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很多奇怪的现象不能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于是就会出现很多迷信的说法,尤其是在人去世后的一些事情上,更是有着很多的考究和说法,不知道大家是否好奇,为什么棺材在下葬的途中不能落地?除了迷信还有科学依据,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出殡为什么要放棺材(抬棺材为什么不能中途落地)(1)

古人下葬也很有讲究,古代就已经发展出来一套完整的下葬习俗,不论是平民还是帝王,他们去世之后,都会选择一个风水宝地埋葬,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所以陪葬品的规格等级也不同,但是有一点相同,那就是出殡时候的棺材是不能落地的。

出殡为什么要放棺材(抬棺材为什么不能中途落地)(2)

很多人认为这是古代的封建迷信,古人认为尸体是有灵的,而尸体会把自己第一次落地的地方,认定为自己的安眠地,要是棺材在到达目的地中间停了一下,结果继续往前走,再被埋了之后,尸体就会充满戾气成为凶尸。

出殡为什么要放棺材(抬棺材为什么不能中途落地)(3)

所以古人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下葬的时候,出殡的棺木要一路抬到下葬的地方,一般在古代的贫民村子里,附近就会有一个专门的墓葬地,这里都是村子里的村民,而贵族、皇家的,自然有自己专属的墓园。

出殡为什么要放棺材(抬棺材为什么不能中途落地)(4)

当然这也是一些风俗习惯,不过现在我们已经不再倡导土葬,而是改为了火葬,所以也没有这么多的问题了,不过除了有封建迷信的关系,其实棺材不落地,也有一些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的原因。

不过如果是在现代,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的话,那就是因为在棺材其实还是非常重的,如果在抬棺的过程中,中途有人停下了,因为在抬棺材的时候人全身的肌肉都是紧绷的,一旦停下来休息,然后再去去抬起来的话,就会没什么力气,会导致“摔棺”的情况发生。

人的力气是有限的,要是一路抬着棺材到了目的地,就还好,要是中间休息一下, 再抬的话力气就会小很多,为了能安全下葬,大家也要做好礼仪,毕竟在下葬的路上,走走停停也确实不好看。

在有的地方,抬棺时,棺材是不能触碰到地面的,以免灵魂落地,所以,在出殡时,要将棺材 放在两张长木凳上,亲人们就跪在前面,做最后的拜别,拜别后,由四人分别抬起绑 在棺木两端的两根木杠,一路不得停留,直接抬到山上墓穴,如果遇到路远,也只能 由边上人扶着稍息,万万不可将棺材放在地上休息。

根据风俗,棺材在没有入土时不能落地,就算抬棺材的人累了,都要架个板凳不让棺材落地,要说坏处的话就是不吉利吧!

出殡为什么要放棺材(抬棺材为什么不能中途落地)(5)

三国时期,据说诸葛亮生前曾用最后一计:防止被盗墓,妙计选坟地,就是等他死后叫四人抬着他的棺材向西抬去,一直抬,不能落地,一直抬到绳子断了,棺材落地的地方,那里就是他埋葬的地方。后来,四人抬着诸葛亮的棺材一直往西走,走了很远,绳子还未断,于是四人偷工减料,随便找个地方把诸葛亮埋了,回去谎称在绳断处埋了诸葛亮。

但刘禅得到消息,绳子是铁绳,根本不可那么快断,就以欺君之罪把四人杀了。人死了,诸葛亮的坟也找不到了。

从这个故事可发现,抬棺是不能落地,一落地就要葬在落地处。否则,死者不能入土为安。另外,还有一个晦气的说法,就是如果棺材一落地,活着的家人可能要倒霉了,连累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