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62年7月3日,北宋名臣、一代廉洁清官包拯因病逝世,享年六十四岁,在他出殡那日,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二十一口棺材从各个城门中同时抬出,顿觉惊异,当明白包拯的用意后,盗墓贼们肃然起敬,从此为他立下一个规矩。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1)

包拯64岁病逝,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盗墓贼看见,从此立下一规矩

包拯在民间素有“包青天”之称,他为人正直,敢于弹劾权贵,在职期间造福百姓,在他逝世后,民间流传着诸多与包拯有关的故事。

因铁面无私、敢于为民请命,包拯在京师中素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俗语流传,人们将他与执掌生死的无情阎王相提并论,突出包拯铁面无私的高贵品质,可见其深得民心。

那么,包拯死后为何要安排二十一口棺材同时出殡呢?其用意为何?笔者今天与各位朋友来好好聊一聊,包拯这个北宋名臣。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2)

铁面包公,其实很有人情味

在诸多电视剧和民间流行故事中,包拯大多时候都是铁面严肃,刚正不阿的形象,给人的感觉就是嫉恶如仇,不容易亲近,办案时更是突出“法不容情”的原则。

但实际上,铁面包公其实是个充满人情味的人。

包拯生于宋真宗在位时期的公元999年,是古时的庐州合肥人,他年少时就已经形成了耿直中正的性格,甚是孝顺。

到宋仁宗天圣五年,包拯考取功名,被朝廷授任为大理评事,担任建昌县的知县。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3)

那时包拯的父母年事已高,包拯故此请求朝廷把他调任到合肥附近任职,后改授和州监税。

结果到了要去赴任的那天,父母又是万般不舍,包拯干脆辞官在家,安心陪伴父母。

数年后,父母过世,儿女需要守孝三年。

包拯在双亲的墓旁建造起草庐守孝,守孝期满他仍是不舍离去,后同乡之人前来劝慰后,包拯才收拾心情,于景佑四年赴京,被朝廷任命为天长知县。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4)

包拯 (北宋名臣)

包拯不仅对父母孝顺,对于那些他认可的、能为百姓谋福的人,他也极力推荐和担保,并不是一味地冷面无情。

他曾向朝廷极力推荐王绰,杨纮,王鼎三人,此三人原本分别担任转运判官,江南东路转运使,提点刑狱之职,但因为在职期间严惩贪官污吏,受到朝中守旧派的排挤、猜忌,三人最终被贬职。

包拯原本是由守旧派的人所举荐入朝,但他不想陷入党派之斗中,只想一心一意为国效力,因此大力举荐三人,最后三人又被朝廷重用。

在他任三司使期间,有司里官员拖欠朝廷金钱布匹,畏罪而逃,导致其妻女被牵连拘禁,包拯不伤及无辜者,将这些无关的人都释放了。

可见,包拯并不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人,虽然嫉恶如仇,刚正不阿,但在为民谋福、为国效力时也会适时变通,所谓外刚内柔,他反而是个充满人情味的人。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5)

从政清廉有为,爱护百姓

包拯素以廉洁享誉民间,他曾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嘉庆元年期间,包拯被调任为端州知府。

端州素以盛产砚台出名,这里出产的砚台典雅大方,充满文学韵味,俗称“端砚”,素来受到文人墨客以及为官者们所喜爱。

在包拯上任之前,过去任职的端州知府都会趁着向朝廷进贡的机会,向民间征收大量的砚台,其数量高达原要求的数十倍,这些官员将征收的大部分砚台贪污,用以赠送给顶头上司或是京都权贵,以此作为升官发财的资本。

但包拯到任后严格按照朝廷要求的贡品数量收取砚台,不准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多征收一点,直到他任职期满,离开端州的时候身上没有带一方端砚。

1973年,包拯的墓被考古队发现,他的墓中几乎没有什么奢侈品,在里面虽然发现了一方砚台,不过只是普通的砚台,并不是名贵的端砚,可见包拯至死都坚守原则,为官清廉。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6)

