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沙漠之舟”骆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动物,它们长着突起的驼峰,能够忍饥耐渴,在沙漠中负重行进,是人类的好帮手。不过,与家养的骆驼不同,野骆驼却是极度濒危,据国际野骆驼保护协会调查,全世界仅有不到1000只。目前它们的栖息地也只剩下蒙古西部的阿塔山和中国西北一带。

野生骆驼被狼捕获的场景(甘肃野骆驼被狼袭击)(1)

阿尔金山的野骆驼

而近日在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县境内,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生了一起野狼袭击野骆驼的事件。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安南坝保护区管护中心的监测人员在例行远程监控巡查时,发现了惊险的一幕:一大一小两只双峰野骆驼,正在被两头野狼袭击。比较小的一只显然是骆驼幼崽,也就是驼羔。

野生骆驼被狼捕获的场景(甘肃野骆驼被狼袭击)(2)

一大一小两只野骆驼被两头狼袭击

工作人员在监控中看到,驼羔的后腿已经受伤,正紧紧依偎在母驼身旁,母驼则死死守护着幼驼,然而在两头凶猛的野狼面前,母驼却不能完全抵挡住它们的进攻,驼羔的生命危在旦夕。这一幕发生在距离管护中心150公里外,为什么还能有图像传过来呢?

野生骆驼被狼捕获的场景(甘肃野骆驼被狼袭击)(3)

母骆驼死死守护小骆驼

这还是多亏了信息化监测手段的进步。安南坝野骆驼保护区地处库姆塔格沙漠和阿尔金山之间,北接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邻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干旱气候区,主要保护对象就是野骆驼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2021年有野骆驼300峰左右。

近年来,保护区在重点路段安装视频监控、架设无线网桥、设置野生动物监测样线、布设红外相机,实现了对野生动物活动情况的远程监控,这样就大大减少了人为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干扰。

野生骆驼被狼捕获的场景(甘肃野骆驼被狼袭击)(4)

而这次野骆驼被袭击事件,正是被远程监测手段发现的。由于驼羔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管护中心的救助人员立即驱车赶往150公里外的事发地点,一个半小时后就赶到了。在听到车辆的声音后,野狼和母骆驼都被吓得迅速逃跑,只留下了受伤的小骆驼羔。

野生骆驼被狼捕获的场景(甘肃野骆驼被狼袭击)(5)

受伤的小骆驼

经过检查后发现,驼羔的伤势很严重。这头出生仅1个多月的雄性小骆驼,身上十几处被狼咬伤,已经无法站立了。救助人员对小骆驼进行了消杀处理,然后把它拉到了县城,又联系了敦煌市宠物医院对驼羔进行了全面检查,诊断为左后腿跟骨骨折,随后通过手术接好了跟骨。

据管护中心介绍,小骆驼在医院留观一夜后,目前已转运至阿克塞县救助站,指派专人进行喂养,在身体恢复一周之后,小骆驼将被转运至冬格列克保护站救护中心进行喂养,待其身体恢复满足放归条件后,放归自然。

野生骆驼被狼捕获的场景(甘肃野骆驼被狼袭击)(6)

保护区工作人员救助小骆驼

对于小骆驼来说,虽然受了严重的伤,而且还与母亲分离,但却捡回了一条命,是一件可露喜可贺的事。但是不少网友在看了报道后,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野狼袭击野骆驼属于弱肉强食,在动物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假如小骆驼被野狼杀死,虽然它失去了生命,但狼却获得了食物,说不定还会用来养育小狼崽。

因此,有网友认为在这个事件中,狼并没有错,而保护区人员赶走野狼的举动虽然救下了小骆驼,但同时也抢走了狼的食物,是一件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这两只狼以及它们的幼崽有可能因此而挨饿,甚至饿死。所以,不应该对这起事件进行人为干预。那么网友这种观点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野生骆驼被狼捕获的场景(甘肃野骆驼被狼袭击)(7)

狼袭击骆驼是为了获取食物

应该说,认为不应该干预的观点也有一定道理。因为在保护区内的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都是野生动物,过分保护食草动物就会影响到食肉动物的生存,还会使食草动物数量过多,同样会影响生态平衡。就如同在非洲的大草原上,为了保护角马和羚羊,而不允许狮子捕猎它们一样,这当然是不可取的。

不过,人马君认为在这件事情上,保护区人员并没有做错,而且是一种能够获得最大收益的做法,理由是这样的:

