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志强简介(蔺志强拓荒者新船票与讲故事的人)(1)

蔺志强简介(蔺志强拓荒者新船票与讲故事的人)(2)

蔺志强在演出现场

人到中年开始创业,选择了“虚实融合、长短融合”的赛道,他太了解行业的痛处,浸淫文娱内容和商业化领域二十年,他见证了中国文娱产业的萌芽与变迁。对他而言,创业并非冒险,而是顺势而为,是一种强烈的试图改变的愿望。

蔺志强简介(蔺志强拓荒者新船票与讲故事的人)(3)

文 / 李海洋

蔺志强喜欢踢球,擅长左前卫,这通常是全队最灵活的角色,也是最累的角色之一,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用来比喻他的职业生涯,这个兼具进攻和防守的角色似乎恰到好处。蔺志强现在的身份是触飞瑞拓公司创始人,他刚从阿里辞职创业,正在全力筹备一场虚拟跨年演唱会,这也将是用户首次以虚拟身份进入的跨年主题演唱会。

蔺志强曾在阿里担任优酷副总裁,负责优酷的综艺、商业化和内容产业化拓展业务。他也曾是《这!就是街舞》总监制、《追光吧!哥哥》总制片人、连续三年的天猫双11晚会总制片人。

更早时,他在SMG工作,经过了媒体管理、大型晚会、综艺节目等多个岗位的历练,筹备创建了SMG互联网节目中心,当年,这是传统媒体中第一个以互联网制作内容为定位的机构。在电视台的辉煌年代,这是一条没有任何参照的路,每一步都需摸索。

他有着内容人的洞察力,亦兼具敏锐的商业嗅觉。内容基因、商业化和创新能力,少见地在一个人的身上同时具备。

蔺志强在文娱领域摸爬滚打的二十年,亦是中国文娱业从萌芽到蓬勃发展再到瓶颈期的二十年。如今,资本涌入、流量为王的野蛮生长时代过去了。潮水退却,行业的痛处暴露出来。

内容产生爆款的概率越来越小,品牌客户的买单意愿降低,对长视频的投放越来越谨慎,短视频品质良莠不齐……品牌自身也面临内容营销困局。另一方面,放眼整个行业,新技术兴起,元宇宙大热,虚拟技术日新月异却没有好的内容作为载体,用户时间碎片化,短视频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却缺乏精品内容。

“文娱是一个要么靠近梦想、要么逼近现实的行业,让用户能够逃离现实或回归真实。这两年,整个行业有些灰头土脸,这肯定有问题,也必须改变,否则真的就从特困行业变成濒死行业。”蔺志强脱口而出的焦虑也是他创业看到的机会点。

“必须要有新的解决方案,旧船票登不上新的客船了。”蔺志强希望通过新技术、新的内容生产体系和商业营销模式提供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

2022年11月,蔺志强正式创办触飞瑞拓,定位虚实融合、长短融合,即以虚拟技术和现实内容融合、长视频和短剧短综融合的方式,做内容、营销和发行的整合服务商,既不是传统制作公司,也不是传统广告营销公司,更像一个“一站式的问题解决者”的角色。

蔺志强简介(蔺志强拓荒者新船票与讲故事的人)(4)

过去,行业在不断细分,但如今,市场对整合服务的需求显现出来,这就要求内容不再闭门造车、营销不再局限于传统,IP开发能够与新技术结合,对视频平台、品牌客户和内容负责,从平台到内容生产者,甚至产业链每个环节都有提升,才有机会进入一个良性的内容生态和商业模式。

这是一个崭新的方式,作为拓荒者的蔺志强,正拿着新世界的船票向未来驶去。

蔺志强简介(蔺志强拓荒者新船票与讲故事的人)(5)

