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星期六和几个同事到山里游玩,在行走的路途中,看到了一头牛在默默的吃着草,想起了当代诗人臧克家写的一首咏物诗《老黄牛》。 这首诗托物言志,与咏物诗、赞扬老年人、自我激励、自觉发奋、珍惜时光、爱惜春光、写牛咏牛、拟人手法运用的恰如其分。现与大家共勉: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这首咏物诗,作于1975年1月28日,后收入1978年出版的《忆向阳》诗集。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赞扬了老黄牛不怕艰苦,勤奋惜时,自觉奋进的精神。尤其是末二句“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尤为人们所喜爱。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描绘了老黄牛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它在一块块的荒田中拉犁翻地,在水和泥中跋涉,但它任劳任怨,不畏艰难和单调,不停东来西去地深翻细作。“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是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对老黄牛精神的概括和升华。意思是说:老牛也和农民一样知道春光的珍贵,所以不等使唤它的人扬鞭催促,它自己便用力奋蹄前行。“韶光”在这里指春天的美好时光。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所以农民非常珍视春天的宝贵时光,抓紧翻地抢种。老牛当然不知道这些,但诗人通过它“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行为,合理地推测它“亦解韶光贵”,不然它怎么那么自觉地奋力劳作呢?
需要指出的是,“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人们的误记,仅见于报章的便有各种不同的版本。较为流行的有:“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老牛自知黄昏晚,不待扬鞭自奋蹄”,“老牛自知黄昏晚 无须扬鞭自奋蹄”,“老牛自知夕阳晚 不须扬鞭自奋蹄”等等等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不少人并不了解诗句的出处,只是觉得诗意很好,便想当然地拿来引用了。有的甚至把它们当成了古诗句或俗话。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流行版本之所以被人们认可,是因为它们比原诗句更通俗,在思想境界上也有所提升。“老牛亦解韶光贵”强调的是老牛也像人一样知道春光的珍贵,没有对自身生命也将要走到终点的认识;而“老牛自知夕阳晚”或“老牛自知黄昏晚”就不同,它们强调的是老牛知道自己已时日无多,所以才“不用扬鞭自奋蹄”,它要将生命的最后这段时间,也尽量用在为人类服务上。所以,在赞扬老年人勤奋努力、老有所为的文章中经常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