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出淤泥而不染的,只有莲花,没有人
王小波热爱智慧、喜欢自由、强调生活要有趣,这在尊崇道德、强调集体主义、宣传生命的意义在于有所贡献的中国,就像他笔下的那只猪一样特立独行。他在《思维的精英》一文中说“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的精英更重要”。道德是什么,道德是属于社会主流的价值观,用于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种范式。我们总天真的认为,知识分子天然就是道德的精英,这是及其荒谬的。
杨振宁娶二十八岁的老婆的时候,人们所表现出的惊异远胜与何鸿燊娶了四房姨太,大家都觉得很受伤:天啊!科学家怎么可以这样!他可是获了诺贝尔奖的伟大的科学家啊!须知,思维能力和道德水平本身就是两码事,何况大众所信奉的价值观是否真的就该成为所有人行为的金科玉律呢?不该强求知识分子向大众的价值观看齐, 若不然,画人体的艺术家就该和偷窥狂一样感到羞愧了。
王小波对中国教育模式的解读也十分的有意思,他说,在中国做知识分子有一种传统的模式,就是先去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样,攒到了一定程度再去管教别人,如此循环下去。看到这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天天喊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新求变,而我们的教育却总是一成不变的让人失望。
据王小波的兄弟王小平讲,当年,王小波从云南军垦回京后,没了户口,没了工作,整天蔫头塌脑的没有精神,家人就建议他学个一技之长,等将来时局变化时,也好混条出路。于是,王小波就拜在黄先生门下,开始学习英语。说到这位黄先生,那可是大有学问的人。据说光外语就会七八种,其中包括将近失传的古西夏文、古突厥文。不料赶特殊时期,发表任何文章都要单位出具证明,黄先生没有单位,无人担保,从此断了财路,祸不单行的是,黄太太此时又得了咽癌,失了工作。从此,一家三口,每月只靠二十几块劳保金生活,窘迫之极时,竟然到小沟里捉田螺充饥,像曹雪芹一样赊粥而食。
本来这是一篇讲述王小波轶事的文章,不料,读了其中黄先生的遭遇,我竟变得有些抑郁起来。学问如黄先生者,必是爱书之人,不想满腹经纶,竟换得劳顿度日,境况如此凄惨,不禁令我心中升起一丝悲凉,我们对那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耳熟能详,黄先生想必从小到大在学校里都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离开学校后,也不负众望地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本来,完全可以作为读书出头的典型,结果,仅仅一场政治运动,就完全改变了故事的结局。
在黄先生命运的转折点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政治的魔影,有句让人脊背发冷的话说:“你可以不关心政治,但政治却要关心你。”放在歌舞升平的和谐社会,这样的政治可能会让人觉得如沐春风,你看,新闻联播每天都在播报国家是多么地关心菜价和房价,关爱股民和房奴;但在那个年代,被政治关心的人,感觉到的恐怕不是春风,而是秋风了。黄先生只不过是被捎带关心了一下,就落得如此下场,让我不得不感叹,同政治相比,读书真是显得太渺小和软弱了。
现在,这是一个经济至上的年代,读书如果没有效益,无疑是没用的。于是,众多爱书之人为了金钱,义无反顾地放弃矜持和清高,甚至尊严,投身到各种圈圈叉叉的争斗之中,尔虞我诈,不择手段,需要欺骗时绝不脸红,需要下跪时一定腿软,有用的就是朋友,必须结交;没用的就是路人,爱理不理;有害的就是敌人,坚决扫除。对于爱书之人来说,现在早已不是以文会友的时代,精神的交流不断凋零,利益的结交日渐繁盛,填充在人们之间的不过是酒色财气,早已没有了书的位置。
政治年代,读书要想有用,得有点政治头脑;经济年代,读书要想有用,就得有点经济头脑。不管政治头脑,还是经济头脑,需要放弃的都是读书人的那点清高和自负,唯有如此,才能投身社会大染缸之中,发挥满腹经纶,赚个盆满钵满。只是,读书人,当你投身淤泥之后,就不要再标榜自己的纯洁,因为出淤泥而不染的,只有莲花,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