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毕业季就是失业季”这句话,我听过无数次,但只有在自己亲身经历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辛酸与无奈。

起初听老师和学长学姐谈起的时候,哪怕他们描述得再惨,而我的感受也只是觉得工作真的好难找。正如鲁迅先生在《而已集·小杂感》中写的一样,“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后来我毕业了,这时才真正体会到那句话的戳心力度是多么的大。据统计2020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总人数为874万人,光是看到这个数字就可以知道竞争的激烈程度。

希望你明白了这些道理(如果我能早点明白)(1)

由于我大四上学期一心想考公务员,便只准备国考,没有参加过秋招,所以在国考失利后,完全没有了退路。

当时面临即将毕业的焦虑和恐慌,我开始陆陆续续地投递简历,但结果是,我想去的公司不要我,而要我的公司我又不想去。可能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也不知天高地厚,所以不甘心妥协。

于是又把希望寄托在省考上,总之,当时的就业想法就是,要么考公务员,要么去公司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因此大四上学期结束后,我就收拾行李回家了,并计划着春节一结束就返校继续准备省考和春招。

NO.2

因为省考往年差不多都是三月份考,那就意味着考完以后也可以继续参加春招,总归是有退路,我当时这样安慰自己。

希望你明白了这些道理(如果我能早点明白)(2)

可结果却是,我又再次验证了那句“计划往往比不上变化”。后来受疫情影响,全国进入联防联控状态,医务人员奔赴一线,企业停工停产,学校延期开学……省考推迟且日期不明,而春招也改在线上进行。

这一下子让我的计划全被打乱,当时除了担心疫情情况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之外,最忧心的是就业问题。

也是那段时间,我才明白,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当时看着班上的同学陆陆续续收到offer,而我的工作依旧没有任何着落时,我就更加焦虑和恐慌了!因此春招给我带来最大的改变就是,我从一开始的就业不积极演变为海投。

NO.3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就是虽然每天都能看到很多招聘信息,也积极投递简介,但是投了以后都是石沉大海,毫无音讯。所以在那段日子里,我曾多次陷入严重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泥潭中。

希望你明白了这些道理(如果我能早点明白)(3)

可能是因为没怎么受过挫折,一直以来都被家庭和学校保护得太好了。再加上毕业以前,虽然在学校没有那么优秀,但也在自己的努力下取得过一些小成绩。然而毕业以后,却连海投都没有找到工作的我,开始不断地感受到落差,因此在夜晚还偷偷抹过很多次眼泪,不过第二天又假装很开心、没心没肺的样子。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后来,当我在投递简历之前,我都会根据该用人单位的要求来结合自己的利弊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又在简历上下功夫,会根据自己想投递的岗位要求进行修改。而不是像之前那样用一份简历盲目海投,不光石沉大海,也消磨了自己的精力和斗志。

希望你明白了这些道理(如果我能早点明白)(4)

可能是因为用人单位也看到了我的用心,所以我终于也找到了自己比较喜欢的工作。特别是我的上一份工作,从求职时自信地推销自己到离职时对同事们的不舍,其中的每一个桥段都让我难忘。

NO.4

作为一名打工人,虽然很多时候都有说不尽的心酸苦楚,但是生活却始终有盼头。

“一切打不倒我的,都必将使我强大。”当我现在再回想起之前盲目海投的那段时间,我也总结出了简历石沉大海的原因。

因为自己当时投简历的时候只注重兴趣爱好,而没有考虑实际情况。不仅所投岗位与我的专业完全不符,而且工作经验不足。另外,简历还没有针对性,所以即使海投也不会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

其实有时候,我会忍不住想,如果我能早点明白这些道理,是不是就可以少受很多本可不必经历的挫折?

希望你明白了这些道理(如果我能早点明白)(5)

事后,我也想过,要是像我这样不认真准备的人都能进,那对其他认真准备的竞争对手多不公平。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这个世界很公平,要想收获就必须付出。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要为自己的选择负全责,更要为自己的无知和懈怠买单。

因为自己那个固定而单一的就业思维和不积极的就业态度,于是掉过很多坑。而爬出坑的过程实在是太苦、太难了,所以我特别不希望你们再经历。

最后祝你们都能绕开我走过的所有弯路,且祝我们前程似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