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热极无聊,

幸有朋友约往古城茶楼一叙,

风炉煮茶,霜刀剖瓜,三五好友谈天说地,信马由缰。

突觉暗香微透窗纱,原来是院中蔷薇绽放,繁花似锦处有一窈窕淑女伏案临帖,高梳髻鸦,面若朝霞。

欣然观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一手蝇头小楷行云流水,笔落处隐然大家风范。

再细看时原来是描红,不觉莞尔。

问:您这写的啥玩意?

答:佛经。

问:有啥用?

答:修身养性。

问:那你抄《人民日报》不好吗?满满的正能量。

美女翻了个白眼,娇声怒嗔:粗鄙村夫不学无术,此乃老娘花了五千块才得我市某土寺海某法师面授佛法,时时抄习《心经》,所求皆成,福报功德不可思议。

等等,海某法师说这叫啥玩意?

美女傲然道:摩诃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要说普通人叫心经也就罢了,专职的佛教从业人员也叫心经未免让人笑掉大牙。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1)

摩诃波罗蜜多心经应该算是现如今知名度最高的佛经,这篇短短的经文仅有二百七十字,在诸多佛教典籍中,却有着极其殊胜的地位。

借用《西游记》里的一句话: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

佛经的名称是经文里很重要的内容,绝对不能忽视。

所谓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中摩诃是梵文的音译,包含大、多、胜三重含义,简单说就是形容极致的意思。

般若也是音译,出自印度瑜伽理论,专指认知万事万物本源的智慧。

波罗指彼岸,蜜指到达,心是核心、精髓。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思是能够到彼岸的终极智慧!

但解释了半天,其中的多字似乎没什么作用。

百度上说多是跟在波罗蜜后面的语气助词,这就有点侮辱大家的智商了,语气助词不都是应该放在最后面的吗。

而问题就出在这个多字上!

西游记里说唐僧师徒取到的是无字真经,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许并非佛陀亲传,它很可能是唐僧自己写的!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2)

遇事不决《西游记》,咱们先来看看西游记里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话说西牛贺洲的佛祖想把佛法传入南部瞻洲的东土大唐,可当时东土大唐从上到下各个阶级都不稀罕这玩意。

领导阶级不认可佛教,

李唐王室认的祖宗是老子李耳,道教名正言顺就成了国教。

官僚阶级也不认可佛教,

前有公元626年,唐武德九年,太史令傅奕前后七上疏,请罢除释氏,词皆激切。

后有著名的《谏迎佛骨表》,韩愈列举了东汉皇帝奉佛之后个个都是短命鬼,以及梁武帝事佛求福结果却饿死台城的历史事实,儒家集团的强烈反抗最终演化成三武一宗里的唐武宗灭佛事件。

平民阶级更不认可佛教,

得益于隋唐刚刚兴起的科举制度,孔孟之道才是当时的主流价值观,知识分子比如李白杜甫等等,也基本都是道教。

就像和尚不用梳子一样,面对没有需求的市场,佛祖也发愁。

好在观音菩萨很乐观,唐王李世民是逼父杀兄才上的位,屁股下面不干净,心里有鬼就不怕无机可趁,办法总比困难多,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3)

于是观音菩萨导演了一出唐王魂游地府的惊悚片,让李世民自己看看,李建成李元吉,还有他东征西战杀死的冤魂野鬼们都在地府里等着报仇呢。

要知道五百年前孙悟空大闹地府毁坏生死簿时,十殿阎君是向玉皇大帝告的状,这说明当时地府还是道教的直辖单位。

但唐王游地府时却有了六道轮回的佛教概念出现,可见佛教已经把手伸到了地府,有了内线才方便观音菩萨暗箱操作。

李世民又惊又怕,就听了崔判官的话想做个水陆道场超度亡魂,请来的法师恰好是唐僧唐三藏。

结果到了水陆道场最高潮的时候,观音菩萨又出来说风凉话:

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度不得亡者,那还办这水陆道场有啥用?

