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王哥帮忙换灯泡(在你想改变世界的时候)(1)

王健林说定一个小目标——一个亿,人家没觉得自己在凡尔赛。对于身家958亿人民币的王总来说,一个亿就是个小目标。

你有目标吗?大的不说,小的有吗?小到明天早上起床之后把被子叠了。

1、连小目标都没有的自己,你能忍吗?

2021年已经过去四分之三了,我要是不说,你是不是还在装睡。

我相信你或多或少的立了一些flag,比如八块腹肌、找个新男朋友、让同桌没那么讨厌我、考个前十啥的这样的目标。

这些目标非常美好,就是有一个问题——如何开始?

2、不无脑,无开始。从无脑的小动作开始,才能有机会完成大目标。

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实验。

2001年,旧金山科学博物馆的一位物理学家,用8个胶合板做成多米诺骨牌,每块胶合板骨牌依次比以前一块大50%,第一块骨牌高度只有5厘米,最后一块高近80多厘米。

这个发现是惊人的,一块区区5厘米的骨牌,竟然最终推到了比自己大16倍的巨物。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可以推理出

第23块赛过埃菲尔铁塔。

第31块超过珠穆朗玛峰3000英尺。

而第57块,足以到达月球!

这个实验说明,一个微小的动作,经过一步步的积累,积蓄的能量是惊人又可怕的。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轻轻推动第一块小小的骨牌。

3、万事开头难,原因就是想太多

我的一个朋友,叫小马。他生活的改变竟然是从一个俯卧撑开始的。

那是2012年的12月28日,新年马上就要到来了,这哥们和我们很多人一样,想立一个新年Flag。

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健身成为像彭于晏那样的型男。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他马上就开始否定自己。

作为一名重度拖延症患者,他想健身已经十年了。每次都是斗志满满,但结果都是啪啪打脸。最多的一次坚持了两周,而最终还是放弃了。

但这次,还有三天就到元旦了,他想彻底改变自己,于是他决定先运动30分钟。

不过······ 想法有了,但他还是一动未动。因为大脑里有个声音在说“30分钟太难了,需要那么久,还需要耗费那么大的精力,我不行,我做不了!”

在做了大量的思想斗争之后,他又对自己说“要不我做一个俯卧撑试试”

在可怕的30分钟和1个俯卧撑之间,他选择只做了1个。

在他摆好姿势做了一个俯卧撑之后,他发现既然姿势都摆好了,现在放弃好像有点亏,于是就趁势多做了几个。

做完以后,心理暗暗开心,“要不,再做一个引体向上”

当他准备好器械完成一个以后,心想器械都拿出来了,不多做几个实在是太亏了,于是又多做了几个引体向上。

就这样,他不知不觉竟然运动了30分钟,而且每一项都超额完成任务。

从此小马的生活一发不可收拾,健身阅读写作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4、建立无脑“微习惯”,开始行动,行动才会达成目标

微习惯:强迫自己每天去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

量变决定质变,不可思议的一小步,通过时间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越。

微习惯的成功率极高,是因为行动仅需要耗费极少的意志力。

隔壁王哥帮忙换灯泡(在你想改变世界的时候)(2)

如图,当一件事情很痛苦,我们的动力是0,你需要100格的意志力。

但是,如果减少痛苦的难度,动力就大大增加,意志力消耗减少,当你心甘情愿做事时动力值为100,消耗的意志力为0。

我们都希望自己每天跑步5公里、每周读2本书、每天写作3000字 。

但是如果我们的目标都没有坚持,那收获就是0。

但,你知道吗?如果我们每天早起一小时来读书,一年就是365小时,每分钟读300字的话,一年就是657万字,相当于100本书。

如此可见微习惯就是推动我们人生的第一块骨牌。

那么如何制定微习惯?

有哪些方法和步骤呢?

我们要避掉哪些陷阱呢?

我们下篇文章接着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