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人间冷暖谁人知)(1)

据古典小说《封神演义》介绍说,姜尚,字子牙,号飞熊。姜子牙在昆仑山学艺四十载,到了七十二岁时,才下山创业。他举目无亲,只好投奔早年的结义兄弟宋异人。宋异人是个大富翁,多有家产和实业。宋异人见姜子牙前来相投,十分高兴,他对姜子牙亲如兄弟,亲自出马说媒,助姜子牙一臂之力,帮他迎娶了六十八岁的马氏为妻。除此之外,宋异人还慷慨出资给姜子牙,大力资助他创业。

可惜,姜之牙的运气不佳,他先后在朝歌做了数笔小生意,可每做一宗,都折本而归。第一次,他编了笊篱,挑到朝歌集市去叫卖,可一天到晚,一个都没有卖出。他肩挑笊篱,累得气喘如牛,且把肩膀都压得肿痛难忍。第二次,他磨了一担干面,也挑进朝歌去兜售,四个城门都走遍了,也没有卖出丁点干面。令他失望至极。不巧的是,当时武成王黄飞虎在朝歌练兵,飞马经过街边,他躲闪不及,奔马把他的一担干面踢翻,洒满一地。他垂头丧气回到家,被妻子马氏痛骂一顿,夫妻俩发生争吵,竟扭打在一起,难分难解。第三次,在宋异人的资助下,他开了酒店,杀猪宰羊,准备了充足的菜肴,却无顾客进店就餐,加上天气炎热,煮熟的菜肴全都变馊了。眼见生意不成,他只好关门大吉。第四次,姜子牙贩卖猪羊到朝歌做买卖。可那一年旱灾严重,纣王和大臣举行求雨活动,恶禁屠宰畜牲。他的猪羊全被官府没收。没有办法,他只好空手而归,徒呼奈何。

如此三番五次,姜子牙的生意均以亏本收场,看来,创业确实不易。马氏见他一事无成,每天对他唠叨埋怨,两老口子多次发生争吵,感情出现危机。幸亏,宋异人财大气粗,心肠又好,视金钱如粪土,他总是站在姜子牙的身后,慷慨资助姜子牙而没有丝毫的怨言。

人生在世,姜子牙能结交到宋异人这样的好兄弟,真是三生有幸!

经过多次尝试失败后,姜子牙终于找到了一条合适的生财之道:替人看相算命。这正是他的拿手好戏。在宋异人的资助下,他在闹市开设了一间算命馆。由于他看相算命精准无误,一时间,名声大噪,整个朝歌找他算命的人络绎不绝,蜂拥而至。姜子牙的馆门口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生意火红,日进斗金。马氏每天见了白花花的银子,笑不拢嘴。

不料,好景不长。朝歌郊外的玉石琵琶精见那么多人找姜子牙算命,也凑热闹上前算命,被姜子牙识破她的身份,翻手扣住其手腕,并打破她的头颅,弄得鲜血直流。街上民众以为姜子牙欺负弱女子,把他告到天子纣王面前。姜子牙在纣王面前施展法术,火烧玉石琵琶精,最后烧得仅剩一块石头。纣王见姜子牙本领高强,善于捉妖,大喜过望,立即拜姜子牙为下大夫,特授司天监职。眨眼之间,姜子牙改变了命运,荣升为朝廷高级官员。当姜子牙穿着官服威风凛凛地回到家里时,马氏两眼放光,心里乐开了花。

可谁也没有料到,玉石琵琶精与妲己情同手足。妲己见好姐妹被姜子牙活活烧死,心如刀割,发誓要为其报仇雪恨,找姜子牙算帐。

身为宠妃的她向纣王献计说,她想要建一座气势非凡、高耸入云的鹿台,以便在月圆之夜邀见仙女前来赴宴,让纣王一睹神仙的风采。纣王原本是个酒色之徒,他听妲己这么一说,立即高兴答应。妲己趁机说,要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非姜子牙担任总监不可。纣王准奏,他哪里知道,妲己要趁机找姜子牙的麻烦,恨不得立即把他除掉。

姜子牙接到任务后,心知肚明,知道这是妲己捣的鬼,再加上他不愿因为修建鹿台而劳民伤财,于是他决定辞官。临走前,他再三规劝纣王要爱惜民力,以社稷为重。可纣王哪肯听他的劝说,恼羞成怒,要把他法办。他见纣王不听忠言,索性扯开喉咙,把纣王痛骂一顿,厉数他的罪责,直斥他听信谗言,贪恋美色,淫乱朝政,残害忠良,荼毒百姓,丧失人伦道德,是个灭绝人性的狗皇帝。纣王大怒,下令军士捉拿姜子牙正法。姜子牙见势不妙,借水遁逃出王宫。

姜子牙慌慌张张逃回家里,立即告诉马氏真相,劝马氏跟他一起逃往西歧,他年共享富贵。马氏闻言,当下大怒,大骂姜子牙:纣王命你修鹿台,那是信任你!你就修呗,那可是个肥缺,从中可以捞到许多好处,比如金银珠宝。你好不容易得到官职,大师椅还没坐热,如今却要辞官逃往西歧,你真是蠢才!

