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炭银山醉梦乡,何如榾柮地炉装。微烟暖火权春燠,错节盘根傲夜长。夙许孤寒陪暖席,不将光焰买烘堂。风饕雪虐天昏黑,独占山家一脉阳。

这首诗作于宋咸淳十年即一二七四年十一月,南宋政权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正月,元朝的大都(北京)皇宫建造完成,元帝开始御殿接受朝贺。六月,元世祖忽必烈命令各路大军南下伐宋。十月,元军攻占了军事要地荆襄一带,突破了郢州(今武汉)要塞,战火直向南宋都城临安。

“千村奔走浪尘沙,又报西兵沸鼓笳。厄会有谁知死所,危途无处问生涯”。

诗人陈著的一家也卷进了逃难的厄运中。在落脚周姓人家的时候,全家人只能席地而眠:

“与妇同围肤炭火,呼儿排作肉屏风”,“乱世流离多露宿,盖头有屋未为空”。

烧着盘根错节的榾柮取暖,看着浑家(对自己妻子的谦称)与一群小儿女围坐在地,六十多岁的诗人心中是苦是酸,是悲是恨?

“外面干戈何日定,前头尺寸逐时量”。

苦到极处,诗人还不忘自我揶揄:

“微烟暖火胜春燠”,“风饕雪虐天昏黑,独占山家一脉阳”。

在这寒冷的夜晚,烤着榾柮火,如春天般温暖,我们全家都拥有了阳春三月。

诗人陈著是妥妥的官宦名门之后,他的高祖(户部尚书)、祖父(吏部尚书)、父亲(工部尚书)都官至尚书。陈著本人也是宝祐四年的进士。这一科的状元是二十一岁的文天祥,陈著有诗《闻状元是少年》一首,也是藉以明志:

闻说三魁是少年,世间何必叹才难。我生亦是奇男子,莫作时人一例看。

陈著入仕后任过县令、通判、太学博士、监察御史。宋亡后,避居浙江的雪窦山。晚年出任过广平书塾的山长,八十四岁去世。

陈著中进士后不久,就出任过白鹭洲书院山长。白鹭洲书院是当时江西有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为南宋名臣江万里所创。江万里一生历任正式官职多达九十一种,曾三度为相,一生清廉刚直,七十六岁以疾辞归,第二年(1275)在国破家亡之际,率家人一百八十余口投水殉国。后人评价江万里堪称古今完人。他创立的白鹭洲书院在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曾培养出文天祥等十七名状元、两千七百余名进士。

陈著与南宋名臣马光祖(1201-1273)同朝为官,私交也很不错。马光祖是浙江东阳人,字华父,号裕斋,曾官明殿学士、资政殿学士,官至宰相,在朝威望厚重。陈著有组诗《寿马裕斋观文》为其贺寿。马光祖清正凜然,为政富敏、威惠并行。《三朝野史》中记载,马光祖曾审判过这样一个案子:有一个书生爬墙进入了他所爱慕少女的闺房,亊发后被告官收押。马光祖了解案情大概后,就以《踰墙搂处子》为题,令书生当场作诗一首。书生当即提笔写道:

花柳平生债,风流一段愁。逾墙乘兴下,处子有心搂。谢砌应潜越,韩香许暗偷。有情还爱欲,无语强娇羞。不负秦楼约,安知汉狱囚。玉颜丽如此,何用读书求。

马祖光看了,感觉书生文采不虚,所作所为也是因情所致,不但没有责罚书生,反而大加赞赏,也当即填词一首代为判决:

多情多爱,还了平生花柳债。好个檀郎,室女为妻也不妨。杰才高作,聊赠青蚨三百索。烛影摇红,记取媒人是马公。

当即判令书生娶少女为妻,自己还自荐一任媒妁,出资三百索(相当于三百串)作为嫁资。马光祖这番威惠并用的操作也是很接地气,成为佳话。元朝时还有人专门创作了一出杂剧叫《马光祖勘风尘》,来溢美此亊。

立秋前添冬衣不祥之年(十一月八日浑家避难周姓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