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耕时代与人们的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有的为新式用具所代替,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有的则毁损消逝,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上了年纪的人记忆犹新的犁耙绳索、木轱辘大车小车,杈、筢、扫帚、扬场锨、碌碡廓子、打牛鞭等物件,别说是城里的孩子,就连农村土生土长的娃娃们,恐怕也认不全啦!古老的农具与古老的耕作方法,古老的劳动习惯与古朴的乡风民俗相联系,那幅延续了几千年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淡的农耕生活,悄悄地改变并无声地渐渐消失了。
犁、耙、托
在我童年记忆里,每当庄稼收割之后,播种之前,在家乡大片河滩地上,村民们便一大早就吆喝着耕牛下地了,两三头黄牛拉着木拖车(音tuo,去声),木拖车上面放着犁和耙。到地头将牲口套在犁的前面,当雪亮的犁铧插进土里,翻起的泥土像波浪一样往一边倒。耕地的村民一手扶着犁把,一手操纵者控制牛行走方向的牛缰绳,时不时地把手中的鞭子在牛背后挥一下,半空里一声炸响,耕牛的脚步便明显地加快了,耕地人不时嘴里打着高亢的耕田号子。 诗人王良谷在《环山胜景》一诗中将木犁写的很有情趣,像一幅农村风情画。“三青高岭峙东西,岭上风光一望齐。千顷绿畴平似掌,蒙蒙春雨动春犁。”
耕田要有犁,拉犁是牛马骡驴。没有牲口的人家,人也得拉犁。木匠做犁叫投犁。投犁用的木头最好是老槐木。犁由一张重达二十几或数十斤熟铁打的犁钩和其它部件组成。犁钩像一张弓。前头稍细,装上一木托儿,是在地表滑动的。犁钩后端从犁把中间穿过,犁头上装上一只犁铲头,还要在铲头上安一片带斜坡面的大犁铁片,叫铧,也是生铁所铸。为了防止木犁底在沙石土中腐损,犁底还要钉上一块生铁铸的犁底铁。使用时间久了,犁铁会磨得很光亮。
用牲口拉犁,要把犁纤挂在一只二牛担上或三牛担上,由二至三头牲口拉,这就叫一犋牲口。二牛担或三牛担是木制的两头带铁圈的比较牢固的横担。二牛担是两头牛来拉的,三牛担是三头牛来拉的,但一犋牲口上要有一头领墒牛。当地梗结难耕时,一般要一头墒牛旁边要配上两头力气小的牛或驴。当墒牛不仅有力气,还能把墒沟拉直。为了防止牛吃庄稼苗,套种或间作作物时,拉犁的牛要戴上竹编或铁条编的牛笼嘴。耕地技术最难的有两点,一是墒要取直,要走直线,要走匀称,其中拐弯的时候最难控制牛;二是深度,深度可以通过选择犁的大小,犁弓与犁铧间的楔子来调节控制,扶犁的人要掌握好犁把上抬和下压力度,否则也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耕好了会有许多垅头,要及时趁潮耙平耙碎以便于播种。准备晒垅的闲地就不耙了。垅头经多日太阳晒,可增加土壤疏松度与肥力(当时你又叫晒垡)。
木耙是用两根比较粗的结实的硬木做主架构打成,如槐木、椿木等。几根横担木料稍细些。打成的木架是长方形,竖起了像梯子。两根主木架上要打眼以备安装耙齿。耙齿是铁打成的,每根约有15公分长,耙齿一头是方的,比较粗,便于固定在耙挄上;一头是扁的,比较锋利,方便耙地时破碎土块。
拉耙的牲口要用两头或三头。耙地时,一般人站在耙上,一手扬起肩头的鞭子,一手拉着牛缰绳控制方向(绳的另一头拴在耙挄上),打着响亮的号子耙地。有时耙上站着大人,牛拉不动,就叫小孩子蹲在耙上或用不同的重物压在耙上。我小时候曾不止一次地蹲在耙上帮助家里耙地。遇到地不平,或者碰到大的土块,牛稍稍用力不均,小孩蹲不稳容易滑落下来,必须时刻集中注意力。但在当时孩子们的心里却感到是很自豪的事,既新鲜刺激又富有挑战性。
犁与耙都比较重,上田下田扛着很费力气,于是聪明的木匠便用木头做了像雪橇样的工具名叫拖(tuo,去音)车。下地时把犁、耙、种子全放在上头,连人有时也坐在上头,套上牲口拉着在路上滑行。晴天走起来比较费力,若是雨后路上有泥有水,拖车滑行就很轻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