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开国以来,能征惯战的将领何止千人。在数十年的革命战争中,开国将军们大多都负过伤,而且疤痕累累。就拿十大元帅来说,就有七位负过伤。我们所熟知的粟裕大将,曾负六次重伤,留下了4个永久性的疤痕。而徐海东大将,更是负伤九次,战创20多个,密密麻麻就像是雨点一样……

然而有一位猛将,他戎马一生,经历恶战无数,数次差点牺牲,但身上却连一块疤痕也没有。他便是开国少将,贺东生将军。

据说贺东生每次下浴池,赤条条身上无一块弹疤伤痕,让其他“遍体鳞伤”的将军羡慕不已。因此有人说,贺东生身经百战,未中一弹,真是“全身而退”。

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1)

贺东生的“幸运”,就是在林彪、罗荣桓那里都是出了名的。贺东生每次作战,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常遇奇险而获救。因此每次战斗结束后,林彪必然会询问:“查一查,毛猴子贺东生在哪里?”

贺东生安然无恙地回到司令部后,罗荣桓政委总会拍着他的肩膀打趣道:“你这个毛猴子,怎么还活着啊!”都说赵云一身是胆,身经百战却从未受过伤。而贺东生,就是人民军队版本的赵子龙。

贺东生生于湖南省攸县山背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贺十四,一生做长工、烧木炭,赚点微薄的收入维持全家半饥饿的生活。母亲李氏是个勤劳贤慧的农村妇女,由于家庭生活贫困所迫,东生刚满一岁,她就丢下亲生骨肉,给财主家做奶妈去了。

贺东生家里真是穷得家无片瓦,下无寸土,一家人只能窝在贺家祠堂的一个角落里栖身,受尽了苦难。

1930年,三十四师一个连队来到攸县山背乡一带帮助穷人打土豪、分田地,穷人的救星终于来了。19岁的贺东生心想:“我要当红军去!”于是他跑了七八里上路,找到一个驻扎有红军的小村子,硬要加入红军。负责接待他的张连长见他又黑又瘦,于是回绝道:“你太瘦了,还是回家吧!”

红军开拔后,贺东生还是不死心,他紧紧跟在部队后面,走了好几天,对着张连长死缠硬磨:“我要参加嘛!我要参加嘛!我现在是矮了点,吃上了饭,我会长高的!”

张连长见贺东生机灵可爱,又想到自己过去家中的苦难,十分同情,于是叹了口气道:“好吧!留在连队里,当个电话兵吧!”

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2)

贺东生虽然是个电话兵,但其所面临的环境实际上比一般士兵还要辛苦。当时的电话并非有线电话,要打电话,就必须先通电话线。因此部队行军,电话兵总要提前出发,到了驻地也不得休息,必须先架好电话,保证指挥机关的畅通。如果电话线被敌人炸断了,电话兵还要冒着枪林弹雨去接线,因此伤亡率很高。然而贺东生却总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而且还毫发无伤。

由于多次立功,贺东生很快被提拔为副班长,加入个共青团。1932年,作战勇敢机智的贺东生被调入二军军部教导队学习,并且取得了优秀的成绩。7 月,部队攻打东黄陂,战斗进行得异常紧张激烈。这天,敌人疯狂地围上来,贺东生带领全班冲上了一个制高点。

就在此时,敌军发动了反扑,密密麻麻地冲了上来。贺东生当机立断,抄起一挺机关枪就打。这次战斗,他扫倒了20多个敌人。战后,贺东生在指导员谭甫仁的介绍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长征中,贺东生战胜了敌人,也战胜了伤寒和疟疾,以顽强的毅力,咬紧牙关,跟随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不久,他被任命为通信队队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贺东生奉命来到山东抗日前线,先后担任七团参谋长、团长,六七六团 (当地群众称老六团) 团长等职,率部在滨海地区战日寇、打汉奸、拔据点,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

