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1)

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3)

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苏木以筑牢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奋斗目标,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亲近自然的治理理念,采取封山封沙育林、人工造林和工程固沙等综合治理模式,切实保障“绿水常绿、青山常青”。目前,草地面积达128.6479万亩;林地面积达41.9396万亩;补植苗木40万株,种草15万亩,围封已垦草原15万亩。以鲜明的态度、坚决的措施深入推进林草倒查专项行动,目前,190个疑似违法图斑完成自治区预审139个、办理手续中10个、移交公安部门2个、核实不存在违规违法行为39个。

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4)

绿地青山烘托出美丽苏木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如此灰暗的景象,难以让人建立起与大自然的亲近感;“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无边的草原,蓝天白云、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姹紫嫣红,缤纷的色彩将草原的风韵演绎。如此怡人的美景,让人感受到岁月的美好。美丽的生态画卷不再是千里之外的风景,而是环绕在牧民群众的周围,在牧民群众心中激发出强烈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5)

金山银山支持着幸福生活

在装扮神州大地的同时,绿水青山给予牧民群众无比丰富的物质馈赠。近年来,乌兰布统苏木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创新推出“党支部 跑马场 牧户”、“党支部 企业 牧户”等模式发展旅游业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发展;吸纳了千余户农牧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人人有就业、人人有收入。2022人均纯收入19618元,较上一年度增长7%,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青山不墨千秋画,新画卷正在铺开……


来源:乌兰布统苏木

作者:郭丽颖

编辑:乔淑伟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克什克腾融媒”

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6)

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7)

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8)

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9)

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10)

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11)

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12)

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13)

内蒙古景区的水墨画(青山不墨千秋画)(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