唐王赶紧打发唐僧去西天取经,可见有需求的是李世民,而不是唐僧。

唐僧自己根本就没打算去,说好的去挣点课时费,结果却搞成了出差,他也很无奈。

西游记第十二回,唐僧回去收拾行李的时候和徒弟们说的很清楚: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4)

这话倒没错,还没走多远,唐僧就在双叉岭遇到熊处士和寅将军这两个没什么水平的妖怪,逃跑时又遇到了猛虎,好在被猎户刘伯钦搭救。

为报答救命之恩,唐僧在刘父的祭日念经超度。

念完经后刘父乐呵呵的给全家托梦:我以前日夜在地府受苦,不得超生,得圣僧念了经卷消了罪业,阎王差我去中华托生去了。

等等,不是说好的小乘佛法不能度亡者超升的吗?

如果我是唐僧,肯定扭头回去找唐王李世民复命:观音菩萨胡说八道,小乘佛法也可度亡者的,贫僧我刚刚就度了一个。

但唐僧并没回去,他只是边往前走边心里犯嘀咕:我这些年学的经到底有用没用?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五指山收完孙悟空后,观音菩萨下凡教了唐僧一篇《定心真言》,其实就是紧箍咒,害猴的玩意。

再往前走就是观音禅院宝贝袈裟的故事,反正这些坏事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观音菩萨的黑手操纵。

等到了乌斯藏高老庄收了猪八戒后,唐僧的疑虑也达到了顶峰,而此时西游记中最神秘的人物乌巢禅师登场了。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5)

乌巢禅师出场时间很短,一共只干了三件事。

一是要收猪八戒做徒弟,被婉拒了。

二是传授唐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僧躬领圣教。

三是写了首打油诗预言西行之路,最后捎带着讽刺了孙悟空,弄得猴子很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乌巢禅师故事的信息量非常大,咱们来逐一分析一下:

没见面前,猪八戒对唐僧说:他倒也有些道行,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

本来是闲谈,唐僧却漫不经心的说出了整本西游记中最不像话的一句话:他做甚么勾当?

勾当本身不是个好词,梁山好汉经常用,唐僧用来说佛门同道显然很不合适。

原因是此时他有了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两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为任何问题都可以用武力解决,明显有点膨胀。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6)

其实猪八戒不想跟乌巢禅师修行并不是因为傲娇,而是猪的来头实在太大了!

猪八戒的原型最早出现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传说毗湿奴曾化身野猪,早在女娲补天的时代,就已经和魔王黑冉亚克沙战斗过了千年,最终取得胜利,把大地从无尽的海水中托起。

之后他又成为了波斯帝国琐罗亚斯德教徒的不败军神,孔子周游列国的时代,居鲁士二世挥舞着野猪的旗帜,征服了古巴比伦富饶的城邦。

狂热的波斯人称他为拉纳韦勒斯巴▪赫拉姆,胜利之神。

几百年后,小亚细亚基督教厄勒克塞派出身的少年摩尼,融合了基督教和琐罗亚斯德教的部分教义,创立了摩尼教,很快就席卷了从波斯诸国到中国西域的大片土地。

野猪战神又被摩尼教徒提起,并改称为韦勒斯拉纳,意思是东方的军神。

然而随着阿拉伯伊斯兰的崛起,显赫一时的萨珊波斯帝国灭亡。大量的摩尼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徒只能向东方流亡,并在靠近丝绸之路的边缘地区建立了一系列宗教国家,此时的大唐帝国也迎来了在劫难逃的安史之乱。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7)

公元762年,唐玄宗和唐肃宗相继去世,叛将史朝义劝诱信仰摩尼教的回鹘牟羽可汗,共同进攻长安。

牟羽可汗欣然引兵南下,但在唐朝外交使节的劝说,以及自己的丈人唐朝将军仆固怀恩的感召下,他又改变了主意,决定转向攻打史朝义盘踞的洛阳。

来自异域的援军,高呼着野猪战神韦勒斯拉纳的名号,在洛阳古老的城墙下和叛军浴血奋战,最终协助大唐取得了安史之乱的胜利。

战后,回鹃人得到了公开转播摩尼教的特权,野猪战神的信仰开始走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但很快又被主流儒家文化击败,逐渐边缘化。

