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9月17日,甲午海战爆发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清政府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舰队的一系列激烈交战后,损失惨重,退守威海卫基地该次海战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甲午海战怎么惨败的?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甲午海战怎么惨败的
1894年9月17日,甲午海战爆发。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九,清政府花费数百万两白银打造的北洋水师在与日本联合舰队的一系列激烈交战后,损失惨重,退守威海卫基地。该次海战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导致清政府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甲午海战中,导致北洋水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舰的航速比不过日本的军舰航速。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各军舰航速大都只有原设计航速的一半,这是北洋军舰在海战处于不利地位,造成此战失败的重要原因。造成军舰航速不佳的原因并不是北洋军舰的质量有问题,而是因为北洋水师军舰锅炉使用的燃煤质量太差。
为什么在生死存亡的海战,北洋水师的航速远低于设计航速呢?
这要从军舰的燃料说起,18世纪末,各国海军都是以煤炭为军舰燃料,煤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军舰的速度,当时英国的威尔士盛产无烟煤,此种煤发热量高,燃烧过后残渣少,是海军动力的首选,属于战略物资。
日俄战争时,俄国从欧洲调第二太平洋舰队返回亚洲增援,支持日本的英国,全面禁止向俄国出售威尔士无烟煤,并资助本国商人,大量购买囤积煤炭,使俄国舰队无优质煤可买,俄国人只好降低标准,使用德国的劣质煤炭,造成军舰的动力不足,舰队的速度大大降低,以至于在接下来的对马海峡的决战中被日军重创,这就是因为使用了劣质动力煤炭而使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的著名海战战例。
北洋水师的动力煤炭由开平矿务局供给,当时的开平矿务局煤炭年产量已将近一百万吨,完全满足舰队的需求,开采煤炭的工作面称为“槽”,开平矿务局的“五槽煤”(即第五工作面)质量最佳,其被称为“质量最好,西人有用其煤者,谓此乃无上品,烟少火白,为他国所罕有”,当然也理所应当地成为首选的军用煤。但是开平煤矿总办张翼却只给北洋水师供应最糟糕的“八槽煤”。
图丨开平矿务局(资料图片)
而“五槽煤”被张翼理直气壮地卖到外国赚钱,所获得丰厚利润数万两白银,又都被他“捐”给慈禧太后修颐和园。慈禧太后因此很高兴地批示“此人很会办事”。但是,慈禧太后只知道为自己有了建造游玩场所颐和园的经费—几万两银子而高兴,而甲午战争后,中国的赔款不算利息就有两亿两银子。
海战前,北洋舰队烟囱冒出的滚滚黑烟使其早早的暴露行踪,日本联合舰队要比北洋水师提早一个小时发现目标,而日军使用的是优质煤炭,煤烟稀薄,在茫茫的大海上根本难觅踪迹。
在关键的大东沟海战中,北洋舰队的初始阵型并没有错误,由于动力煤的原因,行动缓慢,各舰只的行动步调不一,完全没有达到部署的预期效果,日军“吉野”为首的第一分队向我舰队后方迂回,北洋水师获得了歼敌的机会,此时若能将对方阵型切断,必能将其重创,但北洋水师航速缓慢,没能加速上来攻击,丢掉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战机。
回想当年,海涛咆哮,弹雨如注,北洋舰队左冲右突,拼命厮杀,勇士们拼命往锅炉里倾倒“八槽煤”,但航速依然那么缓慢,错失了一个个歼敌良机,最终与军舰戟沉海底,这一幕至今想起来仍然令人心痛如灼。
而随着中国科技日新月异的进展和经济的腾飞,祖国的质量水平也终于不再低人一等,一百年前清政府用劣质煤炭提供给自己的军舰,110年后的现在,我们对质量的要求使我们不得不提高进口煤炭的标准。也许在高精密加工等个别领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整体水平已经足以让国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