马氏把姜子牙骂得狗血淋头,死活不肯跟姜子牙逃亡,并威逼姜子牙写下休书,跟他一刀两断,从此以后,老死不相往来。

姜子牙反复劝说马氏,见其不为言语所动,如此绝情,不禁摇头叹息,只好独自逃往西歧。马氏做梦都没有料到,是金子,到哪里都会闪闪发光。

姜子牙到西歧,在磻溪隐居,每日垂钓,等待时机。他终于时来运转,等来了机会!周文王听到姜子牙的贤名,亲自带领百官,欣然前去请他出山相助,并诚心地请他同乘车辇回宫,以示敬重。

周文王立即拜姜子牙为丞相,全权处理军政大事。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尊姜子牙为亚父,对其更加敬爱有加。为报君恩,姜子牙竭尽全力,悉心辅佐周武王,把西周治理得井井有条。不出数年,西周变得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人民安居乐业,实现了道不拾遗的太平盛世。

姜子牙见纣王诛杀大臣,残害百姓,知道伐纣的时机已经成熟,他发出战斗檄文,联合天下诸侯,共同讨伐纣王。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诸侯联军斩关夺隘,威逼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无奈地爬上摘星楼,自焚而死,落得可耻的下场。

诸侯灭掉商纣,身为盟主的周武王大赦天下,分封诸侯。姜子牙功高居伟,分封到了齐国的领地,其子孙后代可以继承爵位,永享富贵。

马氏在朝歌听到姜子牙指挥千军万马,号令天下,推翻商纣,建立不世之功,荣登相位,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最后还拥有封地,子孙后代荣耀无比,她深恨自己当年有眼无珠,错过大好机会。她越想越是难过,越想越是羞恨,便上吊自杀,悲惨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综观姜子牙的一生,他能够苦尽甘来,飞黄腾达,主要是他年轻时刻苦学艺,学得一身济世之才,为日后打拼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啊,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干一番事业出来,年轻时必须苦下功夫,学好本领,方可有飞腾的机会。姜子牙七十二岁方始创业,历尽艰辛,诸多不顺,可最后,他等来了机会,喜获丰收,这说明有志不在年高,年纪大了,同样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在这方面,姜子牙堪称古今楷模。

在姜子牙的身上,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事例,那就是宋异人与他拥有一段真挚纯洁的感情,留下一段千古佳话。姜子牙在创业之初,屡遭挫折,诸事不利,令他垂头丧气,苦恼不己。所幸的是,宋异人每次都伸出援手,既出钱又出力,百般安慰,这无疑为姜子牙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让他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这对异姓兄弟的情谊比亲兄弟还亲,令人感动!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姜子牙对宋异人的恩情铭记于心,不敢忘本。当他率兵攻进朝歌,灭掉商纣后,亲自前去拜访宋异人,感念他在困难时倾囊相助。那时,宋异人虽已谢世,但姜子牙对其子孙同样礼遇,谦恭有加,非常难得。

在马氏的身上,让我们也看到一个丑恶的现象:马氏心胸狭窄,是个十足的势力小人,她鼠目寸光,只看到眼前利益。这种人只能共富贵,不能同患难。当大难来临时,她只知道划清界线,远离夫君,断绝一切关系,深怕夫君连累自己,这种人注定没有好下场。本来,夫妻一场,那是千年修来的福气和缘分,才可以同枕共衾,抵足而眠。作为夫妻,应该紧抱一团,荣辱与共,休戚相关,共同进退,生死相依,自首到老,怎能寡情薄义、撇下对方,只顾自己的前程呢?后来,马氏看到姜子牙功成名就,发达之后,她后悔自己看走了眼,无福享受富贵,她在别人的指指点点和议论声中,又羞又气地上吊自杀,悲凉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好个马氏!既然自己决绝地选择了人生道路,那么,不管结局如何,哪怕是遇到天大的困难,再苦再累,也要咬紧牙关,勇敢地面对一切,承担后果,又怎么能轻易地选择死亡,让天下人耻笑呢?

姜子牙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人间冷暖谁人知)(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