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胡四姐结局(聊斋志异胡四娘)(1)

01原文

程孝思,剑南人。少惠,能文。父母俱早丧,家赤贫,无衣食业,求佣为胡银台司笔札。胡公试使文,大悦之,曰:“此不长贫,可妻也。”

这篇故事写的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写的那些所谓的亲戚间的事情,写的可谓入骨三分,发人深思。

程孝思,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从蒲松龄给他起的这个名字,就能看得出,这是个好人,即孝顺,又聪明。

程孝思是剑南人,剑南是个地名,唐朝的时候,国家设置剑南道,就是四川剑阁以南广大地区,治所在今天的四川成都。

程孝思少年的时候,就看出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样,很聪明,而且能做文章。按现在说,这是个智商很高的人。

可惜这么优秀的人,父母很早的时候就死了,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啊。导致的结果就是家里穷。

这个穷不是一般的穷,原文写赤贫,就是特别特别穷,估计就是三天吃不上饭的那种吧。

程孝思这么聪明,没工作就去找工作啊,自己会写文章啊,认字啊。过去识字就是技能,中国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实行九年义务制,以至于现在几乎没有不识字的文盲了。

程孝思去找工作,去当地胡银台家应聘,求个文职的工作。胡银台就面试他,让他写一篇文章。这是考考专业技能吧。

写完了,胡公一看,写得很好啊,心里很高兴,就说:有这样的本事,是不可能永远受穷的,肯定有出头之日,可以把自己的女儿给他。

就因为一篇好文章,那边不光给他个工作,还成姑爷了。估计现在没有这么冲动的企业家了。要是哪有,我也去应聘去。就算工作不成,能落个老婆也是好的。

聊斋志异胡四姐结局(聊斋志异胡四娘)(2)

02原文

银台有三子四女,皆褓中论亲于大家;止有少女四娘,孽出,母早亡,笄年未字,遂赘程。或非笑之,以为惛髦之乱命,而公弗之顾也。

胡公有七个孩子,三男四女,还真没少生,搁计划生育,得罚死他。

胡公这七个孩子大部分都是刚出生就跟人家订亲了,过去定娃娃亲,刚生出来,还不懂事呢,这辈子就定好了。

这七个孩子里面,只有最小的一个女儿不是这样。因为她是妾生的,不是正出。过去大宅门里小妾的地位还不如通房大丫头。

她妈的地位这么低,更别提她了,所以从小没人管,就没订亲。而且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妈,就是这个妾就死了,更没人管了。

所以到了十五六岁,嫁人的年纪,还是单身,待字闺中。

正好这回胡公看上程孝思了,就想起这个没出嫁的女儿,就把她许配给程孝思了。

孩子一辈子的大事,让他爸爸玩笑中就这么给决定了,也是草率点。虽然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可这也是不人道的。孩子一点自主的权利都没有。

胡公周围的人看胡公这么做,谁啊,一个陌生人,就因为写了篇好作文,就把孩子给人家了。

周围的人都以为胡公老胡涂了吧,做这样的事。可胡公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该怎么做还怎么做。

03原文

除馆馆生,供备丰隆。群公子鄙不与同食,婢仆咸揶揄焉。生默默不较短长,研读甚苦。众从旁厌讥之,程读弗辍;群又以鸣钲锽聒其侧,程携卷去,读于闺中。

胡公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把程孝思招到家里来,跟自己的小女儿胡四姐成亲完婚了。

程孝思真是好命,去应聘,写了篇作文,然后就闪婚了,完成人生一件大事。

胡公还专门给程孝思弄了个办公室,就是个读书的地方,每天的伙食也很丰盛。衣服也都备齐了。

胡公对他这样,可家里那些孩子们可不这样,毕竟他是个外人,算是吃软饭的。都看不起他。都不跟他一起吃饭。

时间一长,弄得家里的仆人,丫头们也都常常的说点闲话,背地里议论一下。

这些没上过学的下人可不就这样呗,这就是他们的娱乐活动,但凡有一点上进心,干点正事,也不至于给别人打一辈子工。

虽然这样,可程生不跟这些人一般见识,不管他们怎么说,自己就一件任务,就是好好读书。

从这点看,程孝思是个聪明人,不跟不同境界的人一般见识。人们不总是常说,跟比自己水平低的人一般见识,会拉低自己吗?大概翻译成白话,就是跟臭棋蒌子下棋,会越下越臭。

这些人一看程生这样不理他们,以为程生好欺负,更加来劲,就在他边上说闲话。原来是背地里说,现在改当面说了。

现实里这样的人很多,觉得别人不如自己,别人越不理他,他越来劲,越要说,显得自己多知多懂,其实呢?傻蛋一个。

程孝思还是不理他们,这帮人更加的肆无忌惮,开始在他边上敲锣敲盆的,弄出很大的噪音。

程孝思这回烦得没辙了,没法看书了,耽误自己工作,只能躲开这帮人,就拿着自己的书,进自己卧室里看书去了。

聊斋志异胡四姐结局(聊斋志异胡四娘)(3)

