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和责任是什么意思(责任与担当)(1)

前不久,中央和国家机关举办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现场一幅幅照片,记录着他们驻村帮扶的点点滴滴。不少画面中,第一书记离开村子时,上到白发老人,下到稚气孩童,都来送行,泪眼婆娑,感人至深。让人不禁要问:他们缘何让村民依依不舍?

答案,就在他们晒得黝黑的皮肤里,就在村民越来越甜的日子里。驻村时,他们用脚步丈量泥土地,挨家挨户走访,摸实情、访真贫,以真心换真情;他们用奋斗定义青春,修渠疏浚、点亮路灯、发展产业,村民们的口袋一天比一天鼓;他们以奉献书写担当,有的晕倒在地头,有的累到视网膜脱落,还有的倒在了脱贫攻坚最前线……他们以实干和担当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摘掉“穷帽”,赢得了人心,也为广大年轻干部立起了标杆。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实干是最质朴的自我证明。近年来,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在援藏援疆的大方阵,都有年轻干部的身影。他们在摸爬滚打中提升本领,在攻坚克难中强化担当,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组织的认可。严克美大学毕业后回到重庆巫山县当阳乡红槽村担任支部书记,她带着群众修路、建水库、养山羊,村里一天一个样;“90后”彝族小伙阿合尔以放弃繁华的都市生活,回到家乡四川雷波县簸箕梁子乡觉普村挑起了村委会主任的重担,终于在2017年帮助村子摘掉了贫困帽……事业是干出来的、成功是奋斗出来的,年轻干部只要下定决心、找准方向,就能干出成效,收获累累硕果。

然而,现实中,也有少数年轻干部把踏踏实实干事抛在身后,有的热衷“自我设计”,醉心“晋升路线图”,总想拉关系、“接天线”,最好“一年一个岗”;有的不想吃苦,拈轻怕重,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工作,凡事“权衡”再三,于己不利的总想推给他人;还有的擅长“假把式”,工作中避实就虚,或追求显绩,喜欢“锦上添花”,不肯下实功……大量现实案例证明,离开了真抓实干,年轻干部不仅不能进步成长,反而容易摔跟头。

实干才能兴邦。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从一穷二白的落后状态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靠的是什么?是实干。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带着群众艰苦奋斗、苦干实干,才使中华民族焕然一新,迸发出蓬勃生机。

托之空言,莫如见之实行。年轻干部选择实干,就选择了责任和担当。实干并非不讲效率的傻干,而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轻重缓急,突出工作重点,明确主攻方向,既“打得准”又“拿得下”;实干也不是不求方法的蛮干,而是要摸准“天气”、吃透精神,做好与工作实际结合的大文章,努力在结合中找规律、谋思路、出成效。总之,对年轻干部而言,实干是一种工作态度和人生哲学,是一门必须认真对待的“必修课”,修好了,才能干出个样子,把事业写在脚下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年轻干部要绘好“三色图”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这是大大对新时代年轻干部的期望。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担纲挑梁的主要骨干。新年伊始,作为年轻干部,在回首总结2021耕耘收获的同时,更应放眼长远,绘好2022“三色图”一起向未来。

绘好“黄色短板图”。老子《道德经》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的过人之处,不是战胜他人,而是战胜自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和不足,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养成“每日三省吾身”的修身习惯,葆有“直面问题,闻过即改”的勇气魄力,对标“三严三实”要求,着力从理论政治素养、干事创业态度、担当作为能力,为人处事格局、个人性格情趣等方面,认真查找存在的问题短板,不遮掩、不回避,敢于揭丑亮短,以“黄色”标记,用以警醒自己,并深刻剖析反思,认真加以整改,不断完善自我。

绘好“蓝色履职图”。孔子《论语·颜渊》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对于年轻干部来说,年轻是个人最大的资本。毛泽东同志这样勉励年轻一代:“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年轻的资本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奉献的。“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当树雄心、立壮志,恪尽职守,把坚定理想信念,对党绝对忠诚;大胆创新实践,提升履职本领;主动担当作为,践行为民宗旨;严守纪律规矩,砥砺党性修养等方面作为履职重点,以“蓝色”为标记,做到知责在心,担责在肩,履责在行,做到哪里群众需要就到哪里去,哪里危险大就到哪里去,哪里困难多就到哪里去,着力把年轻资本变为排解困难的能力、排除险情的勇气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