在山东滨海革命根据地,有一个名为石沟崖的伪军据点。在那里盘踞着一个名叫朱信斋的大汉奸,他在日寇的扶植下,在当地欺男霸女、四处抓壮丁,可谓是无恶不作。贺东生受到上级指派,迅速拔掉了这个汉奸的巢穴,消灭敌人120 多名,俘敌409 名,缴获长短枪 160多支,机枪两挺,小炮6 门,还有大批弹药和军用物资。朱信斋也当场被擒。战后群众们唱起了小调:

“腊月三十那一天, 八路军开来老六团, 团长贺东生, 一心为民除大害, 不怕路遥远”。

听闻朱信斋被擒,他们的主子日本人勃然大怒,出动日伪军万余人,对滨海根据地实施大“扫荡”,包围了山东我大山根据地。罗荣桓得知消息后,立即给贺东生发电:“赶紧率领突击队火速支援。”

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3)

贺东生率领100多人的突击队到达大山根据地时,当地的居民正扶老携幼,躲避着如狼似虎、杀人如麻的日寇。为了保护民众,贺东生率部赶到了大山西侧的一处高地上,这里是址坊、坪上、山底等村子的中心,西南是悬崖,山下有一条大车路,占领此高地可以直接火力控制,掩护群众向南转移。他命令三排于敌后侧活动,牵制敌人,自己亲自率领二排迅速占领大山

就在这时,日寇的骑兵已经率先杀到,他们占领了尖领,距离老百姓聚集的山底村只有半里路,形势异常严峻。贺东生急忙命令二连把一排隐蔽在山脚下,然后与冲上来的敌人短兵相接,将措手不及的敌人杀得尸横遍野。

日寇见吃了亏,于是又聚集一个连的兵力,向我二排五班控制的制高点实行强攻。敌人的飞机、大炮狂轰滥炸,将我军阵地炸成了一片火海。我五班勇士们与阵地共存亡,终于打退了敌人多次集团冲击。

敌人杀红了眼,他们将贺东生所据守的高地团团围住,而此前被敌人合围的群众和伤员得以安全脱险。然而贺东生的突击队伤亡也非常惨重,他的身边只剩下7个同志,刺刀刺弯了,马刀也砍断了。但他依然战意满满:“为了抢救伤员,我们要咬紧牙关,杀出去!”

敌人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大山四周已经插满了日本的膏药旗。当地老百姓都流着泪说:“贺将军肯定已经牺牲了!”于是纷纷摆上灵台祭奠他。

谁知就在当天晚上,贺东生和一名警卫员却偷偷地摸下了山,不仅如此,还押着个日军俘虏。原来,贺东生打光了自己驳壳枪里的140发子弹,硬是杀开一条血路。不光如此,贺东生居然还抓了个俘虏,真是意外之喜。

罗荣桓听闻贺东生被围困在大山,急得团团转。第二天,贺东生来到罗荣桓驻地向他汇报战情。罗荣桓老远就跑了过来,激动地说:“哎呀!贺东生你还在啊!昨天飞机、大炮打了一天,我一直惦记着,我还以为你牺牲了呢!你真是个猛子啊!”

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4)

从此以后,贺东生的“猛仔”之名传遍了山东八路军全军,他也得到了“毛猴子”这一个连林彪都知晓的绰号。

在抗日战争后期的大反攻之中,贺东生带兵连克门各庄、石门等五个据点,解放诸城、高密、郊县之间的地区,面积达到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

近水楼台先得月,抗战结束后,山东解放区集中精锐人马,开赴山海关,准备建立东北革命根据地。

作为山东解放区的精锐部队,贺东生所在的二师被选中,先期出关,前往锦西地区作战。

路过新民马三家子车站时,贺东生发现了一节满载军火被服的火车皮,由一群手持转轮子冲锋枪的苏军士兵看守。

当时的八路军缺衣少枪,这节车皮的物资正好是个补充。于是二师师长罗华生前去交涉:“咱们都是共产党的队伍,就支援一点吧!”谁知这群“洋八路”兵不领情,而是说:“没有上级的命令,谁也不准动。”

