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这本书中,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儿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提供的五种需要)(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深刻的解释了"人"这种生物体,从基本生存到个体发展,从物质到精神的全部需要。所谓"需要",就是满足发展的动力,如果"需要"得不到满足,处于匮乏状态,就会影响一个人的生理和心智的发展水平。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原生家庭能够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什么水平的支持,决定了孩子发展的高度,所以,在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入手,看一看在家庭中,父母应该如何给孩子的发展注入"营养"。

1. 生理需要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如:食物、水、空气、性欲、健康等。如果这些需要(除性以外)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人类个人的生理机能就无法正常运转。换言之,人类的生命就会因此受到威胁。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最首要的动力。

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比如,一个婴儿的出生必须依靠奶水,否则就会饿死。奶水对于婴儿来说,就是必要的生理需要。在当今社会,物质水平极大丰富,在满足孩子生理需要的层面很少出现匮乏的可能。但另外一种现象反倒容易滋生,值得警惕:营养过剩。

很多家长追着孩子喂饭,表面上看是孩子不爱吃饭,挑食,但实际上是因为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射了自己的需要,过度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照顾孩子,形成了孩子对食物的阻抗。我的一位朋友,因为担心孩子太小不会嚼肉,就长期把肉剁成肉泥进行喂养,这种过度精细的照顾使孩子错过了咀嚼功能训练的敏感期,以至于好几岁了还不会用后牙咀嚼。这种现象的发生,实际上是家长将自己潜意识里"被照顾"的需要投射到了孩子身上,换言之,家长看似照顾的是孩子,但其实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一个人的本能要求,如果家长过分拘泥于营养、时间等外来限制,而不以孩子为主体进行喂养,就会让孩子变得挑食、厌食,影响身体的发育。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儿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提供的五种需要)(2)

2.安全需要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同样属于低级别的需求,其中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都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

我们常说的"安全感"就属于这个层级的需要。

心理学可以作为一门育儿学。很多心理学家的研究,都证实了一个人的安全感,取决于早年和父母(尤其是和妈妈)之间依恋关系的质量。精神分析认为,一个人的基本人格形成于6岁之前,在这个阶段,母亲能否以恰当、充满爱意的方式对待婴儿,决定了婴儿安全感的构建。

在安全感这个问题上,很多家长的认识不够。很多人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也不懂",主要满足ta的生理需要就够了,进而忽略了情感抚育。但其实实际情况恰恰相反,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安全感的形成有"窗口期",如果在早年安全感没有被很好的建立,那么这种安全感的缺失将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后面即使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修复,也不可能做到完好如初。就如阿德勒的那句名言: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婴儿离开温暖的子宫,来到陌生的环境,内心充满恐惧,ta需要通过周围稳定的环境尤其是妈妈的照顾获得安全感,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

比如,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几周,都需要紧紧的依靠妈妈生活,妈妈的怀抱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安全所在。如果妈妈的情绪低落,忧伤,有很多的负面情绪,那么孩子就能够感知到妈妈的这种情绪,也会有相应的不安全感的情绪体验。

在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孩子会对周围的环境秩序有固执的确认,不允许有任何的变化发生,这些都是在为孩子构建基础的安全感。

如果家长不能理解孩子的行为,而按照成人的标准,定义孩子的行为是"不听话"、"偏执"、"顽固"等等,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纠正,就会极大的破坏孩子安全感的构建。

一个孩子的成长,除了必须的物质保障之外,更主要的还需要精神养育。孩子小的时候对外界的环境非常敏感,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充分的爱、温柔的回应、耐心的照顾...那这样的孩子就会身心发展都很健康。

安全感的满足,是为孩子探索世界的自我发展奠定的基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儿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提供的五种需要)(3)

3.社会需要

社交需求(Love and belonging needs),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比如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之后,就需要发展社会功能,获得情感层面的满足。在家庭中,父母是否给到了孩子归属感、孩子是否能感觉到被父母无条件的接纳、父母能否给到孩子充分的情感链接....都决定了父母构建的家庭环境是否能满足这个层次的需要。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让新生的猴子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 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布料妈妈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小猴子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的身上。虽然这个实验的对象是猴子,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它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