生活在深山老林中,过着游猎生活的女真人,一直把野猪视为力量的化身,他们后来创建的金国和清朝也都有祭拜野猪之神的文化传统。

满族说唱艺术《金兀术学艺》中说:金兀术捕杀野猪后遂成为英雄,是岳飞将军的毕生死敌。

满族语言中有很多形容野猪的词汇,起名字时也常用野猪的年龄来表示长幼。

万历四十四年的寒冬,有个女真人的婴孩被赐予了努尔哈赤的名号,意思是野猪皮,而他弟弟舒尔哈齐的意思则是两岁的野猪的皮。

汉族王朝最早提出家国天下的概念时,家字的意思是驯化的野猪。

但谁都没想到,最后却是这些以野猪为名的人们走出了白山黑水,问鼎中原,结束了汉族王朝的天命。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8)

在汉族传统文化中,猪八戒的形象又和两位佛教高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位是汉地第一个出家人朱士行,另一位是唐朝初年著名的学问僧一行。

公元250年,曹魏嘉平二年,印度高僧昙河迦罗来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立戒坛。朱士行在魏齐王曹芳的支持下登坛受戒,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

昙河迦罗以佛家弟子口不说非礼之言,戒食五荤三厌,身不做非礼之事,心平气和,心不想非礼之物,内外洁净之意,为朱士行起了个法号叫做八戒。

此时,曹魏司马懿刚刚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武力篡权。

蜀汉姜维也开始了他的第五次北伐,突破口依然是天水。

孙吴孙权废了主和的三子孙和,赐死四子孙霸,改立主战的五子孙亮为太子,做好了临死前搏一搏单车也能变摩托的战争总动员。

中原大地在短暂的和平后,即将再度陷入战火纷飞当中,为了忘却战争的苦难,朱八戒背起行囊,走向了末知的西方世界。

而在西方,猪八戒早已融入了佛教密宗的信仰当中。

元杂剧《西游记》中第四本第十三出,猪八戒出场时自我介绍说:

自离天门到下方,只身惟恨少糟糠,神通若使些儿个,三界神祗恼得忙。某,乃摩利支天部下御车将军!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9)

摩利支天是佛教密宗的护法女神,二十四诸天之一。

唐密宗师不空译《佛说摩利支天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天女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之力,常行日月天前。

摩利支的意思是光明的火焰,本来是婆罗门教的神祗,罗摩衍那中说她是梵天的第七个孩子,来头很大。

别的神祗出门时,要么自己飞要么骑个老虎狮子大象什么的,唯独摩利支天是坐在板车上,由七只黑色的小猪拉着走。

随着密宗的崛起,以及一系列放飞自我的造神运动,摩利支天逐渐被改造成饲养员大妈的模样:

彼摩利支菩萨,坐金色猪身之上,身着白衣,顶戴宝塔,左手执无忧树花枝,复群猪围绕。

在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大多数文物里,摩利支天都是三个头分向三面的形象,正面菩萨相,左面野猪相,右面女童相,含义是生命与死亡的循环。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10)

猪八戒贬落凡间之前,曾是掌管天河水军的天蓬元帅,而天蓬也正是道教文化中掌管生命与死亡的神祗。

天蓬最早出现在唐代末期道教典籍《上清大洞真经》当中:一神状如天蓬大将,辟邪驱魔,拔度七祖,乃酆都北帝之护法。

酆都北帝就是主宰罗酆地狱的酆都北阴大帝,掌管死亡。

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说:炎帝大庭氏,讳庆甲,天下鬼神之宗,治罗酆山,三千年而一替。

同时代另一部道教典籍《真诰》中,则记载有天蓬咒,内容也是关于死亡与复活的:

若世人得此法恒能行之,便不死之道也。男女大小皆可行之,此所谓北帝之神咒,煞鬼之良法,鬼三被此法,皆自死矣。

到了北宋,天蓬又和北斗信仰融为了一体:北斗九宸,应化分精,而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辅、天英、天权、天柱、天心、天禽也。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北斗七星实际上有九颗,所谓七见二隐,七星之外还有两颗隐藏的左辅星和右弼星。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11)