从技术到内容,虚实融合的必经之路

蔺志强有一个坚持多年的习惯,看历史书。睡前看,起床看,凡有空时便会拿出几本书来读。

他读历史并非走马观花,甚至有些考究。比如研究满八旗是如何演变的?他会找来三本书比对不同的细节和说法,“有些书的说法明显是错的,稀里糊涂不下功夫就敢写,八旗的组织设计中间伴随着权力斗争和不同时期的组织需要。很多书把这事儿当野史了。”

在他看来,历史某种程度上便是规律。背后是对人心的洞察,“最大的好处是你不会简单化地去判断。对一件事情的复杂性会有充分的了解。”

规律也同样体现在内容形态的演变上,“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报纸、广播、电视、长视频、短视频这一个脉络下来,都是跟人的情感打交道。要解决共鸣共情的问题,这是所有的内容形态,几千年来不变的逻辑。”蔺志强说。

讲故事的载体在发生变化,但内核是不变的,就像综艺本质上也是在讲述人间的悲欢离合。技术亦是内容的载体。

近两年间,元宇宙大热,虚拟技术在不断发展。蔺志强走访技术公司发现,一个行业的革命性发展,技术先行是必然,但内容还未跟上,元宇宙停留在概念层面,缺乏商业场景和内容场景。他希望立足当下,从现实世界和元宇宙的中间地带着手,形成良性的内容供给体系和商业模式,元宇宙才更容易落地,“从技术到技术是没有前途的。”他提到。

蔺志强简介(蔺志强拓荒者新船票与讲故事的人)(6)

与此同时,品牌客户正面临营销困局,市场营销预算缩紧,缺乏新鲜的好内容投放,需要新的呈现形式和新的内容场景,传统的解决办法已经不适应当下。

虚实融合的方式恰好可以给内容带来更丰富的呈现和玩法。他要做的是利用虚拟技术解放内容生产,让内容生产更有想象空间,实现一些以前能想到、但受制于技术做不到的事情,给客户提供的不再只是综艺节目,而是包括了综艺节目、虚拟形象、元宇宙互动空间的整体解决方案。

蔺志强举例,比如可以做一档真人与虚拟人谈恋爱的综艺,不只是爱情,还可以有友情、亲情,呈现多元关系。品牌可以植入到任意虚拟场景和情节,摆脱现实空间的限制。

虚拟场景也相对更容易落地,蔺志强此前曾看过一个客户定制、很酷炫的虚拟城市场景,他感叹,虚拟技术已经超过传统后期特效水平,一旦赋予故事,打动人心,便能让内容更饱满,更接近梦想。

品牌植入方式也不再是过去主流的挂灯箱、挂Logo,在虚拟场景中,可实现定制化植入。“比如在虚拟城市里,一家门店就是你的旗舰店,进去之后就是你的产品,互动道具和营销卖点无缝匹配。”蔺志强举例,假设一个快消品,直接出现在都市生活的场景且和内容相关联,贴切感会大大提升,而传统内容很难做到。但他也认为虚拟技术不是万能解药,需要和创意、故事更好地结合,不是简单地贴标签或拿来主义。虚拟技术要跟内容生产、客户、营销打通、融合才能真正落地,产生价值。

对于虚拟人,蔺志强也更谨慎,他认为互联网上之所以有大量虚拟人搁置,原因也在于,赋予形象是简单的,但赋予它故事、人格更难,“标签不重要,会唱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是这个人,这首歌要传递给用户什么信息量?你必须让虚拟人跟用户之间产生共情共鸣,激发泛人群的情感投射。”

他常在思考的问题是:现实世界已经很丰富了,人类为什么需要元宇宙?消费心理是什么?这就需要在掌握历史规律之外,去了解这个时代最新锐的人群的想法。“你千万不能自我封闭,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蔺志强说。

