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镜明

题丨黄有光教授“一妻多夫”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网友:敢不敢以身作则

人口问题,要靠“一妻多夫”制来解决!奇葩提议,谁赞成,谁反对

欢迎大家留评交流,对黄有光看法!

复旦黄有光一妻多夫论(黄有光教授一妻多夫)(1)

之前和大家聊了聊白岩松对于放开三胎的看法,通过分析里面的因果关系不难得知,即便是放开到一百胎,对于人口基数如此之大的国家来说,也不会有什么显著的改善效果,就跟楼房不限购的道理差不多。

那么除却放开三胎这类方法之外,还有什么“专家教授”的伟大提议吗?答案肯定是有,比如说这篇文章的主人公著名经济学家黄有光教授,就曾针对人口问题,追溯到男女比例失调,导致光棍过多,从而针对性的提出“一妻多夫”的观点:

中国男女比例严重的失调,每100个女的,就会约有117个男的……大约会有数以及千万的适婚男子找不到妻子……可能应该考虑允许一妻多夫的婚姻。

复旦黄有光一妻多夫论(黄有光教授一妻多夫)(2)

就观点而言,先不论对错,是否有道理,每个人都有针对某个问题,发表自身看法的权利,这个是无可否认的。然而,就言论的提出,最起码作为提出者也应该是最初的拥护者,不然自己都不认同的观点,怎么可能堂而皇之的成为推而广之的先锋军?

也就是说,黄有光教授作为“一妻多夫”观点的提出者,本身也是要认同这个观点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见黄有光教授拿自己的家庭和妻子来作为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为接下来有可能的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呢?

复旦黄有光一妻多夫论(黄有光教授一妻多夫)(3)

这个也不是多么过分的要求,很正常的提议而已!如若黄有光敢用自己的家庭,用自己的妻子来践行自身的理念,那么这个提议才具有更进一步讨论的价值。不然连提出者都不认同,这个提议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况且在爱情和婚姻之间,决不能单纯的用男女数量来进行阐述,又不是国家统一分配妻子老公,这里面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比如说有的人和多位异性存在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有的人就是单纯的独身主义者,有的人喜欢不喜欢异性……不是说单纯的用男女性别比例来解释单身问题没有价值,只是说这个价值一旦要是在比例的相对合理范畴以内,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等同于数字。

那么黄有光教授提到的,每100位女性就大概会有117位男性的比例,是在合理范畴以内的吗?其实这个很难通过客观的标准进行界定是否合理,不过笔者在这里可以说的是,通过对比一些其他老龄化严重国家的男女性别比例,咱们国家的并不算多么悬殊,多么夸张。

复旦黄有光一妻多夫论(黄有光教授一妻多夫)(4)

其实这个也不难理解,又不是在怀孕的时候,强行管制婴儿的性别,不然怎么可能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男女性别比例完全一致?即便是如此耗时耗力的宏观调控,最多也就是只能控制,孩子出生时的性别比例,可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又会遭遇到多少意外和波折?故而,存在一定的比例差,是很正常的现象,大家也不要见风就是雨。

可为什么男女性别差在咱们国家表现得这样明显呢?根据笔者分析,主要还是基于以下三点主要原因:其一是人口基数太大,十几亿的人口,即便是堆也能堆出一个天文数字;其二是经济发展情况,现在的女孩子基本上都跑到大城市发展了,即便赚不到什么钱也不无所谓,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可男孩子还有很多是滞留在农村,滞留在故乡,这也就导致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女孩子比较多,相对落后一点的地方,男孩子比较多,想找对象也找不到。

复旦黄有光一妻多夫论(黄有光教授一妻多夫)(5)

还有一点是年轻人的择偶观在变。放在老一辈身上,就是到了年龄就结婚,传宗接代,踏踏实实地过日子。可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坚信婚姻的前提是爱情,一定要为爱疯狂一把,才能够步入婚姻的殿堂。可在茫茫人海中,碰到对的人的几率也并不高,这也就导致很多人结婚的年龄越来越晚。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钓凯子或是特殊职业者的存在!换而言之,根据笔者的亲身观察,在北京工作的时候,身边很多的朋友异性要多于同性,而且往往都是单身;可在回到故乡这座三线小城以后,身边朋友的性别比例也就差不多了,而且到了年龄也都差不多结婚了;但村里就不一样了,很多三十多岁的光棍,不是说不想找老婆,而且压根看不到女人。总结来看,这个性别差并不是单身过多的根本原因。

复旦黄有光一妻多夫论(黄有光教授一妻多夫)(6)

说得直白一些,黄有光教授观点的出发点都是错误的,企图利用数据说话,这要是放在一些数学问题上,还是没问题的,可置换不到现实生活中,就是无稽之谈。如若真想要拿数据说话,前提就是国家分配对象,不然说什么都是扯淡,忽悠傻子的话。

况且相较于单身的群体来说,还是结婚的人多。故而,人口问题的核心并非是要研究那些单身的人为什么不结婚,而是要呼吁那些结婚的人生孩子。虽然放开三胎的提议被嘲讽和普通人没关系,不过最起码路子是对的,都是在促进生育,不像黄有光教授本末倒置,跑一缸子茶叶沫子来凤凰三点头,贻笑大方。

复旦黄有光一妻多夫论(黄有光教授一妻多夫)(7)


作者自荐

1)李敖、王朔都看不起金庸,就连德国人都说:金庸在写作上是种倒退

2)古龙:金庸小说是模仿!专家:自我抄袭,写作上的倒退!有道理吗

3)小龙女曾被金庸两次改名,一个太俗,一个太扯,遭读者强烈抵制

4)金庸笔下最执着厌恶的人设,只因来自生活的启示,使得下笔如有神

5)同样是被点穴,小龙女被轻薄,黄蓉却没事,金庸为啥这样写?

本文系【曹镜明】原创,图片来源网络!#社会百态##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