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飞奔的小马

来源:肿瘤资讯

在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化疗方面,现有的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已有的研究已经证实,盐酸伊立替康(CPT-11)能够抑制多种子宫内膜癌细胞株的恶性生长,那么伊立替康在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面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呢?近期,ShinNishio等人报道了他们关于伊立替康在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体内的抗肿瘤活性和毒性的研究[1],为此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化疗方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子宫内膜癌主要发生在50至60岁的绝经后妇女,是最常见的妇科癌症之一,在女性癌症的发生率上排名第四,在年龄调整死亡率方面排名第八。根据GLOBOCAN 2012数据库显示,全球子宫体癌的年新发病例为319600人,其中发达国家有167900人,发展中国家为151700人。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其组织学特征、疾病分级和分期。虽然大多数早期子宫内膜癌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伴或不伴辅助放疗),但是对于晚期或复发的子宫内膜癌来说,其长期的预后却较差,大多数常用的治疗不仅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无法长时间的维持疗效。在以前的前瞻性随机试验中,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化疗是唯一能够有效提高生存率的辅助治疗措施。因此,不断发展新的化疗方案以改善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就显得相当重要的,目前,单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有效率大约在为4%~27%之间。

安罗替尼治疗子宫内膜癌效果(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1)

在药物毒性反应方面,3名病人出现了4级血液毒性(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1例血小板减少症),3名病人出现了3级非血液毒性(全部为腹泻)。然而,所有的毒性事件都是可控的。

在生物标记物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面,免疫组化分析显示,36%(8/22)的患者为ER和PR阳性,这些患者的有效率为37.5%(3/8),而对这些生物标记物阴性的患者来说,他们的有效率为35.7%(5/14)。68%的患者为ERCC1阳性(15/22),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26.6%(4/15)。而在其他未携带此生物标志物的患者中,有效率为57.1%(4/7)。77%(17/22)的患者为ERCC2阳性,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1.1%(7/17)。在此类生物标志物阴性的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20%(1/5)。59%(13/22)的患者为TOPO1阳性,在没有携带这种生物标志物的患者中,有效率为0%。45%的患者(10/22)为XRC1阳性,这部分患者的有效率为40%(4/10),而未携带此生物标志物患者的有效率为33.3%(4/12)。综上,研究人员发现生物标志物的存在与否和治疗效果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讨论

本次研究是首次针对盐酸伊立替康治疗晚期复发性子宫癌的II期临床试验,作为评估盐酸伊立替康的单药化疗效果和毒性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盐酸伊立替康在本次研究当中表现出了不错的治疗效果,但起效时间平均需要4个疗程,这表明盐酸伊立替康如果能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在治疗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方面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会集中于盐酸伊立替康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的临床研究,并最终扩展到多中心III期试验。相信化疗方案的不断革新将会为晚期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参考文献

1. Nishio S1, Shimokawa M2, Tasaki K3, Nasu H3, Yoshimitsu T3, Matsukuma K3, Terada A3, Tsuda N3, Kawano K3, Ushijima K3. A phase II trial of irinoteca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recurrent endometrial cancer and correlation with biomarker analysis. Gynecol Oncol. 2018 Jul 20. pii: S0090-8258(18)31078-3. doi: 10.1016/j.ygyno.2018.07.014.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Grace

版权声明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