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4日,中国和俄罗斯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国界东段界桩揭幕仪式”,从此备受瞩目的黑瞎子岛一半土地约174平方公里回归中国,形成了独特的“一岛两国”景象,并保住了中国实际控制的有争议土地——珍宝岛等地,此举标志着中俄两国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线全部确定,双方边界争议尘埃落定。此后。10余年来我一直心心念念想去实地查看这块新近回归的国土和我们这一代人铭记的珍宝岛。

2021年8月26日,多年的愿望终于成行。我们一行五人乘机飞到哈尔滨,在当地租车自驾,经过大庆、齐齐哈尔、海拉尔,到中俄边境口岸满洲里。然后,沿额尔古纳河北上,直到漠河北极村。再沿黑龙江东行,到中国东极抚远黑瞎子岛。

随后,沿乌苏里江南下,途经珍宝岛,到乌苏里江的源头之一兴凯湖。最后,跨过牡丹江,返回哈尔滨。全程6300公里后,耗时22天。我们行程的大部分时间是去贴着中俄东段边界线,沿着雄鸡状中国地图的鸡冠到鸡喙转了一圈,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边疆万里行”。

虽然我们此行穿越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趟过了大兴安岭林区,走过了中国粮仓北大荒平原,见识了辽阔、富饶、美丽的东北。也游览了7个五A级景区——满洲里中俄边境旅游区、漠河北极村、伊春汤旺河奇石风景区、黑河五大连池风景区、鸡西虎头风景区、牡丹江镜泊湖风景区、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区,以及丹顶鹤的栖息地——扎龙湿地和誉为百年老街的哈尔滨中央大街,领略了风景如画、景色迷人的东北。还参观了6000多年前的满族人祖先——肃慎人渔猎文化遗址、唐·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宫城遗址、金上京都城遗址和历史博物馆,认识了历史悠久、壮丽辉煌的东北。还品尝了杀猪菜、小鸡炖蘑菇、地三鲜、豆角炖排骨、铁锅炖鱼、野生蓝莓和蔓越莓等美味,认识了物产丰富、鲜香味美的东北。还经历了交通便捷、物价低廉、山青水绿、空气清新的良好旅游环境,感受到了“旅游者天堂”的东北。还考察了当年日本侵略者在东北修建的号称“东方马奇诺”的虎头要塞和海拉尔要塞,看到了中国劳工惨死在要塞的材料,认清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犯下的滔天罪行。

然而,此次行程我更关注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强烈地感受到国家兴衰对边界的影响:国弱则边界不稳,国强则边界稳定。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1)

中国冷极

北极村与中俄《尼布楚条约》

汽车驶入号称金鸡之冠的北极村,我们四处张望着寻找中国北极的标志,“中华北极”“神州北极”“黑龙江”和中国界碑等石碑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在村庄里“中国最北邮局”“中国最北医院”“中国最北学校”“中国最北民宿”“中国最北土菜馆”等标志牌琳琅满目、随处可见。这是一个土地肥沃、满目春色、充满朝气的小村庄,与我十多年前第一次见到的北极村已大不相同,道路更宽、楼房更多和更高、人气更旺。站在中俄界河黑龙江边,眼看着江水墨绿深沉、蜿蜒流动、真像一条灵动的黑龙。眺望对岸的俄罗斯村庄和茂密的森林,心潮起伏,不由得想起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2)

“中华北陲”石碑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3)

最北邮局

俄罗斯原是一个东欧的内陆小国,名为“莫斯科公国”。虽然14世纪开始崛起,但直到16世纪仍是欧洲一个不大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与中国相隔万里。17世纪时,沙皇俄国国力增强,向周边急剧扩张,吞并了诸多国家,成了中国的近邻。明朝末年,俄罗斯乘中国衰落,武力侵入西伯利亚。1632年(明崇祯五年),沙俄扩张至西伯利亚东部勒拿河流域后,修建了雅库茨克城,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主要基地。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沙俄武装侵入中国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四处蚕食。1651年(清顺治八年),沙俄在贝加尔湖旁修筑了伊尔库茨克城,随后又侵占了尼布楚(今俄罗斯涅尔琴斯克)和雅克萨(今俄罗斯阿尔巴金诺)等地,并构建寨堡,修筑工事,进一步对黑龙江中下游地区进行骚扰和掠夺。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4)