就在双方陷入僵局时,一向机灵的贺东生却想出个点子。他听说俄国人都喜欢喝酒,于是他暗自嘱托后勤部长在部队里物色能豪饮之人,摆下酒宴宴请苏军。

酒过三巡,把苏联人都喝高了。席间,贺东生竖着大拇指喊:“斯大林乌拉,斯大林乌拉!”苏联人听后大喜,也翘着大拇指喊:“毛泽东乌拉,毛泽东乌拉。”酒喝好了,苏联人便把你当了朋友。于是贺东生等人赶紧将这节火车皮里的物资和军火,搬运一空。

得到装备之后,二师的战斗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因此每当遇到恶战,上级必以贺东生部为先锋。在四平之战中,贺东生率部冲锋,突然觉得腰部像被重锤击中一样。他仔细检查一看,发现自己的皮袄有个洞,十字形;翻开一看,发现一颗子弹嵌在皮肤表层。他用手一抠,就将子弹挖出来丢掉了。这一发子弹,差点破了贺东生从未受伤的纪录。但贺东生依然不以为意,每次打仗依然靠前指挥,身先士卒。

在解放战争中,贺东生是一纵二师的师长,而东野一纵,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万岁军”——38军的前身。有记者问贺东生:“首长是38军战将吗?”贺东生摇着头回答:“不敢!不敢,打仗第一靠中央的正确指挥;二靠全体指战员的勇敢;第三靠人民群众的支持。”最后他还打趣道:“我个人不算什么,军阀残余一个。”

话虽然这么说,贺东生对于38军荣誉,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1947年3月,东野一纵二师奉命三峡江南。纵队部署任务时,将2师列为第二梯队。贺东生心生不悦,把帽檐一压,看得警卫员胆战心惊。

原来熟悉贺东生的人都知道,他性格豪爽,却又有点儿喜怒无常,难以捉摸。但他身边的人却能发现规律,如果贺东生心情好,就会把帽檐往上翘,露出他的额头;如果发怒了,就会将帽檐往下拉。因此部下想见将军,必先问警卫员:“首长帽檐在何处?”如答:“后脑勺。”即见之;如答“眼皮以上”,就趁早开溜。

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5)

而这一次,贺东生显然生气了。在召集团以上干部开会时,贺东生没好气地说:“同志们,咱们是第二梯队,叫打就打,叫停就停!一切行动都听指挥,不要有什么情绪,心里有数就行。得啦,散会。”话虽这么说,但谁都知道,最有情绪的反而是贺东生,毕竟这个会从开会到散会,竟然只用了一分钟,

谁知部队过了松花江后,贺东生却把帽檐翘了起来。

原来战况出现了竟然的变化。这次出击,1纵的先头部队和2纵一起渡过松花江,追赶蒋军88师264团。而敌酋陈明仁很机灵,带领部队迅速撤退,让我军双双扑了个空。好在1纵不辞辛苦,穷追不舍,终于在靠山屯将敌人团团围住。为了全歼敌军,林彪命令贺东生部立即向靠山屯靠拢。

于是,心情大好的贺东生将四团、五团和六团组成“品”字队形,拉网前进,并配合兄弟部队全歼263团,击毙801人,俘虏敌团长在内1193人,缴获大量的枪支弹药和一批军用物资。

在辽沈战役中,李天佑带领1纵和2纵一部杀入了沈阳,和钟伟的12纵兵合一处。贺东生率领部队一马当先,攻破了敌军一处阵地,缴枪百余支以及其他战斗物资,然后便向敌人纵深前进了。

谁知钟伟属下某部沿着2师打开的突破口前进时,竟撵走了这个班,将缴获统归自己所有,上演了《亮剑》的剧情。贺东生一听此事,把帽檐往下一拉,火冒三丈地前往司令部,找参谋长刘亚楼理论,要钟伟务必向自己道歉。

刘亚楼见自己劝不住处于激愤状态的贺东生,于是找来罗荣桓来劝说。贺东生后来曾说:“罗荣桓元帅做政治工作有一套,其他领导批评你,骂你几句计算了。罗荣桓不慌不忙、不温不火,一句一句讲给你听,讲得你心服口服。”

最终在罗荣桓的谆谆教导之下,贺东生才平息了自己的怒火,一场风波也就告一段落。后来贺东生和记者聊到此事,仍骂娘不已:“妈个X,这种事太多了,打起来仗来,都想发洋财!”