在《三国演义》六十九回中,相术大师管辂看到有个少年面露死相,有点于心不忍。他告诉少年带上好酒好菜去南山,如果看见两个人在下棋,就别说话,只管倒酒,等他们吃饱喝好就哭着求寿。少年言听计从,最后那两人把他的寿命从十九改成了九十九。

管辂总结说:那两个人,一个是北斗,一个是南斗。

所谓北斗注死,南斗注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僧一行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天文学家之一,他用科学方法实测出地球子午线长度,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开元大衍历》,堪称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农历1.0版。

据说一行小的时候,家里非常穷困,经常得到邻居王姥姥的接济。后来他功成名就,当上了天子之师。某天,王姥姥突然找上门来说自己儿子杀人被关进了监狱,想让一行出面和皇帝求求情.

可是杀人偿命国法难违,一行婉言拒绝了王姥姥走后门的要求,王姥姥大骂一行见死不救,忘恩负义。

等王姥姥走后,一行拿出一个布袋交给徒弟,让他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方去捉七只黑色的小猪回来。

第二天一早,钦天监报告说昨夜北斗七星不见了,唐玄宗李隆基急忙召见一行,问他是吉是凶,应该如何应对?

僧一行有理有据做了分析,然后建议大赦天下。李隆基当即下诏,王姥姥的儿子由此得到了赦免。

当晚,七星中的一颗回到了天空,七天后,七星全部出现。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12)

还记得猪八戒自称是摩利支天的御车将军吗,其中的逻辑关联其实很清晰:天蓬-掌管死亡-北斗注死-七只黑色的小猪-御车大将-摩利支天的七只小猪拉车-猪八戒。

佛教密宗的护法神摩利支天,就这样通过猪八戒的故事演变成了道教掌管北斗的斗姆神,全称梵气法主斗姆紫光天后摩利支天大圣。

现如今任何道观里,斗姆娘娘都是仅次于三清四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天水玉泉观西部建筑群落就是以她为首。

乌巢禅师说猪八戒原名猪刚鬣,听起来似乎有点粗俗,实际上非常高雅,《礼记》中说的很清楚:豕曰刚鬣。

西天取经时,但凡是水里的妖怪,通常都是猪八戒的工作。猪自古就是水畜,《易经》说:坎为豕。《埠雅》解释道:坎性趋下,豕能俯其首,喜卑秽,亦水畜也。

民间还有很多故事,也都把猪视为水神的化身。

战神死神水神,三位一体,野猪信仰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难怪乌巢对猪八戒那是非常的客气。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13)

而乌巢和唐僧初次见面,就说失迎失迎。说明他是认识唐僧的,或者说认识金蝉子的,不然的话他应该说幸会幸会,或者久仰久仰才对。

再之后就是著名的打油诗:

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这首诗不仅指明了取经的方向,还预测了以后会遇到的妖魔鬼怪,尤其是最后几句,点出了猪八戒、沙和尚和孙悟空,并且告知唐僧遇到了问题多问问孙悟空,他知道西去路,或者说修行之路。

问孙悟空?我是师傅他是师傅啊?

唐僧还没反应过来,乌巢禅师就教给了他《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西游记里简称为《多心经》。

若将容易得,必作等闲看。

来的太容易的东西,往往不会珍惜,先来看看乌巢禅师传经的前戏:

三藏再拜,请问西天大雷音寺还在那里。

禅师道:远哩,远哩!只是路多虎豹难行。

三藏殷勤致意,再问:路途果有多远?

禅师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

三藏拜伏于地恳求,那禅师遂口诵传之。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14)

要知道唐僧可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就是观音菩萨也得在如来佛祖授意之下,才敢化作老僧班门弄斧,讲什么大乘佛教。

而乌巢禅师却在知道唐僧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就敢大言不惭的说《多心经》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

这就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多心经和如来佛祖那批经书没啥关系,二是多心经比佛祖的经书档次高多了。

唐僧自从学会了这部多心经以后,再也不念他以前的小乘佛法了,但凡有点时间或者遇到什么困难,就常念常存,一点灵光自透。

但念这玩意到底有用没用呢?