哈洛的实验让人们意识到,父母对孩子的养育不能仅仅停留在喂饱层次,要使孩子健康成长,一定要为他提供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积极刺激,让孩子能够感到父母的存在,并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安全感。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儿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提供的五种需要)(4)

积极的依恋关系是人的情感需求,对于孩子来说,成长过程中得到其"重要他人"的积极关注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情感疏离、不耐烦、经常呵斥打骂或者忽视孩子的需要,就很难让孩子的精神胚胎得以健康的发育。

生活中,很多父母都说自己非常爱孩子,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爱不是意愿或者初心,而是一种能力。就像现在很多科学的育儿理念都提倡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但真实的事实是:如果父母自身的人格不够完整,心智不够成熟,是不可能给到孩子无条件的爱的。这种说法,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景。

比如,社会需要中的"被接纳",生活中,有多少父母能够真的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无条件接纳的呢?"你一点也不听话,我不喜欢你了","可以玩,但是得先写完作业","你看看你们班的谁谁谁,大家都在一起上学,都长一个脑袋两个耳朵,怎么别人能学会,你就不行呢?","别人拿你的东西你不会抢回来吗?你怎么就这么窝囊呢?","你作业真的写完了?拿出来让我检查检查","你上次怎么答应我的?为什么又没做到?".......以上这些熟悉的句子,无时不刻不在向孩子传达着父母的"不接纳"

父母很少能觉察到,他们对孩子其实是有要求、有标准的,父母在潜意识里,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聪明、健康、可爱、成绩优秀的样子,似乎只有这样的孩子才配得到父母的爱。所以,当自己的孩子表现的不够"完美"时,父母就会失望,甚至会愤怒。

前几天有一个很火的视频,内容是一个父亲在辅导小学一年级男孩写作业。男孩在爸爸的问题下很紧张,无法回答"9还可以分成6和几?"的问题。忽然,他挤出了紧张又强撑的笑容,还鼓起了掌,一边鼓掌一边对他爸爸说:"没事,没事,爸爸给你鼓掌。"在接下来的辅导中,当爸爸对他说:"写6,这边!"的时候,他吓的把脖子一缩,畏缩的说:"别吼我了","宝贝会写","会写会写",并且在写完之后,用浮夸的演技发出了"哇"的惊叹声,给爸爸鼓掌。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位爸爸表示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快被孩子气死,很多问题已经反复讲了无数遍,他还是不会,"脾气再好的人,也会生气的,于是就吼了他两句",所以在视频里,孩子可能是出于害怕,下意识的做出了这种动作。

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数不胜数。当我们成为一个成年人的时候,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易的回答出"9还可以分成6和几"的问题,但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回答这个问题就可能很困难。父亲之所以会暴怒,是因为他的"自恋"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受损了——他在潜意识里有一种信念:同样的题目他教过孩子好几遍,孩子就"应该"学会——当事情的结果没有按照他设定的轨道发展的时候,他就愤怒了。

蒙台梭利早就说过,"孩子不是小号的成人"。作为成人,有多少人是能够真正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理解世界呢?孩子的发展,会受到其自身年龄阶段智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同时,家长是否考虑过,当一个虎视眈眈的家长坐在孩子身边时,孩子的注意力有多少被用于抵御外界可能发生的"危险",又能剩下多少用在学习上?如果家长不考虑这些因素,只单纯的站在自己的世界里,强调自己的逻辑——认为同样的问题已经讲过几次,孩子就理应理解,那么这样的家长又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多少有建设性的心理支撑呢?

对孩子的发展来说,情感抚育的意义远远超出人们的认知,情感抚育的质量为孩子提供了其心理品质,比如专注、抗挫折能力、毅力等的基础。离开心理健康单纯的讲"意志品质"是没什么意义的,这些意志品质必须建立在一个相对健全的人格的基础之上,而人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父母的抚养方式。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儿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提供的五种需要)(5)

4. 尊重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

一个人的自尊水平,来自于对自我价值的评价,而一个人对自我价值最初的判断,就来自于父母的态度。

比如一个婴儿,如果ta感受到自己是被父母接纳的,是受欢迎的,ta就会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种信念:认为自己是可爱和有价值的——这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自尊自爱的雏形。

