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展现金山在过去十年取得的非凡成就,今天起“‘非凡十年·金山行’——喜迎‘二十大’全媒大型新闻行动”将正式启动。这是进一步探索区级大融媒机制和格局,以创新和丰富“喜迎二十大”新闻宣传报道形式与内容为契机,做好做强区级大融媒建设的“开篇”之作。今天,我们“非凡十年·金山行”的首站来到了亭林。
今日亭林,作为金山区连接上海主城区的“第一镇”,正朝着“智造高地、人文重镇”的目标奋勇前进,围绕“转型、塑形、铸魂”主线,加快推进经济强镇、生态美镇、旅游名镇、人文古镇、安全固镇步伐,全面建设“整洁亭林、美丽亭林、活力亭林”,打造“居住新社区、工业新高地、老街新风貌、农村新画卷”。
古镇迎来“新风貌”
“这次台风‘梅花’下了好几天雨,小区里头积水倒是比往年少多了,有积水的地方退得也比较快。”亭林镇新建新村的龚阿姨感慨。作为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老式小区,新建新村共有87个楼栋,实有人口2000余人。2021年台风“烟花”期间,小区出现漫堤及雨水倒灌现象,最深处达到60-70厘米,持续数天不退,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出行安全。这次台风“梅花”来袭,居民们的“脚下”却和以往不一样了。
由极端天气引起的骨干河道水位上涨屡创新高,台风暴雨期间,一些圩外的小区积水较为严重。今年5月,亭林镇直面隐患开展了“一居一策”易积水小区摘帽行动。以新建新村为例,考虑到小区排水系统相对独立,镇防汛部门建设了“迷你小圩区”,使得小区防洪除涝达到了20年一遇的标准,即使面对像“梅花”这样的强台风,都能实现积水少、退水快,解决了居民们多年来的困扰。
“身沉社区、心沉群众”。这是亭林镇“双沉双带”党建特色品牌的宗旨,也是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的重要方式。自2014年创建以来,亭林镇不断深化和完善“双沉双带”特色品牌的内涵,使其成为了“听民声、解民忧”的重要“法宝”。
红阳村距离亭林镇区有4公里,交通出行是大难题。2019年,镇、村干部下沉到村组,把村民希望开通公交的诉求带上来后,与区交通部门反复研究公交车线路、站点等方案,再多次沉下去征求村民意见。最终“红阳班车”线路开通,村民的愁事,变成了一件乐事、喜事。
十年间,亭林新社区建设初具规模,3个安置房项目交付使用,10条市政道路、1处卫生服务站、1所幼儿园、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部分沿街商铺以及1处3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运营使用,还有1个安置房项目、1条路、1条河道在建,首幅普通商品房26-02地块正式摘牌成交。在这里将有三甲医院落户,这样亭林新社区配套将更加齐全,居住和营商环境也会整体提升,产城融合也将带动亭林新社区发展,擘画出“居住新社区”的美好蓝图。
镇区主干道——寺平北路
亭林镇还完成了寺平北路、华亭路、松隐大街等主干道路的修建,彻底改善了镇区的整体面貌。截污纳管工程、农村公路及桥梁改造、老旧房屋加装电梯等实事项目“年年有计划、年年有实施”,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亭林新社区、南亭佳苑动迁安置房、新亭苑公共租赁房等让居民居有其所。松隐文化广场、企业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点等项目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亭林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让亭林的面貌焕然一新。
社会治理“新理念”
十年间,亭林镇社会治理典型模式实现了从“老乡管老乡”到“旅馆式管理”的跨越。
由于亭林镇企业众多,吸引了大量务工人员,近十年,超过2.4万外来人员居住在周边的东新、亭东、龙泉三个村,因工业区电子代工企业用工特点,人员季度流动率高达30%。出租房屋安全隐患多、外来人口管理难,一直是亭林镇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难点。
早在2010年10月,亭东村率先在村委会成立了金山首个村级事务综合服务站,突破传统各条线各自为政的村务管理模式,这一举措使得为民服务触角大大延伸。在此基础上,先后成立了“三站一中心”(村级事务综合服务站、村党群服务站、旅馆式管理服务站、村综治中心),实现了村级综治、为民服务的集中办公,形成“多站合一”的社会治理模式。
2012年,亭东村借助“新村民”的力量,发挥“老乡管理老乡、老乡服务老乡”的作用,利用乡情资源解决来沪人员之间的矛盾,让流动党员找到组织,找到“家”,与本地村民架起一座沟通“桥梁”,不仅促进了社会治理,而且推进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开展。在村民自治共治中,还引导新村民、经营户进行垃圾分类,打造新村民自己的“美丽一条埭”,促进乡风文明。