答案是没用!

在后面一章里特意交代唐僧遇到了虎先锋,看着名字就知道并不是什么厉害的妖魔鬼怪,我不说估计你都想不起来西游记里还有这么个东西。

乌巢禅师说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唐僧很听话的念起了多心经,结果还是被抓了,可见这玩意对付妖魔鬼怪根本没什么用。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15)

多心经的用处并不在这方面,所谓魔瘴,并非是指具体的妖魔鬼怪,而是指魔障,修行中遇到的瓶颈。

唐僧的脾气并不好,从第十四回观音菩萨教唐僧紧箍咒开始,到第十九回乌巢禅师传授多心经这六个章节里,唐僧和个施虐狂一样有事没事就念叨紧箍咒。

妖怪他打不了,山贼他打不了,野兽他也打不了,他唯一能欺负住的就是孙悟空。

刚给猴戴上的时候,就念着试了试效果。孙悟空生气要打他的时候又念了一次,宝贝袈裟丢了的时候连续念了好几次,收服小白龙的时候刚要念,猴赶紧跑着去打架了!

可学会了多心经以后,唐僧脾气好了许多,起码很少再念紧箍咒,有时还会亲切的和孙悟空讨论起对于《多心经》修行的一些问题。

西游记第二十回、第三十二回、第四十三回、第八十五回,唐僧有四次在修行中遇到瓶颈的魔障。而这四次,都是孙悟空帮着他突破难关,明心见性。

正如第三十二回孙悟空说: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多心经》云心无挂碍,方无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还有第四十三回,唐僧严重怀疑多心经的实用性,孙悟空却说你只会读,不会解。言下之意不是多心经没用,而是你没用。

唐僧有点生气,反问:我不会解,难道你会解吗?孙悟空却笑嘻嘻的说:解得,解得。

唐僧想了一下,顿时理解了孙悟空的才是真解,无字真解。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16)

多心经的精髓其实就在孙悟空的名字里,空。

学习也是一种欲望,唐僧很刻苦的学习多心经,却因为不能进步而感到内心困扰,这实际上已经远离了修行的本意。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人说读书能提升一个人的气质,有些美女读了两本散文就赶紧照照镜子,似乎没什么变化,那你觉得是书的问题还是镜子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于求成也是一种魔障,不但不能进步,反而徒增烦恼罢了。

唯有放空内心,抛弃欲望,远离所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到达智慧的彼岸。

这就有一个问题,翻遍西游记孙悟空基本上没念过什么经,参禅打坐更是不可能,但是他却把多心经一字一句记得很熟,是不是很奇怪?

其实这才是乌巢让唐僧遇到学习上的困难就要多问孙悟空的原因,因为多心经根本不是原始佛教的内容,而是中国人自己改良过的禅宗。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17)

佛教说到底还是古印度人的哲学,中国人同样也有自己的哲学体系,发展到极致也就是八个字: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因为世界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感知的,所有的天理、真理、道理,孰好孰坏,其实都在你的心里。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道德经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传习录说:道心即天理,人心即人欲。

古今中外所有的哲学体系,都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克服人性的弱点,从而达到更高的层次。

这也是多心经里多字的深意,佛教有显宗密宗,禅净律各种流派数不胜数,还有儒家、道家、墨家、心学家,或者苦修、或者顿悟,到达智慧彼岸的道路并非一条。

现在再回头来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你觉得它是佛经,还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人间公理?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18)

百度上说,最早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由三国时期吴国的支谦译出的,不过年代久远已经失传,第二早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吴支谦译本的全称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咒经》。而鸠摩罗什的全称是《摩诃般若波罗蜜咒》,后来衍化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什么什么心经之类,实际上都是早期密宗对自己经文的称呼,比如唐僧翻译的 《不空縃索神咒心经》,和唐菩提流支翻译的《不空霸索咒心经》,都和密宗不空和尚有关。

在佛教领域为了区别,往往把上述二经省称为《咒心经》,而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省称为《多心经》。

这一点,从敦煌写经卷子上早都得到了反复的验证,全部写本以及唐代经录中,都是省称为《多心经》,无一例外!

