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香港人员变动(绿地香港再曝人事大换防)(1)

艳姐说

最近有一家TOP10房企的人事表动消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此前多个事业部的中层人事变动,近期又成立了香港湾区投资管理公司,又带来了人事震荡。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在一连串的人事变动狂潮下,绿地副总裁陈志华不再担任广东事业部总经理。

作为一家老牌上市房企、拥有大量商业地产、全国化布局的绿地控股,成为近年来频频被曝光的龙头房企之一。

绿地的人事变动究竟有何深意?艳姐降为大家来细细探究。

01 绿地香港人员调整

绿地香港近期颁布了《关于成立绿地香港湾区投资管理公司及相关人员任命的通知》。

该通知主要有两个层面的重大信息点:

一个是绿地香港总经理室研究决定成立绿地香港湾区投资管理公司,湾区公司按总部-区域-项目架构进行运作:

湾区总部设置10个职能部门,包括投资发展部、技术研发部、运营管理部、成本管理部、营销管理部、财务管理部、法务风控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商业管理公司;

湾区设置4大区域公司:深圳区域公司、粤西区域公司、佛山区域公司和广州区域公司。

也就是说,湾区公司把之前的广东事业部给合并了,原来广东事业部和绿地香港是两个并行部门。如今合并之后,广东事业部被并到绿地香港下面。

第二个信息点,就是合并之后,所带来的人事震荡。

绿地香港首席运营官侯光军将兼任绿地香港湾区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

绿地香港人员变动(绿地香港再曝人事大换防)(2)

侯光军

值得注意的是,侯光军已在绿地控股任职20余年,2013年8月出任绿地香港首席运营官至今。

官方资料显示,侯光军于1996年11月加入绿地控股以来,历任绿地控股下属事业部工程师、项目经理、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及总经理等职位。

艳姐也在这里手打一下此次通知相关的人事任命详情:

(一)湾区总经办成员的具体分工如下:

1、绿地香港首席运营官、湾区公司总经理侯光军同志,主持湾区公司全面工作;

2、绿地香港总经理助理、湾区公司副总经理姜忠民同志,分管湾区公司投资发展部、分管深圳区域公司;

3、绿地香港总经理助理、湾区公司副总经理杨建同志,兼任广州区域公司总经理,直管湾区广州区域公司;

4、绿地香港总经理助理、湾区公司副总经理谢雨同志,兼任湾区公司技术研发部总经理,直管技发条线;分管湾区粤西区域公司;

5、绿地香港总经理助理、湾区公司副总经理杜福根同志,兼任湾区公司运营管理部总经,直管运行条线;分管佛山区域公司。

(二)湾区公司总部职能部门(室)的相关人事任命:

1.绿地香港办公室主任蒋华联同志兼任湾区公司办公室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管理工作;

2.绿地香港财务部副总经理李金明同志兼任湾区公司财务管理部总经理,负责财务管理部日常管理工作;

3.绿地香港广东公司副总经理张来清同志兼任湾区公司成本管理部总经理,负责成本管理部日常管理工作;

4.聘任李世军同志为湾区公司投资发展部总经理,负责投资发展部日常工作;

5.聘任蒋城同志为湾区公司营销部总经理,负责营销管理部日常管理工作;

6.聘任钟永殷同志为湾区公司法务风控部总经理,负责法务风控部日常管理工作;

7.聘任刘罡同志为湾区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负责人力资源部日常管理工作;

8.聘任沈秀玲同志为湾区公司商业管理公司总经理,负责商管公司日常管理工作。

(三)湾区公司下属区域公司总经办相关成员的人事任命:

1、聘任张洁友同志为粤西区域公司总经理,负责粤西区域公司日常管理工作;

2、聘任王荐同志为深圳区域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负责深圳区域公司日常管理工作;

聘任江伟阳同志、张炯同志为深圳区域公司副总经理;

3、聘任孟伟同志为佛山区域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负责佛山区域公司日常管理工作;

4、聘任陶作良同志为广州区域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聘任李世军同志为广州区域公司副总经理。

从本次公告内容看,绿地香港是进行了大范围的人事调整,从首席运营官、副总经理、各区域公司总经办都经历了大变动。

艳姐也查看了绿地香港近几年的业绩,2018年绿地香港实现营收154.44亿元,净利润17.36亿元;去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8.02亿元,净利润为7.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2%。

绿地香港人员变动(绿地香港再曝人事大换防)(3)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

可见,绿地香港牢牢把握住了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且在快速扩张的同时净负债率保持在50%,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02 绿地广东事业部换帅

此次绿地香港人事调整也是母公司绿地控股进一步理顺粤港澳地区业务,也意味着绿地香港在绿地集团内部权力的进一步加强。按照关系来说,绿地控股和绿地香港应该是母子的关系。

