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提及一个看法,山海经中对于西王母的描述呈现出两种相反的倾向:一位掌管死亡,居于西南部的昆仑之丘;另一位掌管新生,居于西北部的西王母之山。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山海经里西王母有多厉害(山海经西王母善与恶)(1)

(一)西王母的两面性

从《山海经》中对于西王母的描述出发,我们曾经梳理出了两种西王母的形象,参见:山海经:为何会存在两个西王母?一主生一主死,是善与恶的统一?

一种是位于西北部、主新生的西王母,其形象较为温和:“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

一种是位于西南部、主刑杀的西王母,其形象比较凶厉:“虎齿、豹尾、善啸、蓬发,司天之厉及五残”

山海经里西王母有多厉害(山海经西王母善与恶)(2)

因为西王母与后世月神、不死药神话息息相关,所以当时考虑的角度便以此为据,认为西王母的两种形象可能正代表了月亮运行规律的描述,明暗盈缺或许正暗合新生与死亡

但实际上这种对立统一的思想原则,在很多神话中并不鲜见,似乎应该还有更为广泛深厚的的文化传统。

(二)上古双面神崇拜

我们在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确能够找到这样的双面神像的例证,比如最为典型的就是石家河遗址出土的一种连颈的双头人像,虽然左右神面的区别并不非常明显,但是依然显示出了一种神之两面性的真实象征。

山海经里西王母有多厉害(山海经西王母善与恶)(3)

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在河南光山春秋时期黄君孟夫妇墓中,也出土了一件与这种风格极为类似的玉器。有一种说法是,原本是一件,后来被剖为两半。这里的人物也是侧面构图方式,一面阴刻、一面阳刻,但是眼睛形态有明显区别,一个是杏仁眼,一个是圆圜眼,代表了两种不同神面。

山海经里西王母有多厉害(山海经西王母善与恶)(4)

实际上,石家河最为典型的一种双面神,应该是一种刻在正反面的玉雕像,比如在山西曲沃西周墓中,就有一件典型石家河人的玉雕作品,作为周人的收藏品被带到了墓葬之中,成为墓主心爱之物。

山海经里西王母有多厉害(山海经西王母善与恶)(5)

看到了吗?除了眼睛依旧有杏仁眼和圆圜眼之外,两个神面最大的区别还在于一个有着凶狠的獠牙,而一个却没有。

所以,这些玉神面的正反两面看似造型相同,却在眉眼和口牙上有着明显不同。特别是眼睛的长与圆,獠牙的有或无,这样的分别至少可以让我们做出一个非常简单的判断:

两面神,可能正是阴阳或者雌雄的区别。而这则可能与正反面神的不同职掌有关。

(三)西方的双面神

实际上,不仅中国有这种双面神的造型艺术,在其他神话中亦有类似的出现。比如这件古罗马钱币和波斯帝国金杯上,都铸有双面神的形象。

山海经里西王母有多厉害(山海经西王母善与恶)(6)

这种在实用器上的双面神,可能正是罗马人崇拜的名叫Janus(雅努斯)的门神。传说中,雅努斯的两副面孔:一个在前,一个在脑后;一副看着过去,一副看着未来。

而作为门神,在古罗马的建筑物以及一般住宅的大门上,都刻有他的雕像。因为,他是天宫的守门人,在早晨打开天门,让阳光普照大地;到了晚上他关上天门,让黑夜笼罩大地。

山海经里西王母有多厉害(山海经西王母善与恶)(7)

所以,它基本上具备的是关于掌控时间的神力,即过去与未来,白天与黑夜。

(四)西王母的神性标志

饶了这么一大圈,又回到了我们最初的主角西王母身上,就会发现,前与后、善与恶、吉与凶、光与暗、生与死、阴与阳,在神示神断中生活的人们,不论距离多么的遥远,都会产生这种共同的思维方式与审美造型。

山海经里西王母有多厉害(山海经西王母善与恶)(8)

那么,西王母所代表的究竟是以上的那哪种神性标志?

石家河双面神中獠牙(善恶)的区别,在西王母身上也有“虎齿”的体现;而古罗马双面神中时间的性质,在西王母这里则是“生死”的掌控。

所以阳Sir以为,对立统一是西王母神性的基调,而其中又以“善生—恶死”,这种神性最具备典型特征!

山海经里西王母有多厉害(山海经西王母善与恶)(9)

记得关注,山海经系列持续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