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编一首小诗(我为山里人家写小诗)(1)

我为山里人家写小诗

作者 | 冯恩昌

我的故乡,在沂蒙老区沂山脚下。我生在这里的小山村,长在这里的农家小院,一生留恋着山里人家的庄户日子。故而写诗,一开始就写乡土诗。故乡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村庄院落,人情世事,时代带来的新变化,都是我诗的生活源泉,我写诗的宝贵题材。我20岁开始写诗,历经66年之久了,一直抒农家情,写乡土诗,三天两头坚持写,已写万首之多。跟随时代,配合党的农村政策贯彻执行,写出了一些反映山区人民精神,生活及环境新变化的小诗。倾尽全力,费尽心血,也算绽放了自己的智慧之花,结出了丰硕之果。

我为山里人家写小诗,是从写农家小院开始。山里人家的小院,有自己的特点。早先生活贫穷,多数是石头小院。石头房,石头围墙,石头门楼,石头猪圈,连那喂牲口的槽都是石头的。这石头是在山上开的,是透明爽爽的青石,用它盖房打坚脚,结结实实百年不坏,用它垒的院墙,不抹缝自然如花墙,墙根点上扁豆,绿秧爬上去,绽放一簇簇艳丽的花,结出红红绿绿的荚,形成一道彩环围着小院,显得农家清丽洁美,若一处仙境。我曾写小诗形容:“篱笆给农家织件格子褂,扁豆扯起一条条花线,缀上白的、红的、紫的蝴蝶”。院中的石头门楼,丝瓜开花织起金色皇冠,檐上垂下一排排绿丝瓜;我最喜爱的小院中,那四方方的葫芦棚,在架上翡翠云彩里,蝈蝈踩着银色葫芦须,唱响妙趣横生的歌。

乡下人家编一首小诗(我为山里人家写小诗)(2)

在暖风和煦的季节里,葫芦棚是我家最热闹的地方,我常常就着石头圆桌,喝着香茗在此写诗,有些精美短曲,就是在这里写出来的。因为喜欢它,写诗就来了灵感,曾这样写道:

葫芦棚

几根木杆

搭起四方方棚架

葫芦藤吐彩绳儿

在棚顶织起云霞

银须儿把三弦弹动

秋来蝈蝈儿唱响农家

棚下老农仰望

绿叶缝里漏下一幅画

葫芦奶奶坐花轿

馋坏了屋上大吊瓜

随着时代的发展,山里人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薪变化。家家小院焕然一新。院墙变成了花墙,茅屋翻盖成了小红楼,小院天上飘摆瓜豆菜,院地成了小花园,从深山引来的清泉水 ,一开水龙头浇菜做饭,院中喷灌机开放,春雨妙洒瓜豆青纱帐,院地方方花圃。那门楼前,两侧院墙盘踞鲜艳花丛,花丛下停着明晃晃的小轿车,朝街的墙上画上了大幅壁画,远望人们进出在画里,画儿映在门前小桥下的河水里 ,哪是壁画,哪是实景,有些儿分不清。门外的大街水泥硬化了,车流好似珍珠滚玉盘。又似银波浪花闪,整个小山村成了桃花源式的仙境花园。

我是沂蒙山的儿子, 一生迷恋美丽故乡,长期生活在山里人家,抒热爱家园之情,写歌颂家乡小诗。七八年来,以小诗写家乡的山山水水 ,田野家园,村庄院落,写了三千多首小诗,出版了三本诗集《冯惟敏传承诗选》《田园新歌》《山水田园新曲》,选入小诗2000余首,圆了老来为故乡做点贡献的愿望。

乡下人家编一首小诗(我为山里人家写小诗)(3)

冯恩昌,1937年生于山东临朐。曾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理事、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田园派著名诗人、作家,“农家小院派”代表,被誉为东方诗神。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曾获亚太地区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飞鹰奖”终身成就荣誉称号,被评为世界文化名人、国家一级艺术家称号,冯惟敏传说传承人,已出版文学专著23部,《糖葫芦》《故乡蝉歌》,选入全国全日制中学阅读课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