端砚

不仅是品质可贵,从政期间,包拯的政绩也颇为突出。

庆历三年,包拯被朝廷守旧派御史中丞王拱辰推荐,当上了监察御史,但他并不参与党派斗争,向朝廷提出建议的时候,亦是从社稷发展角度出发,从不考虑党派立场。

担任监察御史期间,他认为朝廷向契丹人交纳财物“和谈”的方式并不可取,建议朝廷操练兵马,培养将领,将边防驻军壮大起来才是上上之策。

虽然为文官,但包拯对军队之事颇为关心,因为宋朝之时边防时常受到契丹威胁,朝廷剿灭不力,包拯认为这与朝中冗兵问题有关,朝廷兵员不少,兵力不强的问题主要出现在质量上。

他建议朝廷停止招募士兵,将老弱兵员调出军队遣送归家,如此一来就能提高士兵质量,同时兵将应多多训练,只有兵勇将强,方能防御契丹威胁。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7)

同时,他还曾建议宋仁宗早立太子,以此安定民心。

当宋仁宗问他谁合适当太子时,包拯表示他担忧的是太子之位的空缺对社稷的影响,至于谁来担任太子,他无权干涉,仁宗对此甚是欣赏。

在地方任官时,包拯时常亲自体察民意,做了许多有利百姓、社会发展的措施。

在他担任京东转运使时,经常到各地体察贫困的冶铁户,争取帮这些人豁免所欠的官铁,极大地鼓动了当地的冶铁生产。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8)

嘉佑元年,包拯执掌开封府,发觉旧时的诉讼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端,不符合民情。

按照当时的诉讼制度,凡是有冤状告者,必须先经过守门的府吏查阅状纸后,再由府吏转交给官员过目,而是否审理此案、何时审理,仍然是由府吏给告状者通知。

这就给府吏开了方便之门,仗着作为状告者与官员的中间人,府吏往往趁机敲诈状告者,要想顺利告状就必须给钱,否则免谈,导致许多人有冤在身却因为没有钱财贿赂府吏而无法告状。

包拯上任后决心整顿这种不良风气,他果断提出改革诉讼制度,大开方便之门,让告状者可以直接在公堂面见官员陈诉案情,如此一来,断绝了府吏贪污的机会,大开廉洁之风!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9)

执掌开封府期间,作为水运重要通道的惠民河时常发生水患,水流高涨涌入民间,造成百姓困扰。

包拯经过调查得知惠民河水之所以泛滥成灾,乃是因为一些官家大族跨河修建水榭亭台导致河水流畅不通,因此水涨成患。

包拯得知后毅然下令拆除诸多跨河建筑,将运河疏通,此举不知得罪了多少权贵,但包拯一心为社稷和百姓着想,根本无惧。

有一些当地权贵拿着伪增步数的地券试图在包拯面前狡辩,扩张自己的田产范围,但包拯均会一一勘察、测量,这些人不仅没有得逞,还被老包上奏朝廷,得到了惩罚。

为官多年,包拯不仅政绩突出,而且清廉爱民,怪不得老百姓们都喜欢他。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10)

铁面无私,敢于弹劾权贵

除了廉洁爱民,包拯还有两个特点为人称道:铁面无私,弹劾权贵。

包拯在庐州任知州时,因为此地是他的家乡,他的亲朋故友们以为有包拯这个知州庇护就可以为所欲为,于是这些人就逐渐猖狂起来,甚至还做了不少仗势欺人、滋扰律法的混账事。

包拯听闻后意识到必须作出警示,方能永绝后患。

恰巧此时他的一个舅舅触犯律法,包拯铁面无私,召开公堂,在堂上六亲不认,依法将自己的舅舅打了一顿。

从此以后,包拯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的名头就传开了,亲戚们再也不敢倚仗权威胡作非为。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11)

而包拯最为让老百姓们称赞乐道的便是他的另一个品质:无惧权贵。

包拯不仅无惧权贵,甚至经常弹劾权贵。

这一点,在他尚未执掌开封府,只是监察御史时就很明显。

当时的宋朝在各地设立了很多按察使,用以监察各地官员的政绩、行为,然后上报给朝廷,朝廷则是将按察使的报告作为评定地方官员的重要依据。

包拯深知这种制度会导致地方官员人心惶惶,许多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得不向按察使贿赂,诸多按察使为了作出“业绩”,往往会抓住一些清廉官员的小错小过大做文章。

故此包拯上奏弹劾一部分按察使的所作所为,同时请求朝廷取消设立按察使。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12)