2019年,东新村率先在全市范围试点探索农村宅基地出租房屋“旅馆式”管理模式。特别是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东新村做实基层网格,“旅馆式”管理优势,构建“村—网—格—埭—户”五级网格架构,形成“村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微网格党小组—党员埭头长—党员联系户”一贯到底的传导机制,建立了服务管理“大前台”,推动房屋管理、人员服务向前端拓展。东新村还加强数字化赋能,运用信息化手段,村域实况“一屏调度”,出租管理“一站掌控”,疫情防控“一网统管”,打造“智慧村庄”应用系统,开发疫情防控功能模块,将核酸采样等信息与网格内人员轨迹等数据精准匹配,及时掌握重点人员动向,实现高效精准管控。“埭头长”服务村民零距离,“微格长”携手租户共治理,“商铺长”带动老乡服务老乡,降低管理难度、提升治理温度。
期间,亭林镇农村宅基地居住出租房屋“旅馆式”服务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20年,区委政法委以亭林镇管理为样本,在全区全面推广。
文旅展现“新形象”
闲时无事,不如到亭林图书馆或亭林书院看看书;午后休闲,不如到名悦广场的咖啡馆体会咖啡快乐;夜晚凉风习习,不如到顾公广场逛一圈聊聊天……不知不觉中,亭林遗址公园、顾公广场、亭林书院、名悦广场、铁崖公园、亭林图书馆、亭林史迹馆等陆续建成或提档升级,亭林的休闲文化场所渐渐地多了起来。
顾公广场
“以前我们活动场所少,最多到亭林公园走走,现在好了,新建的书院和广场都离得挺近,我有空就会去逛逛。”中山居民区的陈小姐很是开心。在亭林镇区,1985年建成的亭林公园、2019年建成的亭林书院和顾公广场,跨越数十年,一起构成了集历史文化、生态休闲、名人文化于一体的3A级景区——亭林遗址公园。
在亭林遗址公园内,随处可见良渚文化的留存。园内的葫芦池就曾出土过大量良渚文化时期陶、石、玉、骨器等,有的陶器在国内同类遗址中都属罕见;出土的玉器中有九节玉琮,是上海本地出土的节数最多的玉器。建筑可阅读,你可以在浩瀚的历史烟云和绵延的文化脉络中,感受亭林千年变迁。
就在一周前,亭林镇发布了“元宇宙”计划,以数字赋能讲好亭林历史人文故事。在“元宇宙”平台,融入“亭林八景”、亭林历史沿革、五水汇聚等亭林人文品牌元素,串联现实与蓝图,将在web3.0基础上,采用三维沉浸漫游形式打造,可实现多地、多人、多角度游览互动,在“云”上呈现亭林的历史、文化和未来,展现文化 数字化转型成果。
在亭林,还有一项跨越5000年的非遗技艺:亭林黑陶制作技艺。2018年,为推广亭林区域黑陶制作技艺,上海土源陶瓷科技中心在亭林镇红阳村建立了黑陶文化园。2019年,制作并展示顾野王相关黑陶物件。2021年,陶艺中心开设特色课程,与金山区多家学校合作,提供黑陶制作培训与实践。如今,亭林黑陶与亭林腰鼓、亭林月饼制作技艺、亭林筅帚制作技艺一样,成了亭林镇乃至金山区代表性非遗项目。
五彩稻田
近年来,亭林镇通过开展顾野王文化主题研讨活动、“杨维桢杯”全国书法名家作品邀请展系列活动,建设《玉篇》体验馆、亭林史迹馆、“油车坊”展示馆、红阳村村史馆、中国灌溉博物馆等文化场所,开展五色菜花节、五果飘香节、五彩稻田节等特色文旅活动,倾力打造出一张张亮眼的新名片,将江南美景、历史文化和人文色彩浓缩成为亭林记忆和符号。
智能制造“新高地”
在上海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的战略引导下,亭林工业园区作为金山成立较早的一批工业园区,成功创建上海市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并探索出一条建设“精品园中园”实现园区转型升级的方法。
近年来,金地威新金山智造园、大有风泽智造园、士诺新风产业园、昊初产业园、新帑企业服务平台等相继建成。这些由老旧厂房改建而成的健康产业园、新兴产业园已吸引了一百多家医疗器械等重点企业入驻,形成了实体经济和注册型经济“双轮驱动”的良好局面。
金地威新金山智造园
欧本钢构、华维节水、上海肯特、寺冈电子、汉瑞普泽等,来自各产业链的“单项冠军”或“隐形冠军”以先进促后进,带动亭林镇高端产业集聚。通过数十年发展,亭林镇已逐步形成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发展的趋势。亭林镇正逐步由“亭林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
十年间,亭林镇企业成功申报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93家,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等5家,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2家,上海市工程技术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2家,12家企业成功上市。2018年9月,金山首家产业集群党委——中共金山区亭林镇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委员会正式成立,通过营造区域化的协作势能,创新发展,合作共赢。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亭林镇定能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书写出一份让亭林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来源:i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