绿地香港前身是另外一家地产公司,然后绿地应该是在几年前通过境外的公司的话,收购的应该是有百分之六十、七十的股权。

大家都知道,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众多房企获得优质地块乘势发展的黄金机会。

而绿地控股在粤港澳核心城市深圳,没有任何项目。

此前,绿地香港旗下广东公司与绿地控股旗下广东事业部之间竞争相当激烈。

绿地广东其实是一个业绩缩影。艳姐觉得绿地高层还是希望通过人事变革,部门合并,提效增速。因此,早在2019年下半年,绿地控股就对粤港澳地区的业务进行了初步整合,将绿地控股旗下广东事业部并入绿地香港旗下。

艳姐从内部人士得知,原广东事业部总经理陈志华也在近期离开原岗位。

资料显示,2007年,绿地集团进驻华北,绿地集团京津房地产事业部应时而生。陈志华在2008年加入绿地集团,随后先后任总裁助理、京津房地产事业部总经理。

2011年,陈志华选择出走,同年入职复地集团,先后担任复地集团高级副总裁、常务副总裁、总裁、董事长等职务。

2016年年中,陈志华选择离开复地,重回绿地集团。而“老东家”绿地集团也给予了其副总裁职位,并委任其掌管广东事业部。

比较戏剧性的是,几乎所有的房企都试图在广深这片区域占有一席之地,但成功的并不多。2016年,广东事业部总经理朱怀宇被替换,绿地给出的理由是:

业绩不达集团预期。

如今,陈志华也悄然离开,或也和广东事业部的业绩有关。

经过这样的资源整合,绿地就能集中优势,专心深耕大湾区,努力推进在湾区的各项业务发展。

03 绿地人事变动原因

其实今年2月中旬以来,绿地就进行了多次的人事变动,范围超过绿地全部17个事业部中的半数:多个事业部总经理助理被免职,也有一部分总经理助理被升职或降职。

在这一波人事调整中,提升了8人。

其中,事业二部段然、江苏事业部白广阳、东北事业部李琪、安徽事业部韩辉、西北事业部颜凡和浙江事业部尹闵6人,职级由事业总助初级晋升为中级;西北事业部宿文智,从事业部总助中级调升高级。

值得注意的是,那时的绿地香港副总候光军,也由初级跳升高级;

除此之外,绿地还对七人进行了职位调降,对三人给予了六个月考核期。最严厉的是,还有7人被免职。

然而,在此轮人事调整之前,绿地就已经有9个区域管理总部,超过一半发生了负责人的变更,多个区域由于业绩不达标而更换管理层:

如张昊接管山东事业部、陈军接管粤港澳大湾区指挥部、任虎接管华中事业部、潘伟接管京津冀房产事业部、李景斌接管江西事业部总经理。

绿地掌门人张玉良认为,地产行业企业分化严重、压力很大,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发展,如果改善制度不行,就换人,这是正常的。

面对业绩压力,绿地只能通过换人来寄于更快的发展。

针对此轮人事大换血,艳姐也将从绿地近几年业绩、战略、资金情况做一番分析。

1)绿地控股销售承压

相比于绿地香港的高速增长,母公司绿地控股近几年的日子有点让人乏善可陈。

早在2017年时绿地就曾提出未来3年销售额维持5000亿元的目标,2018年绿地控股将该目标改为4000亿元。

但2018年、2019年,绿地控股实际销售额分别为3874.9亿元与3880.42亿元,与4000亿元的目标差之毫厘,连续两年未达目标。

同时,克而瑞数据显示,绿地控股2020年1月全口径销售金额为80.8亿元,同比下降47.04%,遭遇腰斩,并且与万科、碧桂园、恒大差等龙头房企距显著。

绿地香港人员变动(绿地香港再曝人事大换防)(4)

所以在与龙头房企比拼销售规模的时候,绿地渐渐被融创中国、万科、恒大等拉开差距。

另一方面,公司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截止2019年9月30日,绿地控股负债率高达88.29%,净负债率更是高达177%。

绿地在一年来对各事业部人员的调整,应该是绩效导向之下的选择,也就是说需要实现稳健经营下的重新提速。

艳姐也认为,在当下中国房地产市场强者恒强的时代,只有保持规模,快速发展才能不会被市场淘汰。

绿地坚持能者上,甬者下的用人方式,主张继续扩张,希望以此来摆脱低迷的业绩。

2)疫情导致资金压力较大

今年爆发的新冠疫情使得房地产处于高危状态,1月销售下滑、现金流紧张、地产调控等一系列不利因素横亘在行业之上。

由于绿地控股净负债较高、销售增长放缓的不利,这使得公司进行人员精简和组织架构的改革成为必要。

值得注意的是,绿地以商业办公楼地产为主,而公司武汉项目停工,对绿地打击不小。

在没有租金收入的情况下,还要承担物业管理成本,其经营压力可想而知。

期待在经历2月人事调整之后,绿地能重整旗鼓。

绿地香港人员变动(绿地香港再曝人事大换防)(5)

主编:张艳责编:太阳、doug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不为商业用途,如果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关注地产人言,私信留言回复:组织架构即可获得“《百强房企最新组织架构变动盘点》

必须备注“公司 职务 姓名”否则不予通过

我们建立了“地产人言交流群16班”

若群人数已满

可添加编辑微信

备注“公司 姓名

编辑拉您入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