唐僧的时代,正是各种哲学思想激荡碰撞的时代,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认识自我,各种思想都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如何去其糟粕,把原始佛教中最优秀的逻辑思维部分,与中国本土原有的儒家道家哲学思想融合,成为了摆在所有知识分子面前的一大难题。

当然结果很明显,中国人发展出了绝对中国特色的禅宗思想,但那是将近两百年后的故事。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19)

玄奘法师圆寂后,他的的两位弟子慧立和彦悰合写过一本叫做《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传记,书中说道玄奘大师在西行中曾遇到一个病僧,传了他一卷《般若心经》:

至沙河间,逢诸恶鬼,奇状异类,绕人前后,虽念观音不得全去。即诵经,发声皆散,在危获济,实所凭焉。

唐人李冗所做的《独异志》也有类似的说法。

到了元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这一情节又有了变化,三藏法师从西天取到了真经,却偏偏少了这本《多心经》。

当他从天竺回到东土大唐夜宿香林寺时,一位容貌端严的僧人入得唐三藏梦来,这位僧人自称定光佛,传下一部《多心经》。

以上的故事都是传说,但玄奘法师的弟子窥基大师也亲口说过,玄奘取经途中,确实遇到过一个病僧传授梵文的《多心经》给他。

西行路上再遇到险阻时,玄奘就读心经四十九遍,总能化险为夷。

玄奘到达烂陀寺后,发现病僧也在那里,并且告诉玄奘:我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玄奘取经回国后,应李世民的请求,把《多心经》翻译成275字的汉语版。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标题下面,都写着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20)

从西游记到各种传说故事,再到真实的历史,无一例外的都指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根本不是唐僧从佛祖那求来的,而是去西天之前就已经领悟到的。

佛教的经典,可以分为三大类:经、律、论。

经,一般专指释迦牟尼佛生前讲过,或者由某位大菩萨所讲、经过佛陀认可的内容。

比如《金刚经》、《楞严经》、《心经》,唯一的例外是中国人自己写的《六祖坛经》。

律,是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以及为什么要遵守戒律的原因。

论,是历代高僧对佛经的解释,或者对某个观点的系统论述。比如常见的《大乘起信论》、《中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等。

再比如唐僧到印度求取来的真经,就叫做《瑜伽师地论》

经、律、论,合称三藏,博大精深浩如烟海。

只要稍微多了解点佛教的朋友不难发现,胡编乱造一些佛经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在经首冠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就能增加权威性而蒙蔽过关,普通人一般是不敢质疑的。

事实上中国和尚也确实伪造过许多佛教,比如《佛说父母恩难报经》、《佛说占察善恶业报经》等等,听名字就知道有多水。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21)

实际上佛陀生前根本没留下过任何经文,用他自己的话说,世间万物的道理如同天上的月亮,想通过文字去理解,就像用手指着水中月亮的倒影,根本不可能到达智慧的彼岸。

佛陀圆寂后,他的大弟子阿难把佛陀的教诲整理成梵文刻在贝叶上,形成了最早的一批佛经。

这就是佛经开头如我是闻的含义,是阿难我听佛陀说过的话。

在最早也最接近真正佛陀思想的《阿含经》中,佛陀常说:无常、苦、无我、不净。他认为个人的修行只能挽救自己,不要妄想去普度众生。

有一些佛教徒严格遵守佛陀的教诲,他们自称上座部佛教,说个人就像一条小船,只能渡自己无法渡他人,所以也被称为小乘教派。

这样的理论显然不利于广泛的传播,所以更多的僧人公然和佛陀背道而驰,宣称常、乐、我、净,说个人的修行完全可以普度众生,所以又被称为大乘教派。

小乘佛教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都是大乘教派。

功德箱、许愿池、佛像、祭祀烧香、居卧高广、超度法会、持咒诵经、手捉金钱等等,几乎样样都是和佛陀对着干的!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22)

