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来了# 怀着空杯心态研读名家医案,一案一故事,一医一人生。

【名医简介】

邢锡波(1906-1977),男,汉族,河北省青县人,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家和中医教育家。于天津、河北一带行医50余年,对中医理论深有造诣,临床经验丰富。著有《伤寒论讲义》(上下册)、《伤寒论补充教材》、《脉学阐微》、《邢锡波医案选》、《伤寒论临床实验录》、《邢锡波医案集》、《中医临床传薪集》等。

胃气淤堵(食管堵脉弦滑舌红苔薄白)(1)

【医案】

感觉食管堵住了;脉弦滑,舌红苔薄白,有齿痕;邢锡波用旋覆代赭合二陈汤

张某,女,50岁,家庭妇女。

病史:

噎食已1个月,不思饮食,食后则白喉咽至胃脘噎塞不畅,甚觉疼痛,时有反酸,间断发热,午时持续四五小时,每隔三四日发作1次。近数日右胸中疼痛,腿酸乏力,心悸气短,并间作腹泻,时有噫气。脉弦滑,舌质红,苔薄白,有齿痕。

证属:

肝胃不和,痰郁气结。

治宜:

舒肝和胃,化痰理气。

处方:

代赭石,旋复花(包),枳壳,青皮,党参,茯苓,半夏,木香,沉香,降香,甘草,生姜。连服2剂,饮食较佳,发热、腹泻已愈,自咽至胃脘噎塞疼痛大减,反酸亦减。惟尚有倦怠乏力,饮食稍有噎塞。此为胸阳得展,痰郁气结得解,故诸症减轻。仍用原法,脾胃健则倦怠自除。原方继服3剂。服药后噎塞基本消失,饮食增加,稍觉倦怠,继用原方2剂,以巩固疗效,服后痊愈,至今未发。

本案引自(《邢锡波医案集》)。

【评析】

本案由于患者情志不舒,肝郁气逆而乘脾土,久则痰郁气结,胸阳不展,而见胸痛反酸,饮食发噎;肝脾失和,而脾失健运则致腹泻。古云“气郁之处必有伏火”,故见间断性发热。牌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而见腰酸乏力,心悸气短。治当疏肝和胃,化痰理气,故以旋复代赭汤降气化痰,以二陈汤化痰理气和胃,如此“标本兼施”而收良效。

【反流性食管炎简介】

反流性食管炎系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及疼痛,可并发食管消化性溃疡或狭窄。食管炎可由不同病因引起,包括感染、化学物刺激、物理性损伤及继发于食管憩室、肿瘤或贲门失弛缓症等病变。发病机理主要是食管下段括约肌的不适当弛缓或经常处于松弛状态所致,另有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损害、食管对反流物清除功能削弱等因素的参与。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体会,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 @古今医案研读 ,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名家医案,如需了解中医基础知识可关注@梅小护科普 ,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