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财经周刊》最新的“新一线”城市榜单中,武汉排名第三,正在迅速接近北京、上海这样的“第一集团”。
东西湖区环金银湖岸线规划围绕绿色生态和水的主题。长江日报记者李葳摄
武汉位列“新一线”城市第三
三年前,《第一财经周刊》首次提出“新一线”城市的概念。当年,《第一财经周刊》走访了285家大公司,用访谈和问卷的方式考察了它们与不同城市的连接程度,为中国城市分级。
过去3年,《第一财经周刊》撰写了49篇大公司新一线报告。大公司不再说“新一线很重要,我们要进入”,而是说:“我们不仅要去新一线,而且要把那里当作一线城市经营。”
此次,《第一财经周刊》针对338个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收集了160个品牌的门店分布和14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据,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重新评估了中国城市的商业魅力。其中,前两个指标更多关心的是公司与城市;另外三个指标则聚焦在人上。
如果参与到所有指标计算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一线城市地位依然不可动摇。15个新一线城市依次是: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
(点击查看大图)
相比2013年的榜单,苏州和宁波新晋入榜,福州和济南则降为二线城市。北京、上海依然是遥遥领先的超级城市,而成都、杭州、武汉正在迅速接近“第一集团”。
三年前,武汉就受到充分关注
三年前,《第一财经周刊》认为全国有10个城市在未来具备成为“新一线”城市的潜质。其中,就包括武汉。
长期以来三镇格局的武汉,最近几年则经历了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地铁和隧道的建设把整个城市联结了起来。“现在武汉购物中心总共的体量接近150万平方米,算上计划新建的,三年之后可以达到240万至250万平方米的体量,这是非常大的。”戴德梁行武汉公司总经理杨良军认为,推动武汉多个商圈发展的因素非常多,既有人口社区推动,又有基础设施和政策推动。
资料图。
在一些大公司看来,积极参与武汉这座城市的商业建设更是未来深入中国内地的起点之一。来自日本的永旺集团就计划在武汉的沌口开发区、东西湖和后湖建立购物中心,规划面积都在10万平方米。永旺选择武汉的很多原因跟其它大公司一样,“武汉是华中地区的跳板城市,辐射整个华中地区,方便进军长沙郑州等城市的市场。”
除了显著的区位优势外,武汉的人口尤其流动人口群体庞大,流动人口对当地商业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武汉的整体商业环境也在最近几年随着商业地产商的深入而逐渐发展成熟,例如万达在武汉已经建造了3座万达广场和1个以酒店、写字楼为主的万达中心项目,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武汉人的消费与购物习惯和对这座城市地标的重新认识。而万达在武汉投资的第五个项目还将会在总面积1.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完成从商业街、奢侈品购物中心、影城剧场、电影科技乐园,到酒店、写字楼以及豪华住宅群的城市综合体的布局,总投资500亿元。
还曾被称为1.5线城市
2012年,世界知名五大咨询机构之一的仲量联行发布《中国新兴城市50强》,将武汉划为1.5线城市,引起社会关注。时隔3年后,该机构发布《中国城市60强》称,武汉列全球最具活力城市第8,位列全国9个1.5线城市之首。
仲量联行为全球著名的咨询机构,其负责人介绍,《中国城市60强》通过对经济、商业和房地产等一系列指标分析,将中国城市划分为不同层级。其中,北京、上海为超一线城市,广、深圳为一线城市,1.5线城市中有成都、天津、武汉、苏州、沈阳、重庆、杭州、西安和南京。
8日发布的“全球城市发展动力指数榜单”,对全球120个主要的成熟和新兴商业中心进行测评,统计出中国有7座城市跻身全球最具活力城市20强榜单。这份榜单显示,伦敦位列第一,北京、深圳、上海分列第三、第五位,武汉仅次于波士顿,位列第八,重庆、天津、南京分列第10、19、20位,武汉领跑所有1.5线城市。
1.5、新一线之外,看看武汉的颜色
▼
武汉是绿色的
初春
汉阳江滩
铁门关
昙华林
泰兴里
武汉是蓝色的
东湖樱花园
晴川桥
东湖
南湖
古德寺
武汉是红色的
梅花
樱花
桃花
武汉是黄色的
江滩芦苇
未来科技城
落雁岛
月湖琴声
龟山电视塔
武汉是白色的
▼
磨山公园
黄鹤未归,大雪已至
白雪覆盖东湖
武大樱顶
白雪红亭
武汉是彩色的
▼
徐东销品贸
汉口夜色
奥山世纪广场
楚河汉街
洪山广场
咱武汉这座新一线城市,是不是不仅经济发达,颜值也绝对不赖!
活动:评论赢好书
《武汉印象•2015》一套四本,分别是散文、摄影、书法、美术。想得书,很简单!只要每天在长江日报(ID:whcjrb)推送的微信下留言评论,就有机会赢取“武汉印象”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总共400本,先到先得!
同时,每周长报君将从参与评论的读者中,选出五位,每人赠送一本《武汉·新视线(2015)书香绿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