再回到唐僧取经的问题上,从理论思想的角度,佛教可以分为四类:小乘有两个,一切有部思想和经量部思想;大乘有两个,中观思想和唯识思想。

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日本佛教都属于大乘佛教,所以也都属于中观或唯识。

汉藏日之间的区别,主要提现在修行的方式上,大家都是大乘佛法,谁也跳不出中观和唯识的范畴。

玄奘法师取到的《瑜伽师地论》则是唯识思想的核心经典,他回国后创立的流派也叫做唯识宗。

早在玄奘法师之前,佛教传入中国已有几百年之久。但是经典并不完整,翻译家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所以当时中国佛教界十分混乱,教派之间争的脸红脖子粗,对于一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始终没有统一的答案。

比如说佛教认为人有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感觉、直觉,合称为七感。

前六种好理解,第七种直觉稍微有点复杂。《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里的未来心就是指直觉,梵文音译末那识,意思是意识的最深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潜意识。

潜意识不受思维控制,无善无恶,但每个人本能的对于未来的渴望,却会生起贪、憎、痴、等等烦恼,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那么如何突破末那识潜意识带来的负面影响呢,答案是第八感阿赖耶识。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23)

看过《圣斗士星矢》的朋友都知道,每次星矢这帮青铜打不过某某黄金圣斗士的时候,都会燃烧小宇宙达到第八感阿赖耶识的境界。

第八感阿赖耶识是指每个生命体在世界中进行过的一切行为和思考活动的总结,简单说就是通过修行,人类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潜意识。

那么怎么修行呢?

第八感之后还有没有第九感呢?

书上没写~

玄奘法师很想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既然在中国得不到,那只好去印度看看,这才是他西天取经的真实原因。

而唯识思想恰好能解答他所有的疑问,实际上,与其说唯识是一种佛教理论,倒不如说它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更加恰当。

唯识特别强调名相的讨论界定,说人话就是重视名词解释,每一个佛教术语都解释的清清楚楚,大家讨论起来就不会有误解,所以唯识也叫法相宗。

至于说第八感,唯识的答案也很明确,有!

怎么修行潜意识?唯识建立了次第系统,并给出一定的标准。

比如你在一年级需要学什么、考试考什么、怎么才算合格?二年级如何三年级如何?

按部就班从基础出发,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总能达到智慧的彼岸!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24)

这话没毛病啊,所以玄奘法师在大雁塔翻译的唯识经典,除了《瑜伽师地论》,还有《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等等。

只可惜唯识思想太过于缜密高深,玄奘法师圆寂以后没多久,唯识宗就烟消云散了。到了近代居然要到日本去寻访,重新光复,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其实不单单是唯识思想,佛教还有许多逻辑思维方面的学问,都是相当的艰深难懂。

你说要找个师父讲解净土宗律宗什么的,佛学院一抓一把,随便都有。

但能讲解成唯识论、师地论的,那就是凤毛麟角,基本找不到。

所谓禅宗顿悟,净土念佛,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所以大兴于世。

禅宗律宗等流派背后的深意也很高妙,但至少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到修行路径,入门并不难。

玄奘法师倡导唯识宗,就相当于某地来了个智者,大家欢呼雀跃争着去看。

结果智者不讲鸡汤,不说名言警句,却解起了微积分,于是人群散去大半。

后来智者又开始演算实变函数,泛函分析,黎曼几何……,于是众人散尽,都去看说相声的了。

插句题外话,中国佛学界目前大部分都选择了唯九识思想,因为九识说正好也是中国禅宗开宗立派的理论基础。

唯九识说解释起来会很麻烦,这一篇的篇幅已经严重超标,还是放到禅宗时再说吧。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25)

我个人认为,玄奘法师带回中国的唯识宗思想,实际是印度佛教的哲学体系和逻辑思维方式,在中国本土化,演变成禅宗之前的过渡阶段。

尤其是他创作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体现出更多的是人性的智慧灵动,而不是枯燥乏味的佛法说教。

话说乌巢禅师传授完《多心经》后化作金光,径上乌巢而去。长老往上拜谢,行者心中大怒,举铁棒望上乱捣,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

