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三年级小朋友们最近正在学习《周长》这一单元。下面小编就把这一单元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相关知识做一详细整理,如果有需要,请收藏学习。#2020生机大会#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下面来看看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试题(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周长重点知识梳理)(1)

一、周长的意义

图形的周长实际上就指的是围成图形一周的长度。四边形的周长就是四条边的和,三角形的周长就是围成这个三角形三条边的和。算一个图形的周长,首先看这个图形是由几条边组成的,然后把这几条边全部都加起来,算出的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试题(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周长重点知识梳理)(2)

二、长方形的周长

1、意义

长方形是由四条边组成的一个平面图形。它的对面都相等。我们习惯上把较长的两条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两条边叫做长方形的宽。所以一个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组成的。

求长方形的周长,就是求两条长,两条宽的总和。两条长的和我们就表示为长×2,两条宽的和我们就表示为宽×2。然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2 宽×2

我们可以简便写法,就是先算出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用它们的和去乘以2,也就得到了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用字母C表示长方形的周长,a表示长方形的长,b表示长方形的宽。C=(a+b)×2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试题(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周长重点知识梳理)(3)

2、已知周长和宽,如何求长。

我们知道,周长指的就是两条长和两条宽的和。我们就用周长先除以2,得出的商就是一条长和一条宽。然后再把其中的宽减去,就剩下的是长方形的长。所以用公式表示就是: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a=C÷2-b)

3、已知周长和长,如何求宽。

和上面一个道理,先用周长÷2得到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再减去其中的长,所得的差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b=C÷2-a)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试题(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周长重点知识梳理)(4)

4、特殊题型解答

比如,上面一道题,说王叔叔靠墙用篱笆围成了一个长方形菜园,求篱笆的长(长10米,宽6米)。

这道题的关键点就是“靠墙”,是把长靠墙,不是宽。所以这道题就是求一条长和两条宽的和。

10 6×2=10 12=22米。

还有下面一道,长方形的长是8分米,长是宽的2倍,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这儿长是宽的2倍,意思就是宽×2=长。所以,求宽的话,用除法计算,8÷2=4分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

(8 4)×2=12×2=24分米。

三、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四条边都相等。求周长就是求这四条边的和。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我们叫乘法。所以,直接用边长×4计算。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用字母C表示正方形的周长,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C=a×4。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试题(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周长重点知识梳理)(5)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如何求边长?

因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用字母表示为a=C÷4。

总之,三年级是小学的一个转折点,学习任务加重,难度增加,对于图形周长这一块是第一次接触,一定要掌握其公式和计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