他会强迫自己去了解不熟悉的群体。跳出信息茧房,他把目前所有的虚拟技术几乎挨个试了个遍。见到00后会问他们“喜不喜欢云蹦迪?”在公司群里,他也常找00后聊天,“我就希望他们讲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些能够挑战到我的东西。”他说。蔺志强习惯于研究用户和客户的需求,不断修正自己的判断。他发现,疫情当下,大众没有那么慕强,而是需要可爱、陪伴和治愈,例如玲娜贝儿的爆红。此外,大众也需要与荷尔蒙强相关的内容,以及无限接近梦想、造梦的内容。

蔺志强简介(蔺志强拓荒者新船票与讲故事的人)(7)

内容之“核”:重塑供应链

“一档传统的综艺已经满足不了客户的营销需求了。”蔺志强观察,品牌非常希望通过一种生活方式来带动年轻人消费,但仅靠传统的综艺赞助身份和硬广投放越来越难。

另一个现实是,品牌的市场营销预算在缩减,投放越来越谨慎。在有限的市场营销预算中,对长视频投放越来越谨慎,而短视频有和品牌调性的契合度问题。直播带货只能解决销量,品牌要求的是品效销一体。

“更少的肉有更多的狼,你靠什么去抢?老故事,老的营销模式,已经很难激起他们的兴奋度和投放意愿。”蔺志强说。

虚实融合解决的是内容的丰富性和玩法,长短融合在更深层次上则意味着内容供应链的重塑。蔺志强所做的,是供应链和商业模式的升级优化。

很多人拿做长剧长综的经验来做短剧,依赖大IP、大明星,缺乏“短”所带来的节奏感、剧情和故事,质量良莠不齐。做短剧的生产者,很多是从长剧、短视频转型而来,还未能实现规模化和精品化。

客户和用户的诉求在改变,但生产模式并未发生本质改变。这些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是整个行业对内容供应链重塑的诉求。生产流程上,需要内容人不再依赖大IP,而是聚焦节奏、剧情和故事,拥有再造偶像的能力。

“未来一定会在短剧短综里诞生大明星、大导演、大制片人。”蔺志强认为,用户的娱乐消费需求更加碎片化,要求短平快,未来三年以后,15分钟左右的短剧短综会成为市场最主流的内容形态。

蔺志强简介(蔺志强拓荒者新船票与讲故事的人)(8)

每个行业的升级,都离不开供应链的重塑。如同行业从电视台模式到电视台和视频平台共生模式的转变,短剧短综也需要有相配套的工业生产体系,如编剧、演员、导演等,这是一个洗牌和重塑的过程。

就像“再造一个李宇春”,过去在长视频制作体系下复制了电视时代的辉煌。如今,下一个大IP也将有可能在短剧短综当中诞生。

内容供应链重塑的背后,蔺志强所做的,还包括商业模式的升级。过去只有平台的分成收入,即根据用户观看时长、会员收入,有一套计算公式,平台把分成给到制作公司。但只是靠平台的分账收入,就会变成“看天吃饭”,亏本的风险也让很多制作公司不愿意投入。

“商业收入的来源要多元化,既有保底的收入,又有分成的收入,还有广告客户的收入,多元化才能够让链条上的各个角色都挣到钱。”蔺志强指出,成本的降低,亦与短剧短综独立的工业化制作体系相辅相成。

独立的工业化制作体系也需要一个多元化的团队。在触飞瑞拓团队中,有人来自阿里、爱奇艺、抖音,也有人来自传统电视台,甚至还有人直接来自品牌客户。不同的领域,将会带来不同的视角和资源,带来碰撞和化学反应。

蔺志强并不一味追求长或短、虚或实,形式在变,“人和故事”的本质一直未变。他希望,短剧短综和长综结合,长内容对客户和平台是一个瞬时爆发的高点,结合短剧短综形成内容矩阵。“但短剧短综再也不是长内容的衍生节目,它独立成篇,有独立的编剧、策划和制作。互相打一个组合拳,长有长的价值,短有短的价值。”

长、短视频也将是一个长期共存的状态,但长视频的数量将会逐渐缩小,成为一个“奢侈品”一样的存在。

蔺志强简介(蔺志强拓荒者新船票与讲故事的人)(9)