金鸡之冠

面对虎视眈眈、步步紧逼的沙俄强盗,时值“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积极巩固边防,竭力反击沙俄的入侵。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开始修筑从黑龙江城到北极村的驿站,在1000公里的边境线共修建33个驿站,平均每30公里建一个驿站。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5)

驿站

1685—1686年清军两次围歼入侵雅克萨的俄军。雅克萨之战后,战败的俄国终于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两国边界争端。1689年9月(康熙二十八年),两国全权代表在俄占尼布楚签订了中俄历史上第一个边境条约——《尼布楚条约》(俄方称《涅尔琴斯克条约》),这也是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该条约从法律上明确了以外兴安岭至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东段边界,外兴安岭以南、东至大海,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土地为中国所有。虽然这是中俄之间比较平等的一个条约,并初步遏制了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入侵。但是,中国并没有占到便宜,反而失去了贝加尔湖以东和外兴安岭以北的领土和以尼布楚为中心的蒙古东北部地区。1727年(清雍正五年),中俄签订了相对平等的《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基本确定了中俄中段和西段的边界。从此,中俄边界相对稳定了100多年。然而,从汉、唐、元时期就一直属于中国管辖的贝加尔湖地区,却因这三个条约而被俄罗斯侵占。2019年,我在伊尔库茨克和贝加尔湖地区旅游时,曾看见众多的原住民——蒙古族布里亚特人就是明证。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6)

古驿道博物馆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7)

北极村

北极村成了中国边境硕果仅存的村庄,东北边的雅克萨和西北边的尼布楚尽陷俄罗斯境内。这真是中国人悲喜交加的地方。

瑷珲城与中俄《瑷珲条约》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8)

瑷珲将军

汽车驶出北极村,沿着清政府修建的驿站南下,沿途见到雅克萨之战的清军前线指挥萨布素将军塑像和驿站遗址,深感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 。途中在十八驿站歇息,第二天早上进入第一驿站瑷珲城(也称黑龙江城)。这是一个濒临黑龙江、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小城。瑷珲古城1900年被沙俄军队烧毁,当地人称之为“庚子俄难”。在古城遗址上,新建了《瑷珲历史陈列馆》,瑷珲城因屈辱的《瑷珲条约》而闻名于世,《瑷珲历史陈列馆》也因《瑷珲条约》备受世人关注。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仔细观看了此馆。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9)

萨布素将军

《瑷珲历史陈列馆》是全国唯一一座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边境关系演变历史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该馆陈列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黑龙江是中国北方民族的母亲河”。第二部分“十七世纪黑龙江流域与中俄《尼布楚条约》”。第三部分“十七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中叶的黑龙江流域”。第四部分“十九世纪下半叶的黑龙江和中俄《瑷珲条约》”。第五部分“庚子俄难与重建瑷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瑷珲条约》和“海兰泡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和烧毁黑河、瑷珲等城的介绍。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10)

