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崇明有一个“娃娃雪糕”
刷爆了朋友圈
记忆中香甜冰凉的娃娃
变成了超大号
伫立在蓝天白云下,乡村田野中
这个新晋打卡地究竟在哪儿?
今天带你一探究竟
同时带你开启一段艺术之旅~
“花脸雪糕”是上海崇明岛前哨湾首个当代艺术群展 《降临》展示作品之一,通过手机,放大这些日常生活中有拟人特征的消费品来赞叹人类的造物行为。
◆◆
开幕式现场
◆◆
上海崇明岛前哨湾首个当代艺术群展《降临》10月20日在竖新镇前哨村开幕,此次展览邀请了31位国内外著名当代艺术家和小组参展。40余组绘画、雕塑、装置、摄影、大地艺术作品分别“降临”在前哨当代艺术中心和前哨湾景观通道两个区域。开幕当天,前哨湾迎来了400余位来自文化、艺术、媒体等各界的嘉宾朋友,共同度过此次美好的艺术之旅。
主办方与艺术家合影
在参展艺术家汪建伟看来,举办场地“前哨村”的名称与艺术所应该扮演的角色不谋而和。“过去有许多部队文工团会叫前哨文工团、火线文工团等等,包含着一种向前冲的意思。前哨是探讨和未知的一个地带。我觉得每个艺术家的内心都必须有一个‘前哨’。”
而在展览的学术顾问、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陆兴华看来,展览试图开拓国内对于生态艺术的实践,“在资本与城市空间的局限性之外,当代艺术需要有新的角度,前哨村的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态的方向。”从自然环境与资源中汲取养分创造艺术,并反过来让人们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魅力和重要性,这是此次展览所带来的启发。
相较于“白盒子”美术馆中看似各具风格实则千篇一律的策展,陆兴华认为“每一个展览都应该通过展示各种生态物,帮助观众与展览之间发生化学反应,不让他们呆在自己原来的美学风格里,不让人呆在原来固守的美学风格里。这就是当代艺术展览在今天应该达到的生态性。”
◆◆
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
“前哨当代艺术中心”是一个推动和展示当代艺术为主的多功能艺术机构,是与自然生态紧密结合的当代文化的实践空间。嘉宾朋友纷纷驻足观赏,在此展览中重新认识并感受自然,在更加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当代文化与自然生态的思考。
出于安排或是不谋而合,不少作品又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庄辉的作品《公元一九九七年八月十三日河北省大名县旧址乡高庄村民合影纪念》是艺术家拍摄于1997年的一张大型合影,它位于河边的一面墙上,隔着河看过去,似乎能够想象真的有一群人曾在河岸聚集合影。
杨振中的录像《922颗米》记录了公鸡和母鸡啄米的场景,并以男声数公鸡点头的次数和女声数母鸡点头的次数来配音,由此得出这堆米的总数。这样平常甚至乏味的情形被放大到一面墙的大小,在它的周围,工厂式的环境似乎将这个从日常中被抽离出的场景又放回到了生活当中。
汪建伟的《镍》位于河边的一块空地上,这件作品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在艺术家看来,构成不锈钢的镍作为一种金属,既是生活中常见之物,又可以追溯到四亿年前的寒武纪,和河流一样,它是生活中经常被利用的对象,却又神秘而难以真正地溯源。作品以抽象的形态融入周围的环境,共同表述着寻常、未知,此时、彼时。
艺术家作品现场直击
↓↓↓
当夜幕降临之时,曼妙的夜色也为前哨当代艺术中心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动感的DJ表演也为此次开幕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除了提供与丰富的自然环境接触的机会,前哨当代艺术中心将支持当代艺术的实践和探索,并期待形成一个更具有活力的当代文化前哨基地。艺术中心将会提供展览、讲座、工作坊、艺术家驻地等活动,为当代艺术的生态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
前哨湾
◆◆
高科技时代的人们能调动越来越丰富的物质和工具,却依然向往一个安然的栖息地,一边担忧想着“这个世界会好吗?” 面对激烈的城市化和乡建,中国的城乡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是时候以一个村庄为基本单位,来问一下我们自己:如何从一个村庄出发去做生态?我们自己到底需要一片什么样的大地?我们到底想要在它之上创造出什么样的未来?
在崇明岛前哨湾内,在这片大自然赠予的新生大地上,艺术家们将用自己的作品来发明风景、制作大地,聚合出前哨村的新生态,来思考和实践某一种未来,算是一次被未来倒逼的艺术-生态行动。
北横引河,沿着河岸有艺术观景道,岸边都有作品
如果你在崇明岛的引水渠岸边看到一件件雕塑,或者在农田中看到“天外来客”,请不必意外,留意的话你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物件。
当代艺术展
降临:发明风景,制作大地
策展人:徐震
学术顾问:陆兴华
展览时间:2019.10.20-2020.3.31
展览地点:上海市崇明区竖新镇前哨村
前哨当代艺术中心
作者:艺术头条 崇明旅游 澎湃新闻
编辑:毋晓菲
美图、美文投稿请发送至邮箱:cmxwb201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