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比如古诗词就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不仅朗朗上口,而且短短几行字蕴含着发人深省的道理。所以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诗词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首堪称史上最“懒”的诗,它便是《国风·王风·黍离》,这是一首出自于诗歌总集《诗经》的一首诗,全诗三章共117字,每章最多3字不重复,重复率高达百分之92%以上。但偏偏是这样一首“懒”诗,却流传千古,成为了很多人的心头好,这首诗真有这么大的魅力吗?

诗经中最短的诗10首(诗经中一首懒诗)(1)

大家通读全诗可以发现,文中只有“苗”、“穗”、“实”、“摇摇”、“醉”、“噎”这几个字不存在重复,其他字都是重复了3遍。然而正是这种省时省力的重复手法却有一种在《诗经》中十分常见的表达形式,那就是“反复”,反复这种修辞手法通常使用在诗词中,作者为了强调自身情感、突出所表达的意思而特意为之。

诗经中最短的诗10首(诗经中一首懒诗)(2)

所谓“稷“是一种谷物,又称糜子,诗中有一句讲道”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其意思是讲庄稼长得整整齐齐,本来是一派丰收的景象,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叫人开心的事情,但是它们却长错了地方。如果长在地里,农民一定十分高兴,但是它们却偏偏长在了衰败的皇宫里,实在是叫人高兴不起来。

诗经中最短的诗10首(诗经中一首懒诗)(3)

这首诗原是东周都城洛邑周边地区的民歌,其创作背景是平王东迁不久,朝中的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镐京,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尽情生长。黍稷之苗本无情意,但在有心人眼中,一切都化作了愁思的引子,万物都可以寄托自己的感情,于是诗人作出了此诗,聊表自己的心情。

诗经中最短的诗10首(诗经中一首懒诗)(4)

这首诗虽简单易上口,但是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却值得深究,对后世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清代方玉润就曾在《诗经原始》中对这首诗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无限。此专以描摹虚神擅长,凭吊诗中绝唱也”。而且很多诗人也把这种写作手法进行加工创作,如曹植的《情诗》、刘禹锡的《乌衣巷》无不体现着它的兴象风神。

诗经中最短的诗10首(诗经中一首懒诗)(5)

这首诗中最出名的一句便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相信大家都曾听说过,因为现在很多人都把这一句诗用来形容自己的爱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爱情里的真真假假,风云变幻,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真正懂自己的那个人。

诗经中最短的诗10首(诗经中一首懒诗)(6)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历史的滚滚车轮,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生活还是要继续,希望大家可以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时刻保持清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