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的历史简介(陕西省乾县古称好畤)(1)

乾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乾县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唐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合葬墓乾陵位于乾县。

一、历史沿革

乾县的历史简介(陕西省乾县古称好畤)(2)

西汉好畤县

1、战国秦为好畤邑。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置好畤县(今城关镇东好畤村),属内史。西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属右扶风。东汉省。

2、西晋元康中复设,治迁今好畤村东南,属扶风国。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分好畤县漠谷河西部析置莫西县,治今乾县西北,好畤县为扶风郡治,莫西县属武功郡。北周建德三年(574年)省好畤入莫西县,属扶风郡。

3、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莫西县改称好畤县,大业三年(607年)省入上宜县。唐武德二年(619年)再置好畤县,属雍州。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移治于今永寿县西南好畤河镇。文明元年(684年)析好畤、醴泉等五县地于今城关镇设奉天县,属京兆府。乾宁二年(895年)在奉天城置乾州。

4、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乾州,政和七年(1117年)又以奉天县置醴州。金天德三年(1151年)复为乾州。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撤销奉天县,辖地由乾州直辖;五年又将好畤县废入乾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乾州直隶州。

5、1913年撤州设乾县。1914年属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属邠县分区,1950年属宝鸡专区,1956年直属省。1961年属咸阳专区,1968年属咸阳地区,1983年属咸阳市。

二、地名来历

以境内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得名。

三、风景名胜

乾县的历史简介(陕西省乾县古称好畤)(3)

1、兴国寺,亦称北寺,位于乾县城内西北方向步家巷(乾县党校西)。南北长300米,东西宽70米。现有正殿五间,偏殿三间,楼房十四间,是乾县佛教协会所在地。

乾县的历史简介(陕西省乾县古称好畤)(4)

2、化度寺。亦名“化都寺”,位于陕西省乾县阳洪镇好畤村西北侧,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祭天的天坛风水宝地,寺院始建于隋朝初年,该寺兴盛于唐、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几个朝代,历史上高僧辈出。

乾县的历史简介(陕西省乾县古称好畤)(5)

3、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