回归常识,不留遗憾

生活中的蔺志强是个“段子王”,脱口而出的幽默常会给身边人带来快乐。但在工作中,“和我在一起工作,压力还是比较大。”他笑道。

他善于宏观思考、调动资源,并敢于在关键时刻作决定。他形容,在阿里的四年,相当于又上了一次大学,形成了他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论。“感谢在阿里的时光和阿里的培养,是成长的锻炼,也是信任。让我有底气创业。”

到现在他还有一个习惯,让团队都开始用钉钉,“用钉钉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只处理跟工作有关的事情,不被其他信息影响。”

蔺志强并不是一个爱冒险的人,但在他的身上你会看到一种少见的平衡感,十分理性,做事谨慎,创业方向经过了仔细盘算和推导。另一面,他敢于挑战未知,创业本可以做过去最擅长的事,走老路对他来说赚钱并不难,但他选择了做一个拓荒者。比如将在2022年12月31日晚推出的虚拟跨年演唱会,其规模和技术的复杂性都会给行业带来一次突破,而这个团队才刚刚组建不过两个月。

蔺志强简介(蔺志强拓荒者新船票与讲故事的人)(10)

虚拟跨年晚会海报

“选择创业是一个比较艰难的决定,但我认为这是最理性的选择。与其说是个人的创业,不如说是一种责任感。从小到大,我一直承担着责任,不管是对家人、同事还是团队,我希望跟着我的人能过得好。”蔺志强说。

文娱行业度过了野蛮生长的时代。过去大量资本涌入,捞钱、快速获利在行业内较为普遍,导致题材扎堆、品质良莠不齐,片面夸大流量艺人的价值、钻研故事本身不够。更重要的是,过去的商业模式导致收入分配不均,平台长期亏钱,艺人和制作公司价格高昂,缺乏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行业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刻。”蔺志强指出,成本急剧攀升,但内容品质没有质的提升,缺乏新的良性商业模式,导致用户和客户买单意愿降低,便会陷入怪圈。

这位生活中的“段子王”,常给身边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有一种乐观的品质,当然,这是建立在他二十年行业经验的基础上。

“过去几年问题的爆发,导致行业现在看似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现在恰恰是一个正本清源的机会,是一个重新回归常识、回归行业规律的机会。”在蔺志强看来,内容的魅力是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是对内容的敬畏,紧跟新兴事物,而不再是“吃老本”。

行业需要一个共赢、健康的生态模式。“当技术、内容、商业三者结合,融会贯通,我非常相信能够产生新一代的好内容和商业模式,走向共赢共利的局面。”蔺志强说。

蔺志强简介(蔺志强拓荒者新船票与讲故事的人)(11)

在这条拓荒之路上,也必然会面临困难和挑战,对他而言,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决定公司命运,试错的空间变得更小。但回顾过去,蔺志强一直是在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困境中找到解决方案,走出了一条道路。

在SMG期间,蔺志强作为带头人筹建互联网节目中心,没有经验,没有现成模式可借鉴,连团队储备都不够。当时,传统媒体的转型才刚刚开始,整套班底只会为电视做内容,而互联网节目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模式,探索之路非常困难。

“甚至连现在很普遍的花字的大小、灯光舞美的设计都要重新学习。”蔺志强回忆,站在2022年来看,很多稀松平常的事,在当时都需要摸索。但最终,他们推出了一批互联网特色鲜明的有影响力的节目。

提到创业的使命和理想,蔺志强说:“希望我做这件事情能够定义未来五年的内容消费形态。”

从离开优酷到创业,他没有给自己放过半天的假。创业如同水到渠成,在人生的下一个篇章,他没有彷徨犹豫,也没有忐忑。闯荡江湖二十载,这位行业老兵如同二十年前那个闯进文娱行业的青年,他勇敢,一往无前。

“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希望书写一个不留遗憾的故事。”蔺志强说。

(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