狼和野骆驼虽然都是野生动物,但这两个物种的濒危程度却是不一样的。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同时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的等级是“近危”。近危的意思就是虽然现在还没到濒危的程度,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有濒危或灭绝等危险。

野生骆驼被狼捕获的场景(甘肃野骆驼被狼袭击)(8)

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与近危的狼相比,野骆驼的处境可就大大不如了。野骆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的等级是濒危,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等级是极危,全世界的总数还不到1000头,如果不大力保护的话,离灭绝也不太远了。

有人可能会问:骆驼这种动物很常见,数量相当庞大,为什么野骆驼就成了极危了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有意思,因为“野骆驼”这个名字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骆驼分为双峰驼和单峰驼,前者主要分布在亚洲及周边较为凉爽的地区,如蒙古国、中国、中亚各国、印度北部以及俄罗斯等,而后者则原产于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北非。

野生骆驼被狼捕获的场景(甘肃野骆驼被狼袭击)(9)

双峰骆驼

骆驼在4000~6000年前就被人类驯化了,在漫长的岁月里,绝大部分个体都成了家养骆驼,野生的很少。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家养的单峰骆驼历史上被引入澳大利亚后再次野化,还泛滥成灾了。如果不算那些野化的家骆驼的话,野生的单峰驼已经灭绝,而野生的双峰驼(也就是“野骆驼”)就剩下中国和蒙古的不到1000头。

野生骆驼被狼捕获的场景(甘肃野骆驼被狼袭击)(10)

澳大利亚骆驼泛滥

与家骆驼相比,野骆驼的性情非常敏感机警,外形比家驼更高更瘦,四肢细长,全身披着淡棕黄色的短毛,毛细而密。野骆驼的驼峰也比家骆驼小,呈圆雉体的形状,小而尖。

野骆驼被发现的时代很晚。中科院动物所研究野骆驼的专家周家镝先生研究表明:动物学界曾一度认为世界上已经没有野生的双峰驼了,都已被驯化为家畜。直到十九世纪末叶,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斯基第二次在我国新疆进行考察时,在罗布泊以东,阿尔金山以北地区发现了野生双峰驼,并于1883年首次作为科学纪录发表,引起了动物学界的重视。

野生骆驼被狼捕获的场景(甘肃野骆驼被狼袭击)(11)

野骆驼的驼峰比较小

在此之后,英国人利特代尔和瑞典的斯文赫定等探险家相继在我国西北地区考察,均获得了野骆驼标本,进一步证实了野骆驼的存在。1927年蒙古国科学委员会考察团在调查中也发现了野骆驼。

由于野骆驼的外形与家骆驼比较相似,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它就是家骆驼的祖先,是被驯化之前的品种。但令人惊讶的是,分子遗传学证据推翻了这一结论。对现存野生双峰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进行的分析表明,家养双峰驼和野生双峰驼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属于不同的母系起源,而且两个亚种之间的分化可能发生在70万年前。

野生骆驼被狼捕获的场景(甘肃野骆驼被狼袭击)(12)

在荒漠中奔跑的野骆驼

也就是说,现在的野骆驼并不是家骆驼的祖先,它们在70万年前就分化成了两个物种,而野骆驼在这70万年里很可能从未被驯化,一直孤独而又自由自在地在西北的荒漠上生活。但现在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数量不断减少,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

咱们再回到前面的问题,假如我们不干预狼对野骆驼的袭击,那头小骆驼很有可能丧命。对于种群数量不足1000头的野骆驼种群来说,这将是一个重大打击。而再假如野骆驼真的灭绝了,那么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物种多样性也是一大损失,而且这个损失无法挽回。

现在救助人员从狼口中救下了小骆驼,野骆驼种群的生存又多了一份希望。那两头狼也失去了即将到手的食物,不过狼的数量相对来说还比较多,没到极危的程度。更重要的是狼就算没捕到小骆驼,它们还可以去寻找其它食物,未必就会饿死。

野生骆驼被狼捕获的场景(甘肃野骆驼被狼袭击)(13)

野骆驼种群又多了一份希望

两相比较,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物种的多样性,保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的野骆驼,安南坝保护区人员赶走野狼救下小骆驼的举动是合理的。反之,如果放任这头珍贵的小骆驼被狼吃掉,从整体上并不会产生多大收益,反而会使野骆驼种群受到很大的损失。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