大智慧: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也就是,我的爵位越高我越谦虚,自己越觉得自己没什么了不起,对别人越尊重;我的官越来越大,我也越来越小心,没有一点傲慢;我的俸禄越来越高,拿来的俸禄帮助社会上贫穷的人,帮助亲戚朋友也就越多。

其实,孙叔敖的回答,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就是进退取舍之道的根本性原则。

很多时候,我们不懂得进退,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利益、地位都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自然就是要“当仁不让”,只有那些不是靠正当手段得来的人才需要谦虚、保持低调。

就像我前几天的文章里写的我那位一开始特别喜欢“讲究排场”的朋友,有些时候,地位、财富可能确实是你付出了很多努力得来的,他觉得自己的钱来的光明正大,自己可以理直气壮,但是,他管不住的是别人如何看待他。炫耀给别人看,有可能会带来羡慕的目光,也有可能会带来嫉妒的目光,更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轨之心,而你在明处,别人在暗处。

我们现在更讲究的是进取,而很少再有人去考虑“”,因为我们觉得进取才是正面的、积极地,而“ ”很多时候是消极的、阴谋化的。 因为我们觉得,人在利益、地位面前,是不会选择让的。

其实,我们也错误的理解了“当仁不让”的本意,当仁不让不是理所当然,当仁不让的应该是什么?是责任,而不是利益和果实。

如果面对利益、升职的时候,即使是心不甘情不愿,我也建议你选择,“让一让”,很多人不愿意让,不敢让,原因是怕一让就没有了。如果真的是一让就没有的利益和职位,我觉得你反而可以借这样的机会看清更多人,因为真的如果是你可以当仁不让的话,那些利益和职位本身也都会是你的。

很多朋友可能看到这儿,会觉得非常的纳闷,既然你要谈人生的真本事和硬功夫,为什么通篇都谈这些东西,而不谈那些能力相关的事情呢?

我们很多人会认为具体的能力才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能力确实是非常的重要,而且是基础条件,但是,驾驭那些具体的能力,也就是的智慧更重要;中国古代的那些著名的匠人们,都是以术求道,而不是像后来的,唯手熟尔。术的水平,一是天赋,二是后天努力,但是决定你的层次的,最终是“”,也就是这里说的驾驭术的智慧

其实,把孙叔敖的原则,用现代的话来表达,就是说,如果你身居高位、拥有了更多的财富,正确的进退取舍之道,应该是,用你的地位、财富去帮助更多的人,去让更多的人获益。身居高位,帮助别人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出于公利,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拥有了更多的财富之后,驾驭财富的智慧则是,尽快把那些自己用不到的、用不了的财富尽量用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当然,这里的帮助,不是到处去送钱,而是用财富让更多的人获得获取财富的能力。

很多人会觉得这样,把自己辛辛苦苦得来的利益给别人,金山银山也会很快吃光的,上边已经说了,不是直接到处去送钱,而是让财富发挥更大的价值,懂得分享,愿意与人分享利益的人,财富、荣誉都会主动的去追随他,道理很简单,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财富的获取和积累都是必须的,但是,在财富和利益积累的一定程度,你的财富观、义利观将决定你的走向。

用不断的有效付出,实现自身的有益积累,促进自己的新陈代谢,在创造、付出、获取、再付出的循环中,我们不断增加的就是我们人生的密度和我们的信誉

其实,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早就给出了我们这个度的答案。

义利之辨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命题之一,几千年来一直持续不断。《易经》上说,利者,义之和也;又有:义者,宜也。连起来说就是,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就是义,二把相关的事情都做到恰到好处,就是利益的总和。再说明白点就是,你能处理好多少事,能平衡好多少利益关系,决定着你能拥有多大的利益。

信誉,加上一套知予之为取的利益分配机制,给对方更多的利益,形成坚固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会让你能分配的利益越来越大。

其实,我们可以想想,我们身边那些极其精明的人为什么反而做不大,因为他的精明让所有人和他合作时都提高了警惕,建立信任的成本很高,直接的影响了交易频率。

在现代这样一个商业社会,不去谈利益,我们基本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但是对于利益的态度,却决定了我们最终能够获取多大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