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要求写出对生活的感悟,“感悟”源于“事”、起于“情”、止于“理”,因此,要把作文写深刻,必须要做到由“事”到“理”,缘事析理、缘情释理。

我们要善于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这些事物中总结、发现。要想写出道理正确、说理透彻的好文章,更要如此,这就是缘事析理(指依据事例分析它所蕴含的道理)的写法。福楼拜总结自己写文章的经验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程福宁曾经说过,“文章的本质在于给出思想”“一篇文章,或者记载的是作者个人的真经验、真认识、真思想,或者宣扬、阐发他人的真经验、真认识、真思想,这样的文章才是有思想的文章,也就是有价值的文章”。鲁迅也说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可见,写文章只有在缘事析理的基础上才能写得深刻。

作文写深刻不易,但也有法可循。首先是具有深透的见解,对人具有启发的作用;其次是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由现象深入本质;再次是能够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怎样才能做到说理深刻?一要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居高临下审察事物,辩证思维剖析问题;二要摆现象、揭本质、挖根源、说危害、讲办法,逐层分析,说清所以然;三要抓住规律,理清关系,对比曲直,驳斥谬论,多方阐发中在要害上。总之,站得高,想得远,挖得深,说得透,才能达到“深刻”的要求。

以一件小事引出大道理的作文(由事到)(1)

缘事析理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小见大。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这里的“大”是大的话题、大的道理,它可能关系到自然社会、人生命运、天地宇宙等等。高明的作者常常由一物之微而触动人世的大题,犹似潺潺山溪,蜿蜒注入大海。例如《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由文人集会引发了欢乐有尽、人生苦短的感慨。

2.比较鉴别。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比较就能很容易地看出两种事物的差别。差别即特点,抓住特点也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了。比较辨析从逻辑思维的层面讲,难度不大,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君子和小人心态的比较。比较辨析有三条路可走:一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事物的对比辨析;二是某一事物的两个对立面的比较辨析,如正反对比论证;三是类比分析。

3.探究因果。

追溯事物的根由,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推理事物发展的结果,得到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这就是探究因果。例如:年轻时就身患绝症的史蒂芬·霍金,为什么后来能成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是因为霍金并没有因病痛的折磨而放弃对学习的渴望,他正是在这种一般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战胜了病痛的折磨,付出了超人的努力而成功的。探究因果,可以理解为用原因去证明结果,或者用结果去证明原因。

4.由表及里。

“表”就是表面的,浮于生活现象之上的,我们能一看即知的。“里”就是本质的,通过我们的分析,从现象的背后挖掘到那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由表及里”就是让我们在初步展示一些生活现实的基础上,用精湛的笔触点出深刻的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游褒禅山记》中,作者由“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的生活现象,悟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人生哲理。

以一件小事引出大道理的作文(由事到)(2)

下面从对一篇文章进行点评的角度,感受一下怎样把文章写深刻。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①猴年的春晚,我听到一声之前从没有听过的曲子“老腔”——那黄土地黑皮肤锣鼓喧天吼声震颤八百里山川河岳的歌!(点评:从春晚的感受写起,亲切自然。)

②我愿意把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归结为一个词——接地气!

③“老腔”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它不适合浅斟吟唱。很简单,在大西北粗粝的风沙中,阳春白雪扎不下根来,浅斟吟唱传不到远处,它吼出的是底层草根心里的呐喊,它体现的是民生发展的原生态的艰难岁月。(点评:用语极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老腔产生的地域色彩及个性特征。)

④“老腔”牵系着那么多,承载着那么多——俗称之为民俗,雅称之为文化!它有令人震撼的力量,因为它的真实,它的本色,它的温情,也因为它深深扎根于这片热土的执着——它荣,他们荣;它辱,他们辱;它兴,他们兴;它衰,他们衰!(点评:语句简洁有力,读来令人激情澎湃。)

⑤陈道明曾在一次电视节目上发飙,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满堂喝彩,却被几位评委贬低得一无是处。陈道明怒斥:你们对传统文化毫无理解,居然就直接否定了这个节目。你们可能读过不少书,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农耕文明却知之甚少,理解不了……(点评:借陈道明之语点明老腔等民间传统艺术遭遇窘境的原因。行文由浅入深,继续深入分析。)

⑥震撼,真的不在于文化程度有多高,无所谓见识有多广,而在于能不能放弃那种矫揉造作的势态,以赤子之心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的冲动与虔诚。老腔、秦腔、花鼓的传承者们,骨子里就是这样一种动人的虔诚。(点评:对比之中尽显老腔的魅力,同时使得说理深刻、逻辑严密。)只是我们误解了这种虔诚,甚至蔑视地称它为“愚昧”。

⑦于是我们看到令人落泪的一幕:义务宣发方负责人方励现身某直播平台用下跪、磕头的极端方式,恳求全国院线经理为《百鸟朝凤》增加排片!《百鸟朝凤》仅仅是吹唢呐吗?错,它坚守的是在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中,可贵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定力;它表达的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以及对现实中普通人的细致关怀……(点评:本段继续举例,深刻指出:文化亟待拯救、发扬、传承!)

⑧中华大地,沉默无言,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它的激情,只为生于斯 长于斯逝于斯的人而奔泻,而我们的文化便为这种奔泻所裹卷,吞吐千年,涵纳古今!

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期待如“老腔”般的传统艺术能更多地走进人们的视野,老腔变红腔!(点评:结尾呼应开头,简洁有力,情感真挚,于呼告之中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以一件小事引出大道理的作文(由事到)(3)

点评:本文因立论深刻、流畅自然、层层深入而获高分。具体特点如下。一是文思泉涌,立意高卓。作者的思维与情感随笔尖舞动,直击要害,一针见血地指出“它令人震撼的力量”在于“接地气”,深刻地揭示出老腔粗犷个性的根源在于大西北这一片粗犷的热土。二是底蕴深厚,自成一格。作者的笔触并不停滞于对老腔的感悟,而是把老腔扩展到“秦腔、花鼓”等传统的“接地气”的艺术唱腔形式;作者又对以“老腔”为代表的中华民间传统艺术演唱形式所遭遇的逼仄与尴尬处境给予揭示与评价,体现了作者对老腔的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忧思和赞美。三是层层深入,引人思考。全文层层深入,思绪纵横,开阖自如,力透纸背,激情磅礴,在感人肺腑的同时,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