绘好“红色风险图”。《礼记·曲礼上》云:“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拥有高学历、高智商,思维活跃、敢想敢干,反应敏捷,善于创新创造等特点,是最易于染上骄傲情绪的,加之人都有对自己的欲求,若不加以节制,一旦傲气盛行、贪欲膨胀,结果就会“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深入推进,一批“35岁腐败现象”被查处,无疑给年轻干部当头一击,可以说教训是血淋淋的,更是刻骨铭心的。“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注重从人生立志、秉公用权、名利取舍、廉洁自律等方面,精准研判风险,以“红色”为标识,自觉做到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做到守住底线、不碰红线、远离高压线,一个立志高远的人,坚毅执着地为逐梦目标而奋进不息。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2022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新时代的年轻干部们,新的一年里当如虎腾跃,自觉融入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励精图治、干事创业,竭诚奉献,力争在奋力逐梦的征程中取得更大业绩!

永葆为民初心 方能“行之为民”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广大党员干部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永葆为民初心,做到心中有民、行之为民。

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筑牢“为民之魂”。《庄子•齐物论》中有:“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心为物役就会迷失自我,心有杂念就会患得患失。心中有国家、心中有人民,自然就没有“小我”的位置,也就能不言私利、恪尽职守、夙夜在公。“我将无我”,最终是为了“不负人民”。我们党自诞生那天起,就立志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从红军时期的“服从纪律,牺牲个人”,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是融入共产党人血脉的庄严承诺。只有做人民的勤务员,接受人民监督,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筑牢“为民之魂”,才无愧于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以“义之所在、舍我其谁”的担当,催生“为民之责”。强调,“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每一页都写满了“担当”二字。从创建举世瞩目的新中国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贯穿始终的都是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敢于斗争、敢于拼搏、敢闯敢试、敢破敢立,为中国人民的利益英勇奋斗的政治本色和鲜明品格。作为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共产党人只有时刻牢记肩上扛着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对重大原则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问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豁得出来、顶得上去,以“义之所在、舍我其谁”的担当,催生“为民之责”,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绘就人民群众岁月静好的美丽画卷。

以“时不待我、永不自满”的精神,锻造“为民之能”。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新时代新征程,共产党人应强化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自觉意识,激发矢志向学、求知不辍的内在动力,坚定以学求进、永不自满的执着追求,真正使思想、能力、行动跟上时代前进步伐、跟上新时代发展需要。要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危机感,以“时不待我、永不自满”的精神,做知难而进的乐学者、深钻细研的善学者、勤耕不辍的笃学者,练就危中求存、难中求策、险中求胜的过硬本领,锻造“为民之能”。既要敢喊“看我的”“跟我上”,用生命践行使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又要组织好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成军”,形成攻坚克难、无坚不摧的战斗力。

致每一个奋斗的你

人物角色千百样,心中梦想千百种。在中国的大地上,各种各样的人物,都在以奋斗姿态努力生活,用辛勤付出换一句“值得”,这一份付出与坚持,值得!春节假日期间,许多人依然默默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用责任守护家火,以奉献换来节日祥和。

回望过去一年,是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是人民子弟兵闻“汛”而动、迎难而上,保江河安澜、护群众安全;是无数劳动者勤勤恳恳、辛苦耕耘,共同托举起中国经济的逆势上扬……,其实在我们祖国的角角落落都有着这样一群不断在坚守的人们,不论是我们看到在十字路口执勤的交警风雨无阻,还是每一个人民需要的危难关头的武警战士、消防战士又或者是科技国防力量这些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他们都在坚守着,而这些人都是普通的平凡的人,如今我们九零后也步入各个岗位,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他们的初心,学会他们的坚守,注入我们的活力,我们这些平凡人,加上坚守二字,这股能量汇聚起来,将注定不凡。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当每个人的奋斗韧劲、拼搏精神都能迸发出来,涓滴之力就能汇聚成磅礴伟力,让伟大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让民族复兴的前景更加光明。


作者:刘青

编辑:王晨伟

责编:郑黎波

主编:姚启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