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暑假,也许意味着很多家长的钱包会“瘦”不少:培训班、兴趣班、夏令营……暑假成了不折不扣的“烧钱季”,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孩子考试有必要报暑假班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考试有必要报暑假班吗(担心孩子暑假荒废)

孩子考试有必要报暑假班吗

进入暑假,也许意味着很多家长的钱包会“瘦”不少:培训班、兴趣班、夏令营……暑假成了不折不扣的“烧钱季”。

当报辅导班成为家长绕不过去的“功课”,那该如何让暑假有意义?如何让钱花得更值得?河南商报考学君从家长和教育专家那里找到一些答案。

河南商报记者李志远实习生徐冉

案例 暑假成了这位家长的“烧钱季”?

英语15节课,每节课180元,总计2700元。数学15节课,每节课120元,总计1800元。语文20节课,每节课174元,总计3480元。书法15节课,每节课180元,总计2700元。

这个暑假,仅给即将进入六年级的孩子报培训班,小天(化名)妈妈就花了10680元。

4个培训班,除了白天上课,晚上还要回家做习题。小天妈妈说,孩子成绩在班内并不拔尖,这次期末考试成绩又下降了不少,“想着暑假两个月给他补补,要不然咋和其他人竞争呀?”

小天妈妈坦言,谁也没办法,只要孩子有进步,这笔钱就花得值。

效果 补课太多孩子会“消化不良”

刚放暑假,张女士就为上初中的女儿报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4门预科课程。孩子自制能力不强让张女士很头疼,刚过去的期末考试,孩子考了班里倒数第二。

“在辅导班有老师盯着,她不学不行。”张女士说道,“班里很多小孩都在补课,不给她报,开学可能会差得更远。”

对于家长的好意,女儿徐晨(化名)却有些“抗拒”,“我每天下午都要上课,学校留的有暑假作业,辅导班每天也有作业,都堆在上午和晚上,晚上经常到11点还做不完。”

暑期补课,对孩子真的有用吗?

在徐晨看来,效果似乎并不明显。“每天两点一线,感觉压力很大,每门课都得顾着,感觉没啥提升。”徐晨说。

建议 想要报班效果好这几点一定要注意

花了钱、报了班,就等于孩子学到了知识吗?要知道给孩子报辅导班,也是一门学问。

有多年青少年心理咨询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王雨青表示,给孩子报班之前,家长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1.报班的初衷是否明确

对于假期报班,很多家长会不知不觉地陷入攀比和盲从之中,没有想清楚为何要报班。

其实,真正该考虑的是孩子的需求和报班的效用。孩子有需要并且真能提高成绩,才是报班的初衷,而不是家长以其他人为标准,更不是把自己的焦虑转嫁为孩子的负担。

2.孩子本人是否愿意去上课

辅导班真正起作用的基础,是孩子对辅导班不排斥。如果孩子迫于家长的压力而去上课的话,那么很容易出现在课堂上玩手机、走神等现象。最终,家长花了不少钱,孩子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提升。

3.孩子各个科目的学习状况如何

家长不应凭自己的观察或意愿来给孩子报辅导班。

报班之前,家长可以多与孩子平等地交流讨论各个科目的学习状况。

比如孩子自己的满意状况,可提升的空间,以及是需要自己学习还是借助外界的帮助。

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以使家长和孩子更加清晰地看待学习状况,双方达成共识,还能培养孩子对自己的责任意识。

4.辅导班的有效性如何

如果要报辅导班,可多收集信息,了解哪些辅导班能真的达到孩子的学习目标。

关键 暑假应让孩子形成自律、高效的学习状态

其实,相比于报辅导班,家长们更头疼的是孩子们假期在家的学习状态。孩子想要玩,家长想要孩子学习。于是,孩子便与家长进行“较量”。

那么,如何有效地平衡双方的需求,让孩子在家也能自律地学习呢?

王雨青表示,首先,家长和孩子都需要摆正自己的想法。家长不能逼着孩子将假期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孩子也需要知道假期不能都用来玩。其次,家长可以与孩子共同制定任务导向的学习计划,比如制定每天或者是两到三天的学习任务,到时间了家长来检查。切记不要制定时间导向的学习计划,比如几点到几点做什么,这样的学习计划不利于执行,也很容易给孩子束缚感。当与孩子共同制定了任务导向的学习计划之后,家长就不需要管孩子这段时间是在学习还是在玩,只需要定期检查就可以了。最后,王雨青提醒,家长要有对检查结果的奖励和惩罚。她说,对学习结果有一个及时的反馈,有利于强化孩子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的行为。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尽可能多地使用奖励的方法来激励孩子,少使用惩罚的方法。

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心理教师郝盈雪则表示,家长还需要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比如晚上督促孩子早点睡觉,按时准备一日三餐,监督孩子保持适度运动量,“这些都有利于帮助孩子保持身心活力。”此外,郝盈雪提醒家长一定要控制孩子玩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父母想要孩子学习,那么自己最好也能多学习提升自己,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温馨提醒

帮孩子适应新学期家长不妨尝试这些方式

暑假再好,总有结束的时候,作为家长,另一项必备技能,就是学会帮助孩子适应新学期。

王雨青说,家长在帮助孩子制定假期学习计划时,可以通过询问老师或者是查找相关资料,让孩子提前预习并寻找已学知识与将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果内容很难或孩子自己学习很吃力,可以通过暑期预科班来减轻下学期学习的压力,“预科班的目的是减轻压力,而不是增加压力。”

在即将开学的前一周,可以让孩子试着逐渐调整为开学后的作息。比如早起早睡,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使孩子在心理上为开学做准备。最后,在开学前可以和孩子讨论下一学期的学习目标,合适的目标通常对人的行为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在大致了解下学期学习内容的情况下,与孩子讨论各个科目的目标,能够使孩子的学习更具有动力和针对性,避免上课走神等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