瑷珲历史博物馆

该馆以大量的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为据,翔实地介绍了黑龙江流域孕育了中国北方民族,是北方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内河。1840年鸦片战争,积贫积弱的中国面对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的入侵,不仅被迫打开了国门,而且逐渐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尤其是19世纪下半叶,清朝内外交困,面对强敌沙俄对黑龙江里流域的又一次入侵,懦弱的清政府再也无力自卫和反抗,俄罗斯乘英法等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5月,武力胁迫清政府在瑷珲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1860年又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俄国,包括不冻港——海参崴和库页岛,以及兴凯湖的一大半,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由中国的内河成为中俄界河。对此,1858年9月马克思在《中国和英国的条约》一文中指出:“通过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帮助俄国获得了鞑靼海峡和贝加尔湖之间价值无童的地域,——这是俄国无限垂涎的一块地方,从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到尼古拉,一直企图把它弄到手。”俄国200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但沙俄并没有从此罢手。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1864年,沙俄以“调停有功”逼迫清政府签订《勘分西北界约》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国44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了帝国主义国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获益者。1900年7月,贪得无厌的沙俄,刚在黑龙江北岸站住脚跟,又乘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天津,镇压义和团之机,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名,单独出兵我国东北三省,攻占了黑龙江南岸的瑷珲、黑河和齐齐哈尔等地,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海兰泡大屠杀”“江东六十四屯惨案”,还将古城瑷珲夷为废墟。对此令人发指的恶行,1900年12月,列宁在《火星报》创刊号《中国的战争》一文中指出:“欧洲各国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国政府)已经开始瓜分中国了……他们杀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江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沙皇政府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罪政策。”1902年,中俄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沙俄军队开始部分撤军。1904—1905年,沙俄与日本为争夺中国东北,在东北发动了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撤回了部分军队。1907年,经过中方多次艰难交涉,俄国军队才撤出瑷珲等地。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俄国侵华历史暂告一个段落。

走出展馆,看着波涛滚滚的黑龙江,遥看对岸海兰泡(今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和江东六十四屯故地,心中不由感慨,俄国经过300多年的疯狂扩张,到20世纪初,已成为横跨欧亚两大洲,总面积2288万平方公里的大国,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是当时世界上面积第二大国,仅次于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

直到现在,俄罗斯仍占有土地1709.82万平方公里,是当今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大物博的俄罗斯,又有多少土地是侵占中国而来。据统计,仅凭不平等条约,1858—1911年,沙俄入侵使中国丧失33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俄罗斯策划的外蒙古与中国的分离,这还未算俄罗斯巧取豪夺、不断蚕食的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湖地区。1279年,元朝郭守敬奉旨进行大规模“四海观测”,在全国各地设置27个观测点,其中最北边的观测点——北海测影所就设在西伯利亚北极圈内,以及另外一个铁勒测影所可惜都尽陷于俄罗斯境内。

在瑷珲,我发现了地名用字的不同。根据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将生僻字地名瑷珲改为爱辉。2015年,黑龙江省批准将爱辉镇用字恢复为瑷珲。其现在的正式名称为“黑河市爱辉区瑷珲镇”。看来,为了保留历史的记忆,瑷珲地名只能就繁去简。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11)

爱辉人民公社

观看展览后,我以为,沙俄侵略中国的历史不能忘记,但毋忘国耻,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今天,开创未来。软弱被人欺,落后要挨打,国弱被瓜分。今天我们雄厚的国力、巩固的国防、强大的军队、凝聚的民心,是捍卫国家主权尊严、领土完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黑瞎子岛与珍宝岛

沿黑龙江东行至乌苏里江汇合处就是黑瞎子岛,因岛上有野生黑熊,东北人称黑熊为黑瞎子,故名黑瞎子岛(俄罗斯称“大乌苏里岛”)。

全岛总面积335平方公里,2008年中俄经过多次谈判,将黑瞎子岛一半靠中国一侧约174平方公里陆地及所属水域正式划归中国。这是中国最新回归的领土,也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被誉为“中国东极”。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12)

黑瞎子岛

黑瞎子岛从来就是中国领土。根据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俄国虽然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土地,但位于黑龙江以南、乌苏里江以西的黑瞎子岛仍为中国领土。1929年8月,中东路事件爆发,苏联趁机侵占了黑瞎子岛。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13)