历史上和乌巢有关的高僧大德有两位,分别是齐梁时期的宝志禅师和唐朝的鸟窠和尚,而这两人普遍被认为是禅宗顿悟思想的先行者。

据《佛祖历代通载》记载梁武帝令张僧繇画宝志禅师像,但他下笔不自定,竟不能成。

过两日,宝志禅师和梁武帝临江纵望,一块紫栴檀香木顺流而下,禅师以杖引之。

梁武帝又令供奉官俞绍用这块紫栴檀雕宝志禅师像,顷刻而成,神采奕奕。

宝志禅师以杖引紫栴檀而成神像的情节,和乌巢禅师用多心经指引唐僧明心见性,最终成就南无旃檀功德佛果位的故事何其相似。

唐朝的鸟窠和尚更是一位奇人,据说他有一次与人论禅,席间一位侍从想离去。鸟窠禅师喝问:你要去哪?侍从说:向诸方学佛法去。鸟窠禅师从屁股下面的坐垫上抽出一根线说:若是佛法,我这里亦有小许。

这段故事又和西游记第八十五回孙悟空以《多心经》为引,教育唐僧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的情节也颇为相似。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26)

晚年的鸟窠和尚,常年住在杭州秦望山上一棵枝繁叶茂的松树上,因而得名。

当时苏杭一带最高地方长官是白居易,他听说有这么一号人物,便欣然前往拜访。

白居易开玩笑说:师父,下面是万丈悬崖,你住在这里多危险啊。

鸟窠和尚回话道:我一点也不危险,我看你才危险!

白居易哈哈一笑: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

他当时的职位和现在的市委书记差不多,前呼后拥,哪有什么危险?

鸟窠和尚淡淡的说:薪火相交,识性不停。

官做得越大,心中也就越乱,患得患失,妄念就像烈火一样在心里煎熬。

白居易当时就跪了,他赶忙问鸟巢禅师应该怎么修行,请求传法。

鸟巢禅师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白居易说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话,鸟窠和尚却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意思是光说是不够的,还得要身体力行的去做才行。

后来白居易还专门作了一首《鸟窠和尚赞》: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巢名。

关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故事就说这么多吧~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27)

抄经最早源于唐朝,对政府来说,佛教对社会稳定有突出的贡献,但限于当时印刷水平,李唐在秘书省和门下省专门设有负责抄写的楷书手,他们是抄写经卷的主力。

贞元三年, 秘书省刘太真奏,准去年八月十四日敕,修写经书,令诸道供写功粮钱。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为了保佑家宅安宁,超度亡灵,但凡有条件的家里也都会供奉一本经书。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唐朝人开起了专业的写经铺,写经人被称为经生,写经利润可以用暴利来形容。

据《酉阳杂俎》记载:写大般若经一部,施银盘子叁枚,共卅五两,麦壹佰,硕粟五十,硕粉肆斤。

敦煌藏经洞就出土过大量唐代写经卷子,但由于经生抄经很少署名,所以我们已经无从得知这些书法精湛的艺术品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佛说成佛的故事(唐僧取了个什么经)(28)

但写经发展到了清朝,已经摆脱了佛教活动的范畴,演变成了一种书法创作的艺术形式。

康有为说:书法亦犹佛法, 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其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清朝的文人雅士除了诗歌唱和,更以互赠写经卷为乐事,比如刘墉赠纪晓岚,赵孟頫赠中峰和尚,傅山赠朱伯浑,内容都是首选《多心经》。

当然在文人眼里,抄《多心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起码你得懂啊。如果不懂,还跟着人家故作风雅,那肯定是要闹笑话的。

最后就用一个关于《多心经》的笑话来结尾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与各位共勉。

话说乾隆年间,有个叫做桂良的官员,偶然得到一卷宋代宣纸,于是专程拜访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成亲王永瑆,请求他为自己写一卷《心经》,并交了五十两黄金作为酬谢。

永瑆是个标准的文化人,听到《心经》两个字就皱眉头,但当时人多不便发作,只好表面答应。

翌日一早,桂良便收到墨宝,他迫不及待打开一看,竟是一片空白。再仔细看时,只见左下角有三个极小的字,

—你也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