04原文

初,四娘之未字也,有神巫知人贵贱,遍观之,都无谀词;惟四娘至,乃曰:“此真贵人也!”及赘程,诸姊妹皆呼之“贵人”以嘲笑之;而四娘端重寡言,若罔闻之。渐至婢媪,亦率相呼。

当初,就是胡四娘还小的时候,家里来过一个算命的,就是很灵的那种。过去人比现在人迷信得多,何况是这种有钱人家。

就把算命的找到家里来,给家里人挨个儿的都看一遍,看看谁能发迹,谁有灾什么的。

这个算命的挨个儿的看,不知道是不是跟阅兵一样。都看了一遍,什么话都没说,惟独看到胡四娘的时候,说:这是个贵人啊。

这是当初的一句戏言,虽然过去人迷信,可气人有笑人无啊,本来胡四娘就是妾生的,大家就看不起她。

事过去这么多年,本来大家都忘了,这回程孝思倒插门,大家又把这个想起来了。有事没事的,就喊胡四娘‘贵人’。估计这帮人平时也没什么娱乐活动。

胡四娘听到这个什么表现呢?跟程生一样,你喊你的,我就当没听见,不跟你们这样的人一般见识。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个人的水平层次一样。可她越这样,别人越欺负,慢慢的,家里的下人也学着这样称呼胡四娘。

05原文

四娘有婢名桂儿,意颇不平,大言曰:“何知吾家郎君,便不作贵官耶?”二姊闻而嗤之曰:“程郎如作贵官,当我眸子去!”桂儿怒而言曰:“到尔时,恐不舍得眸子也!”

家主人有涵养,可下人不这样。胡四娘有个丫头,叫桂儿,替自己家主人不平。碰到别人这么说时,就回嘴说:你们怎么就知道我们家程老爷将来就不能当官呢?

二姐听了这话,心里很不屑的,笑道:你们家程孝思那样的要是能当官,我把我眼珠子抠出来。

前面说了,他们家四个姑娘,这是胡四娘的二姐。从这点就能看出不一样,哪有主人跟下人上脸的,真生气了,直接叫人打出去就是了。

跟下人斗嘴,不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现实里你看哪个公司的董事长跟个看门的做卫生的两人对着骂街的。

好多年前,王朔没书可写的时候,在媒体上骂金庸,骂白岩松,你看有一个理他的吗?不是人家怕他,说北京话,是他根本就不对份儿,人家根本不搭理他。

桂儿听了这话,心里更气了,说:真要到了那时候,你恐怕就舍不得你的眼睛了。

说嘴打嘴,有本事说,没本事认,这种人就这样,到时候她真舍不得,就光会痛快嘴。这种人现实里比比皆是。

聊斋志异胡四姐结局(聊斋志异胡四娘)(4)

06原文

二姊婢春香曰:“二娘食言,我以两睛代之。”桂儿益恚,击掌为誓曰:“管教两丁盲也!”

桂儿说完这话,二娘还没回答,二娘的丫头抢着说:真要有那天,我家二娘要是说话不算数,我把我的两只眼睛给你。

什么主人,什么下人,主人看不起人,下人肯定也是一样的没素质。就跟现在的熊孩子一样。

前两天看了个视频,一个卖奶茶的小伙子在店里呆的好好的,过来一个小孩,说:我来告诉你一句话,我是你爸,我是你妈,我是你全家。

小伙子也生气,追上去打了一巴掌。结果晚上,熊孩子的一家子都来了,讹人来了。你凭什么打我们家孩子。结果报警,最后认错道歉赔了两千块钱。

这样的熊孩子,从小不管教,长大了肯定有人管的。什么孩子就有什么家长啊。

就这样的行为,孩子学校还有脸找来,让小伙子把视频删了。凭什么啊,憋着气,赔了钱,对方连个歉都不道,还不许自己出出气啊。

桂儿听了丫环的回答,两个丫环击掌为誓。过去这算一个小的仪式吧,击了掌,谁再说话不算数,会被人看不起,类似于小孩子的拉勾。

桂儿说:你跟我击掌了,等着吧,我保证你将来变成瞎子。

聊斋志异胡四姐结局(聊斋志异胡四娘)(5)

—END—

(未完待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