结果记者反问:“你呢?”贺东生爽朗地大笑道:“一样,一样!”

1949年1月14日,贺东生参加了总攻天津的战斗。此战之中,刘亚楼参谋长初试牛刀,展开了一场现代化的战斗,不仅集中了500多门火炮,还用上了坦克。当时的解放军,普遍只打过坦克,还没有跟在坦克后面作战。即使是贺东生也觉得很新鲜。

当时我军猛攻天津的战略要点——金汤桥,只要占领这里,就能将城内13万国民党军切成两半。为了阻挡我军,敌军修筑了坚固工事,拼命抵抗。在敌人密集火力的打击下,我军伤亡非常惨重。于是,我军将坦克派了出来。贺东生和曹里怀心血来潮,决定坐在坦克里,跟随坦克车一起作战。

坦克轰轰烈烈地驶过金汤桥,走街串巷,机枪子弹根本奈何不了踏。坦克冲地堡,撞大楼,跟在身后的众步兵欢呼雀跃,随之而进,故所向披靡。

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6)

战后,军长李天佑来到这辆坦克旁,准备好好表扬一下坦克车中的战士们。谁知贺东生把坦克盖一掀,钻了出来,向李天佑敬了个礼。李天佑见状哭笑不得,大骂道:“这个贺东生不要命了!哪有师长开坦克打先锋的!”

全国解放后,贺东生被林彪调往中南军政大学担任副教育长。林彪知人善任,明白贺东生在练兵方面很有一套。在练兵方法上,贺东生重视实战,轻视练兵。他常说:“队列没有对的,战术不是吹的,能不能打仗,不是在操场上学的,而是在战斗中学会的。”

“什么训练不训练,到了战场上,敌人一梭子机枪子弹就把你教会了。”

然而正是这种看起来匪夷所思的反常规练兵法,却实实在在地练出了一支王牌部队。对此,善于练兵的林彪也是颇为认同的。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38军入朝作战,结果第一仗就没打好。彭德怀一时愤怒,怒斥:“梁兴初,什么虎将,我看是鼠将。都说38军是主力,什么主力?”

贺东生在接受军旅作家吴东峰参访时,曾说出过这样一段往事。第一次战役后,彭德怀曾提议将他调为38军军长,把梁兴初替下来,命令都下了。然而林彪听后却急电:“不可”。说到原因,林彪认为:“办好一个学校比带好一个军更重要。”

由此可见,林彪对于贺东生有多么的器重。不过据贺东生说,自己还是有点怕林彪的。这是因为林彪不理人,不说话,你弄不懂他在想什么。

说完贺东生传奇般的战斗生涯,也说说他的家庭。贺东生的妻子名叫陈玲,他曾是东野四纵队第十师的师长杜光华的妻子。在战争的岁月,贺东生与杜光华结为了生死之交。但在攻打通化的战斗中,杜光华不幸牺牲,留下了一妻一女和一个遗腹子。

贺东生二话不说,毅然将陈玲娶了过来。洞房花烛夜时,陈玲抱着两岁的女儿和出世两个月的儿子说:“拖累你了。”然而贺东生却说:“杜师长的骨肉,就是我的骨肉,你放心吧!”自此之后,将军对待杜师长的儿女比自己亲生的孩子还要好。直到他临终前,才对这一对儿女说出真相:“今后你们就姓杜吧!”

此后贺东生与陈玲伉俪情深、相伴到老。到了晚年,贺东生既不打麻将,也不打扑克,也不下棋,每天就喜欢摆弄自己院子里的一块小地,以种植蔬菜玉米为乐。

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彭德怀欲用贺东生替换梁兴初)(7)

到了晚上,贺东生总要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但是他只看战争片,《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片子,他百看不厌。但凡开电视,发现没有战争片,就恨恨地骂道:“他妈的。”随后便“噔噔”上楼睡觉了。

1998年,传奇一生的贺东生将军去世,享年87岁。这样一位战功卓著、勇猛异常、义薄云天的性格将领,值得我们永久地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