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贵州历史悠久,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截至2012年12月31日,贵州省下辖7个县级市、56个县。其中,就大方县来说,总人口超100万,县名取得非常大气。

贵州县人口排名(贵州省一个县人口超100万)(1)

首先,大方县,隶属于贵州省地级毕节市。在地理位置上,大方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部,乌江支流六冲河北岸,大娄山西端。东西相距86.2公里,南北相距85.2公里,总面积为3505.29平方公里。东与黔西县毗邻,东北抵金沙县,南以六圭河与织金县为界,西南与纳雍县隔河相望,西部和西北部与七星关区接壤。大方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旧石器时代,该地区既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夏朝时期,该地区为梁州的南域,荆州的西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不过没有将该地区纳入到秦朝的疆域中。秦汉这一历史阶段,今贵州省大方县一带和中原地区的交流相对较少。三国这一历史阶段,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夷族默部苴慕妥阿哲助南征有功,于蜀汉建兴三年(225)封为罗甸王,其封地包括了今贵州省大方县一带。唐朝建立后,置宝州(今威宁县东北)、袭州(一作袭州,今黔西县西)、义州(今金沙县)、郝州(今大方县南)、晖州(今织金县北)、犍州(今大方县东北),皆为羁縻州。

贵州县人口排名(贵州省一个县人口超100万)(2)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该地区属贵州宣慰司。崇祯八年(1635),该地区建有大方城。清朝初期,并将大方改为大定。公元1688年,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时,该地区属威宁府。公元1730年,清朝乾隆皇帝将威宁府改为大定府。1914年,设大定县,隶贵州省黔西道。1970年,大方县属毕节地区。2011年,撤销毕节地区,设立地级毕节市,大方县属之至今。2014年6月,大方县辖3个街道、10个镇、24个乡,总人口约103万人,为贵州省人口较多的县。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