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王允打董卓 王允因不接受李傕郭汜投降(1)

王允施计离间吕布和董卓,最终董卓死于吕布方天画戟之下的场景,也成了《三国演义》比较经典的一个桥段。董卓死后,司徒王允狠狠地松了一口气,跪在地上,感谢苍天保佑,董贼已除,大汉复兴有望。

董卓死后,他的部下也都没有了主心骨,仓皇逃窜。吕布一下子策反,奉旨杀贼,被汉帝封为奋威将军。可是董卓部下还有两名大将,分别是李傕和郭汜。

本来这些人都是打算投降的,但是王允却拒不接受李郭二人的投降。认为他俩坏事做尽,一定要对他们赶尽杀绝才好。陈宫在旁边劝了好久,一再告诫王允,此时不能赶尽杀绝,要接受二人的投降,否则狗急跳墙,会招惹祸端。

三国演义王允打董卓 王允因不接受李傕郭汜投降(2)

但王允这时候压根听不进去,作为刺杀董贼的主要谋划人和胜利方,此时除了汉献帝,他占据汉朝的最高地位,他有点“飘”了。后来李郭二人果然反叛攻打上来,这时候王允手底下的兵力根本就不足以抵挡,由于事发突然,去通知吕布的人还没走出家门口呢,李傕郭汜就已经带兵打到城墙下了。

王允带着汉献帝来到城墙上,没想到李郭二人却以讨伐国贼的名义,要求王允出城,来换取其他人的安宁。王允还问:如果我出城,那你们会放过陛下吗?李郭二人当然说是。王允此时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不管他如何进退,都难逃“国贼”的名声,只有牺牲掉他,汉献帝才能保全。于是,他就最后一次展现了他的忠义,从高高的城墙一跃而下。

可是他的殒命,并不能换来什么。接下来,就变成了李傕郭汜挟持汉献帝,刘协再次成为傀儡皇帝,大汉朝仍然岌岌可危。

三国演义王允打董卓 王允因不接受李傕郭汜投降(3)

从这件事来看,可见王允并没有战术上的远见,他只有一些文人的“小心机”。正如同有人评价王允说:有小聪明,无大智慧。他可以想出来美人计和离间计,让吕布和董卓反目,但是却并不具备军事的才能和远见。他是司徒,草拟皇帝的旨意可以做得好,但是领兵打仗乃至治国这一块,却远远不行。

其实说到底,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如何对待俘虏的问题。

毕竟一开始董卓被杀,李傕郭汜是打算投降的。不管是对面真投降假投降,战胜一方都应该展现大方的气度,至少明面上要去接受,要去优待俘虏。

“优待俘虏”说到底,其实是一种攻心战术,既可以分化敌人,还可以壮大自己。

王允不接受李郭二人的投降,所以才导致二人狗急跳墙,反叛攻城。假设一开始王允采取迂回的策略,或听从陈宫的建议,接受二人的投降,或许还能得到两员大将可以利用。退一步说,如果李郭二人是假意投降,也可以在接受他们投降之后,再去想办法分散他们的兵力,总比这样明面上直接“硬碰硬”要好得多。

三国演义王允打董卓 王允因不接受李傕郭汜投降(4)

可见,要想治国或图谋大业,除了胆识之外,还要有谋略和远见。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王允美人离间计胜利之后,他之所以“飘”了,也是自大和自负作祟,他并没有将李傕郭汜放在眼里,或者对于自身与对方的兵力没有概念。

而王允这些都还没有具备。最后从城墙一跃而下,还落下个殉国的名声,也算是乱世里最好结局了。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