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雄文

萧锋将军是粟裕的老部下,解放战争期间,长期在华东野战军实际最高指挥员粟裕指挥下南征北战。他生前一直有个好习惯,每天写日记。去世后,留下了60年的日记和回忆文章,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战斗历程,也较客观地反应了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历史,是不可多得的原始史料。其间,可以看出他对华野统帅粟裕大将的由衷敬服。

作为开国少将,萧锋将军自然是欣慰的,中国历史的进程有着自己的一份汗水。但与率西路军兵败祁连山的徐向前一样,他也有着难以排遣的遗憾,甚至于临终前,负疚之感都未曾稍稍减少。这就是他指挥的金门作战失利。而令他终生感佩的是粟裕,因为他曾多次为金门战役的失利承担责任。

1949年9月,第三野战军10兵团跨海夺取福建平潭岛后,时任28军代军长兼参谋长的萧锋参加了兵团司令员叶飞主持召开的作战会议。会上作出决定:在进攻厦门的同时,向金门进攻。

评价金门战役(金门战役为什么会失利)(1)

10月7日,叶飞向三野司令部上报了这一作战计划。因为是极重要的作战部署,三野司令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华东军区党委第三书记唐亮、代参谋长袁仲贤、副参谋长周鸣骏不敢作主,将报告转送正在北京参加军事会议的粟裕。粟裕深思熟虑后,于10月11日致电10兵团:

"但请你们考虑:根据金、厦两地敌之兵力及敌之内部情况(刘汝明、王修身之关系如何)及我方准备程度(尤其是船只);如以5个师攻厦门(有把握)同时以两个师攻金门是否完全有把握?如考虑条件比较成熟,则可同时发起攻击,否则,是否以二部兵力(主要加强炮火封锁敌舰阻援兵与截逃)钳制金门之敌,首求攻歼厦门之敌……请你们依实际情况自行决定之。总以充分准备有把握地发起战斗为宜。"

然而由于轻敌,又囿于仅为师级规模的战役,兵团首长在战役准备和遂行中,并未做到粟裕强调的有充分把握的准备,不顾直接率军承担这一战役任务的萧锋多次提出的不同意见,在船只、船工不足,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贸然决定发起战役,结果导致28军参战部队9000人与七倍于己的国民党军孤军作战,几近全军覆灭,铸成有去无还的大错。

评价金门战役(金门战役为什么会失利)(2)

三野前委得知这一震惊的战报后,主动承担了金门失利之责,并未追究前线指挥员的责任,而是指导他们总结经验教训。粟裕还决定将101师全部拨归10兵团建制,并致电叶飞等人:"金门战斗虽失利,但部队及作战行动极为英勇,望对部队多加鼓励。"

11月1日,叶飞在厦门老虎山洞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总结金门战斗。萧锋将军痛哭失声,第一个站起来发言:"我对犯了极大的罪,请求兵团党委和三野前委给我严厉的处分!"

叶飞第二个发言,沉痛地说:"金门战斗地失利,主要责任在我,我是兵团司令员,不能推给萧锋。他有不同意见,我因轻敌,听不进,临开船时,在电话上我还坚持只要上去两个营,萧锋掌握好第二梯队,战斗胜利是有把握的。是我造成的损失,请求给严厉的处分。"

半个月后的11月15日,粟裕主动承担金门、登步两岛作战失利的责任,此后又屡次在其他场合重申承担责任,令萧锋十分感动。

1950年5月上旬,三野召开全军精简缩编会议,各军军长、参谋长参加并进行研究。会议期间,粟裕司令员首次单独找萧锋详谈金门失利情况。萧锋沉痛地说完经过后,粟裕说:"我们早说过,金门战斗失利不能归叶飞,更谈不上你萧锋。主要是三野前委因为背上了上海、南京的包袱,以为福建金门、浙江长江列岛问题兵团自己可以解决,前委实际无人管。主要责任在前委,特别是我这个主管作战的人,对下面就不能去追究责任,只要吸取血的教训,提高再战金门的信心。"

评价金门战役(金门战役为什么会失利)(3)

1961年5月1日,萧锋将军因病住进北京医院,巧逢粟裕也在该医院住院。源于对军事指挥艺术的钻研,粟裕一生酷爱地图,即便住院也不例外。萧锋见到他戴着老花镜,一旁摆着各式各样的放大镜,在房间查看地图,思考未来敌人入侵中国的几个方面。

晚上,萧锋到粟裕的住处,同他一起在西房大窗户前观看"五一"焰火。之后,坐下来休息时,萧锋又提到了金门失利。

"责任不在你萧锋,主要是三野前委",粟裕说,"你提出三个条件下打金门,我作了复电!复电大意是:我知道了,多做些准备,延长点时间没有关系。我也电令江苏军区和山东军区各要抽1500名船工支援10兵团直接到28军报到,这些工作我也没有深入检查。"

萧锋还是心情沉重:"我错误地执行了脱离实际的命令,负有一定责任。"

选自《名将粟裕珍闻录》,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