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相见恨晚的书(原来这句话出自这里)(1)

在浪漫的爱情电影中,观众们常常会因一句绝妙台词牵动心情,在精彩的演讲发言中,能被听众们记住的多数也是讲者最强而有力的一个观点,在阅读中亦是如此,翻飞的纸页、晕染的墨香固然是人与书之间接触的重要桥梁,但穿透人心的力量,往往来自寥寥数语。一段栩栩如生的描写,数行情感充沛的对话,几句鞭辟入里的点评,在合上书本后仍会回荡在脑海,如余音绕梁,铭刻在心。即便岁月倏忽而逝,记忆消散模糊,这些经典语句带来的感动与震撼依旧如故。

我们或许会记不清《安娜卡列尼娜》中每一个人物的姓名,但永远记得托翁那句深刻而无奈的“幸福的家庭每每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或许会忘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情节,但那慷慨激昂的“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的宣告永远振聋发聩。

一本书就如一段旅程,那些触动我们内心的句子,就如每一段旅程中令我们欣喜的高光时刻,永远在记忆中鲜活。今天这份书单,小北选出了如下9本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话,希望借此带领大家一窥全书的精妙,或许其中就有你的“心灵挚友”。

01 “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

《异乡人》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书(原来这句话出自这里)(2)

作者:[法]阿尔贝·加缪

译者:张一乔

诺奖作家加缪的代表作,该版本封面采用摄影大师布列松作品,豆瓣评分9.1,曾获得“豆瓣2015年度高分图书”第6名。

主人公默尔索不知道在与世界冲撞的窘境下,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鸟瞰自己,也鸟瞰他人,探索内在情感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他还没找到答案,如何给别人(何况是别人“想要的”)答案?在这种种荒谬的情境中,默尔索凸显了“独立的个人”的困窘。在他没找到答案之前(可能穷极一生都在摸索),他注定是:一个心灵上永远的异乡人,一个与既定社会格格不入的局外人。加缪形塑的“现代荒谬英雄”默尔索于是诞生,深深影响了后世无数孤独的灵魂,让我们得以正视自己混乱、无依的处境。

02

“重要的不是否定别人的游戏,而是清楚知道自己的游戏规则。”

《与社会学同游》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书(原来这句话出自这里)(3)

作者:[美]彼得·L.伯格

译者:何道宽

社会学是一场游戏:既有轻松的一面,可供消遣;又是思想挑战,要求游戏者有一定的素养。在《与社会学同游》书中,彼得·伯格以如椽之笔和酣畅的文字带领我们神游社会学的庄严殿堂。在这趟旅途中,我们将紧随作者去审视人与社会的关系,去体会社会学的多重视角,关照社会学的多重性质。

03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中国哲学简史》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书(原来这句话出自这里)(4)

作者:冯友兰

译者:涂又光

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以宏观开阔的视野对中国哲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融会贯通的讲解。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现实的人生关怀。

04

“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

《乡土中国》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书(原来这句话出自这里)(5)

作者:费孝通

《乡土中国》取自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而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05

“恋爱是不自私的,自私的人没有恋爱,有的只是兽性的冲动。”

《驼庵诗话》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书(原来这句话出自这里)(6)

作者:顾随 叶嘉莹(笔记)

本书采用中国古代诗话的体例,不以系统严密的理论分析见长,而代之以言简意赅的片段,对中国古典诗词做直接性的感发,寻觅作为基因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诗心,找回诗意栖居的灵魂。全书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每部分又分若干小节。总论中涉及内容与欣赏、作诗与为人等方面;分论从《诗经》《离骚》开始,着重解读唐诗、宋词等经典。一段段文字妙语连珠,感受独具一格,在中国古典诗词之美中,启发现代人寻觅理想的人生。

06

“一个人的无知是另一个人的优势。换句话说,你所不知道的,可能会被有权势的人用来反对你缺乏信息和不能批判思考,也会限制我们按照有道德负责任的方式行动的能力。”

《生活的暗面》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书(原来这句话出自这里)(7)

作者:[美]迈克尔・施瓦布

译者:徐文宁 梁爽

社会学入门课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进行社会学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学的想象力”,遗憾的是,这方面的实际情况却是很难让人满意。作者经过几十年的摸索,找到了自己的解决之道,那就是培养社会学正念。

作者在书中第一部分,借用许多人生故事和课堂对话,亲手示范如何用社会学正念去拆解社会世界,在书中第二部分则讲解了十种社会学技能,把社会学理论转化为日常实际行动,在为我们自己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有助于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07

“作为人,我们也许只是被反复无常的情绪和变幻莫测的精力所驱使的动物。但是,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在观众面前表演,我们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书(原来这句话出自这里)(8)

作者:[美]欧文·戈夫曼

译者:冯钢

本书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一本佳作,它对微观的社会互动做了详尽的论述,探讨了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特别是我们如何在他人面前表现自己。作者没有对社会互动做面面俱到的系统性分析,也没有试图总结互动类型、区分互动性质,他的兴趣在于研究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具体互动细节。

在对许多地区社会习俗的观察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他把社会比作舞台,把个体比作演员,用诸如印象管理、前台、后台、剧班、角色扮演等一系列戏剧表演的概念,来分析种种舞台表演行为。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每个人都向他人展示自己和自己的行动,试图引导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并采用某些技巧来维持自己的表演,就像演员向观众展示一个角色一样,这不失为一种表演的艺术。

08

“当一个人在情感上对一件事卷入过深,他眼中便渐渐只能看到那些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从而对那些他‘应当’看到的东西视而不见。”

《舆论》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书(原来这句话出自这里)(9)

作者:[美]沃尔特·李普曼

译者:常江 肖寒

《舆论》一书自1922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影响始终不衰,成为不同学科的重要参考书。就传播研究而言,它奠定了大众媒介研究的基础,为宣传分析、舆论调查、把关人、议程设置、接受效果等研究开了先河。

09

“他贫病交加,孤立无依,但他却是一个征服者:他征服了人类的平庸,征服了自己的命运,征服了自己的痛苦。”

《巨人三传》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书(原来这句话出自这里)(10)

作者:[法]罗曼·罗兰

译者:傅雷

《巨人三传》是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品,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这三本传记分别于1934、1935和1942年由傅雷译出,以《巨人三传》为总标题,发行超过数百万册。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书(原来这句话出自这里)(11)

谈谈今天的书单中你最感兴趣的那本

2位幸运读者将获得赠书

-End-

书单排名不分先后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书(原来这句话出自这里)(12)

“去年读过最受益的一部作品”,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特殊的魅力?

苏轼的九首禅诗,是大智慧更是人生之歌

《心经》背后的哲学智慧,有多少人没有真正理解

有哪些相见恨晚的书(原来这句话出自这里)(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