现在家庭教育中经常谈要给孩子尊重和理解,但是在现实中,有多少家长真正做到了呢?现实中,大量的"问题家长"制造了大量的"问题孩子",而每一个厌学、逆反、沉溺游戏的孩子,都有一颗伤痕累累的心。

尊重,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到很难。父母若想真正做到尊重孩子,起码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边界

事实上,亲子关系的问题大多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精神领域的"入侵",不管是对孩子包办替代还是对孩子施加控制,都是在入侵孩子的精神边界,还美其名曰"为孩子好",被父母长期入侵的孩子一般都会出现胆小、逆反、依赖心强的特点。

作为父母,需要经常自省: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孩子的事。比如,孩子早晨起来上学,是孩子的事情,父母因为孩子磨蹭,感觉孩子要迟到而心生愤怒的情绪,是自己的事情——谁有情绪谁负责。和孩子提前商定好,在起床时间叫孩子起床一次,是父母的责任,而孩子如果起不起来,会迟到,是孩子的事情。

第二,明确角色

生活中,有太多的家长忘记了自己的本来职责——父母,而去充当"老师"或者"保姆"的角色。

孩子一回到家,父母就着急追问孩子"作业写完没有?",晚上吃完饭,妈妈就马上坐在书桌前,辅导孩子写作业,甚至为孩子准备错题本,金句集.....父母既不是老师,也不是老师的助手,父母给孩子提供的,是一个补充心理能量的场所,是给予孩子爱、支持、理解最多、最充分的人,而不是一个时刻保持监督、检查姿态的"学习检察官",父母过多的进入孩子的空间,对孩子的学习比孩子还要焦虑、紧张,自然孩子就很难从心里意识到学习本来是ta自己的事情。

孩子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位老师,但是父母却只有一个。所以,父母要回到自己原本的角色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儿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提供的五种需要)(6)

第三,明确位置。

有一副漫画,画面上有一个小汽车,父母在后面使劲推着车,小汽车缓慢前行。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孩子是这辆小汽车,想让它飞速前进,是打开发动机跑的快,还是父母在后面推着走,但是发动机没打开跑的快?

答案不言而喻。但很多家长都做着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在家庭中,父母的位置是能够"引领"孩子的人——父母为孩子创造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以成人的智慧对孩子的方向进行引领,可以说,家长是在小汽车前面的"引路人",而不是在车子后面费力推车的人

教育学家林文采曾经说过:"如果养孩子养到披头散发,焦头烂额,那一定是养孩子的方法不对了,养的好的孩子,父母都是轻松的。"她曾说自己一手带大了四个孩子,在养育4个孩子的同时,她写了7本书,读完了硕士和博士,做了很多期电视节目,还有大大小小一堆活动,但是她的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都很轻松,没出过什么问题。

一个自尊、自爱、自信的人,具备基本的人格完整性,这样的孩子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不管是婚恋还是职场,都会有比较好的发展,而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来自于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心理环境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现在大部分家长对于养育孩子的困扰和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学习"问题上。就"学习"这件事来说,是调动了孩子的内驱力之后的行为,还是应付家长老师的行为,结果天壤之别。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目标"是其行为的动力,而实现目标的过程,有赖于其心理品质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内心力量的强弱,来自于其是否有能力排除干扰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一点,放在学习上也依然适用。

当家长关注孩子错了几道题,考了多少分的时候,其注意力都太过表面。事实上,行为以及行为的结果,是其内在心智成熟度的外在表现,换言之,成绩只不过是反应一个孩子心理质量的外显指标。

之所以说家庭环境对一个人有塑形作用,就是因为父母的养育方式能够在一点一滴的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就像蒙台梭利说的"精神胚胎",这颗种子是放在花盆里发育,还是生长在肥沃的大地,是在盐碱地成长,还是在黑土地成长,结果自然不同。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树根,孩子就是花朵。如果花朵出了问题,多半树根也有问题。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从某种意义上也给了父母们一份育儿指南,它能够帮助父母更好的理解孩子成长过程所需要的"营养",但是归根结底,这些"营养"的提供,还是要依赖于父母自身的成长,父母自身的人格越健全,能为孩子提供的心理营养就越丰富。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儿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谈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提供的五种需要)(7)

原创深度好文,希望可以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你的思想慢下来,累积更好的自己。本文作者:有梦想的唐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相先生特约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