珍宝岛通电纪念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就边界问题展开多次谈判。1969年珍宝岛事件爆发后,中苏谈判破裂,苏联开始往黑瞎子岛移民。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1987年中苏重新开始国界谈判。2004年10月,中俄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明确将俄罗斯占领的黑瞎子岛一半土地归还中国,形成了“一岛两国”的格局。2020年11月,中俄双方达成联合保护开发合作的共识,将共同努力将黑瞎子岛建成中俄友好合作和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从此,翻开了黑瞎子岛新的一页。

2011年7月,黑瞎子岛对游客开放。现有旅游项目五项:一是乌苏大桥。这是黑瞎子岛与内陆连通的唯一通道,被誉为“中国东方第一桥”。二是湿地公园,其中木栈道全长2256米。三是俄罗斯旧兵营。始建于1976年,为俄罗斯驻黑瞎子岛北代岛哨所旧址。四是中俄界桩揭幕仪式纪念处,也是中国259号界碑。四是东极宝塔。这是一座汉唐风格、九层八角形、高达81米的楼阁,也是中国东极地标性建筑物。五是野熊园。这是中国最大的黑熊散养区,占地面积130公顷,内有黑熊120余只,还有狍子、野猪、狐狸、野兔和各种飞鸟等野生动物。

由于水患的缘故,我们乘坐旅游观光车通过乌苏大桥,进入黑瞎子岛,仅游览了东极宝塔和野熊园。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14)

黑熊

登上雄伟的东极宝塔,围绕塔体巡看四周,只见水天一色,水草丰盛,一片美丽的湿地秋景,令人心旷神怡。在蓝天白云映照下两国不同的建筑物显得格外显眼,尤其是看到中国边防哨所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更是令人骄傲和激动。近代以来,中国屈辱的历史在此得以改写,源于国力强盛,通过边界谈判,中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赢得了应有的权利。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15)

东极塔

从黑瞎子岛出来折头南下,沿乌苏里江东行300公里,进入珍宝岛地区。珍宝岛位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国一侧,距我岸仅100米,距俄岸300米,面积为0.74平方公里。因岛的形状酷似古代的金元宝,故名珍宝岛。

1969年3月2日,苏联军队强行登岛,并开枪打死打伤我边防战士多人,我边防军奋勇还击,驱逐了入侵的敌人。此后,双方投入大批军队参战,由此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珍宝岛事件”。在珍宝岛对苏自卫反击战中,我军不仅消灭了入侵之敌,还缴获了苏军当时最先进的坦克——T62坦克,并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取得了边境作战的胜利。当年边防战士“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英雄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为祖国努力拼搏!

硝烟散尽,英雄不朽。如今的珍宝岛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红色旅游胜地,只可惜我们到时,正赶上关闭施工,不能上岛。站在岸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边防哨所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国徽下的“珍宝岛”三个金光大字。岸边的“中国·虎林 珍宝岛”石碑成了游人们竞相合影留念之地。

中俄黑龙江岛屿划分详细图(从黑龙江看中俄边界的历史变迁)(16)

珍宝岛

顺着乌苏里江边走了一段,看了珍宝岛的地形地貌之后,我才恍然大悟:1969年的珍宝岛之战,我方对此蕞尔小岛,为什么要投入那么多的兵力,开动那么多的宣传工具,动员那么多的群众,下那么大的工夫,搞那么大的动作,摆出一副志在必得、志在必赢的架势。一是按照通行的国际划界规则——以河流主航道为界,珍宝岛在我方一侧,远离主航道。故理在我方。二是珍宝岛离我岸较近,有利于我方部队的调动和展开,我方占地利之势。三是近代以来、中俄边界的屈辱历史,迫使中国人奋力反击入侵者,誓死捍卫祖国的领土,寸土必争。这是我方高昂的士气所在。天时地利人和我方全有,必然我方获胜!

20多天的“东北边疆万里行”结束了,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近代中国边疆的屈辱史就是贫穷落后旧中国的缩影。我们这一代人既是繁荣昌盛新中国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也是享受者,我们定要继续努力奋斗,早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目标。正如辛亥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所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杨云宝 供稿、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