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诗画节气】

立春:冬去春来,万象更新

作者:侯楠楠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也被称为正月节、岁节、岁旦等。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则意味着春天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记载:“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立春时节,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蜇居的虫类渐渐苏醒,冰冻的河水开始消融,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未融化的浮冰如同被鱼背负着一般。

立春之时静待春暖花开(立春冬去春来万象更新)(1)

(点击图片观看动态海报)

《敦煌二十四节气》原画出自《不可思议的敦煌·与万物共生长》创作展——最佳创作团队奖「豆荚创意」小朋友们的集体创作。动画制作:满晨

2023农历癸卯兔年是“双春年”,也就是有两次立春,原因是今年闰二月,拉长了农历纪年的时间,将下一年的立春也“抢”了过来。其实在古代,立春一直是比较大的节日,妇女“剪彩为燕”或以“春幡春胜”做头饰,贴“宜春”于门;立春日还曾被看作新年的开始,后来正月初一才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春节”。

我们之前说过,在绝大多数冬季的节气里,农耕活动很少,尤其是北方地区基本处于农闲阶段。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从立春开始,就要松松筋骨,为一年的农忙做准备了。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我国历朝历代都将农业丰收看作社稷稳定的重要标志。古时候到了立春这一天,皇家要举行“耤田礼”,也就是皇帝祭拜天地并亲自下地耕种的仪式,希望通过这种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趣的是,我们常说的“一亩三分地”就是由皇帝耕种的这一小片土地引申而来。“耤田礼”虽然只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但足见历朝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在民间,有立春日“打春牛”和“咬春”的习俗。“打春牛”是一种迎春仪式,有的地方会请能工巧匠用木头做成牛的形状,糊上纸张涂上颜料,这就是“春牛”。为什么要打春牛呢?因为人们觉得牲畜经过一冬的休整后可能懒散,便“引春牛而击之”,提醒它一年的“打工”生活就要开始了,边打还会边说吉利话: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也有的地方是用泥塑土牛,将土牛打碎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

“咬春”是咬什么呢?所谓“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除了耕牛,人也要重振精气神,不出意外,最主要的途径还是“”。立春之时,古代有互相馈赠五辛盘的习俗,因“辛”与“新”同音,取迎接新春之意;此外,许多地方要在立春日吃萝卜、吃春饼,萝卜被认为有养生功效,有史籍记载,“立春之时,无贵贱嚼萝卜,曰咬春”。

立春时节,著名美食家、吃货苏轼又忍不住记录下了他家的菜谱:“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这一句你可能不是很熟悉,但其后便是被各路美食博主广为引用的金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宋朝流行“点茶”,“蓼茸蒿笋”都是春日野菜和植物嫩芽,春天到了,做一杯茶,品尝春盘素菜,清新淡雅,别有一番滋味。杜甫诗里写“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陆游写“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里面的“春盘”“细生菜”,想来也是春日的一些小菜。

今年立春正好临近元宵节。元宵节是传统春节的尾声,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比较普遍的几项民俗。据考证,挂花灯的习俗源自汉朝,在唐代发展成规模盛大的灯会,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共维持三天。后来,灯会的时间越来越长,人们还“诗谜书于灯,任人猜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猜灯谜”。在山东沿海地区,还有在元宵节做“神虫”的习俗,这是一种特殊形状的面点,大的“神虫”被供奉起来,有求财之意;小的“神虫”被放进米缸面缸,传说这样可以让缸里的米面越挖越多。

辛弃疾为我们描述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满街的花灯、舞龙舞狮表演令人眼花缭乱,游人如织,甚至还有点堵车。欧阳修在元宵节写了一首比较伤感的诗,“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为文艺青年发朋友圈提供了素材。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立春,仅是听到这两个字,我们就感受到无限的希望。从今天开始,一个新的四季的轮回就此拉开序幕,春暖大地,万物复苏的趋势已不可阻挡。

光明网×敦煌画院

来源: 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