而在包拯弹劾的权贵事件中,最出名的,就是他弹劾王逵一事。

王逵此人向来与朝中宰相及一干权贵交好,他善于察言观色、溜须拍马,因此深得宋仁宗宠信。

仗着皇帝信任以及朝中关系过硬,王逵大肆利用职权搜刮钱财,他曾数次担任转运使,利用职务之便鱼肉百姓,随后引起百姓的强烈不满,导致民变发生。

但王逵根本不当回事,百姓反抗正好让他找到借口,派兵将闹事的百姓捉拿,扔入大狱中用酷刑折磨,被他杀害的百姓多不胜数,激起强烈的民愤。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13)

包拯得知后对此深恶痛绝,他上奏朝廷弹劾王逵,然而因为皇上宠信王逵,加上王逵的党羽为其开脱,圣上并未采纳包拯之言。

结果老包嫉恶如仇,一次不行他就接连弹劾了七次,到最后老包的脾气爆发了,怒斥宋仁宗不顾百姓议论,竟然固执庇护滥用私行的酷吏:“于一王逵则幸矣,如一路不幸何!”

言语之中透出刚正不阿、大义凛然之势,引发朝野震动,宋仁宗为此动容,终于将王逵罢免。

为替百姓请命,包拯竟敢指责皇帝,足见其敢于弹劾权贵的勇气。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14)

事实上,老包一生之中弹劾的权贵多了去了,除了王逵外,他还弹劾过宰相宋痒,当朝舒王的女婿郭承祐,甚至就连宋仁宗宠爱的张贵妃身边的人,他都敢弹劾。

皇佑二年,包拯被任命为天章阁待制,为解决冗官问题,他上奏建议朝廷正刑法、明禁令,抑制投机当官。

当时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一人身兼数职,包拯连张贵妃的面子都不给,上奏弹劾,最终让张尧佐辞去多余的官职,只任一职。

由于包拯“立朝刚毅”,执法严峻,经常弹劾权贵,导致那些权贵对其很是忌惮、甚至是害怕。

民间百姓对此津津乐道,出现“包弹”谚语,言世上若有官吏不遵法纪,自有“包弹”,即让包拯来弹劾不法官吏!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15)

生前廉洁爱民,死后更不愿惊扰百姓

包拯一生为官清廉,政绩不俗,做过许多造福百姓的事,以铁面无私、无惧权贵的品质让人敬佩,所以在嘉祐七年,他因病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民间为之震动,当时“京师吏民,莫不哀伤”,大街小巷上叹息之声不绝于耳。

宋仁宗得知后亦是伤感,下令缀朝一天,以此来表示心中的哀悼之情。

百姓们有感于包拯为社稷的贡献,在他出殡之时,许多人自发前来送葬,但却惊讶地发现包拯的棺材竟然有二十一口之多,从城门中同时抬出。

古代的王公贵族们因为害怕死后坟墓遭盗,因而经常用多口棺材来掩人耳目,迷惑盗墓贼。

但一向廉洁的包拯,其墓中应该不会有多少珍贵物品,为何竟然给自己准备了多达二十一口棺材,难道包拯打算给自己的墓中存放很多贵重的陪葬品吗?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16)

当然不是,包拯准备二十一口棺材的用意其实很简单,他生前廉洁爱民,同情百姓疾苦,死后更不愿意自己的丧事惊扰到百姓而已。

当包拯的二十一口棺材从多个城门中运出的时候,每一口棺材又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因此百姓更加不能肯定哪口棺材才是真的,因此就无法跟随。

而这也是包拯的用意,如果不这么做,老百姓势必会因为哀伤而跟随送丧,这与他的初衷不符,他一向不愿打扰百姓。

而那二十口棺材,据说最后都送给了有需要的百姓。

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在古代,棺材可是很贵的,电视剧中常出现有女子无力下葬父母而“卖身葬父(母)”的情节,并非是胡编乱造。

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出殡时21口棺材同时抬出)(17)

包拯生前敢于为民请命,弹劾权贵,死后亦不愿惊扰百姓,其人格之高贵令人为之落泪感动,在得知他准备二十一口棺材的真正用意后,盗墓贼由衷钦佩,因而立下一个规矩——决不允许任何同行去盗包拯的墓!

包拯的为政作风不仅是在古代,哪怕是到了现代都是社会所需要的,笔者也希望以后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包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