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陆鸿渐不遇 【唐】释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释与解读】

郭:城池。该句意为陆羽的新家其实是连着城郭的,应该不算偏僻的。

报道:按照<单字法则>,“报”是回应,“道”是说话。这里指邻居“西家”回答作者的询问。每:每每、常是。

陆鸿渐:即陆羽(733-804年),字鸿渐,著《茶经》,被后人誉为茶圣。在陆羽之前,茶事已经存在很久了,但与酒相比,其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到了唐天宝年间,茶饮已经相当普遍,产业规模也相当可观,但仍未能登大雅之堂。陆羽为茶道注入了灵魂,精化了茶艺和创造了仪式感,使煎茶、品茶成为一种文化,茶文化遂得与酒文化并驾齐驱。

史料记载陆羽著述甚丰,但主要是文学,《茶经》占的分量不大,但反而是《茶经》名垂青史。陆羽无功名在身,唐德宗曾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辞不就职,但从他写自传名以《陆文学自传》看,他还是比较看重这个名分的。依当时的社会价值观,研究茶道绝不是什么正道。就连释皎然这么喜欢茶道的人,在遇见陆羽之前,他还是以写诗为重的。在陆羽心目中,文学仍是主业,茶道属于副业,只不过他对这个副业格外的上心。而且陆羽的茶艺确有过人之处,因此释皎然很喜欢与陆羽切磋茶艺。

释皎然,俗姓谢,字清昼,修行于浙江吴兴杼山妙喜寺。释皎然年长于陆羽,通禅,能诗,与陆羽为缁素莫逆,是陆羽交情最深的良师益友。释皎然亦嗜茶,他盛赞饮茶的好处:“一饮涤昏寐,再饮清我神,三饮便得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他先于陆羽提出茶道,并写过一本《茶诀》,失传。安史之乱时,陆羽流落到了湖州,释皎然对陆羽给予了几乎是全方位的帮助,两人过从甚密。可以讲,释皎然对茶文化、《茶经》功不可没。

陆羽在遇见释皎然之前,他对茶艺的实践还停留在技能和社交层面,在精神层面的建树尚处于雏育阶段。他接受了释皎然茶道的理念,并与自己的茶艺融合起来,又揉进自己的人格品性,最后形成了一套系统性较强的茶文化。陆羽为茶产业创造了不可估量的效益,但他个人的经济境况直到晚年才有所改善。

通常认为,这首诗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但严格讲,陆羽是处士。虽然陆羽无意进取功名,但他暂时还没有归隐山林的打算。从后来的人生轨迹看,他并不排斥到各处任职,兼顾游历,他的茶道也因此得以传播。他的居处并非离群索居,但确实是比较清静那种,能安静地看书、著论和钻研茶道。他惊叹造物者的精妙,因此希望自己能以人工助其妙。陆羽非常注重实践和提高,他的生活也并不悠闲。从这首诗里我们也能感受到他的勤劳忙碌。他常独自出行,除了耽情山水,同时也走访茶事,了解茶时习性。陆羽云“自旦至暮,号泣而归”,可能跟情绪宣泄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安史之乱给社会留下的伤痛。所以他更寄托于茶道。释皎然很理解这一点,在单独与陆羽相处时,释皎然耻于言文章,更多是谈禅、交流茶道,他把自己的经验和心得都无私地与陆羽分享。

陆羽其实一直都很清贫,他的游历足迹很广,主要在南方。陆羽没有结婚,与他的身世不无关系,毕竟他没有父母,又寄身他乡。从乌程女道士李季兰写的《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来看,陆羽可能对李季兰有点意思,但客观条件限制了美好的愿望。这份深藏的感情,后来因为李季兰的死而变得更加隐晦。

陆羽原是个弃婴,被竟陵(今湖北天门)龙盖寺智积禅公于水滨捡到,取名疾,字季疵,并养于寺中。陆羽少年时就表现得很有主见。禅公让他念佛,他却希望出外求知。他因偷看儒家书文而被师父惩罚,故而逃出寺院,并为自己改了名字。陆羽长大后相貌平平,还有点口吃,但他勤快好学,多才多艺,讲话诙谐,重情义,性方直,有较鲜明的个人特质。

陆羽年轻时曾受到竟陵太守李齐物、竟陵司马崔国辅的提携,后遂得以与当世名流如皇甫冉、颜真卿、耿湋、戴叔伦、权德舆等过往唱和。虽然这些名流包括后来的孟郊对陆羽都不错,但与他们相比,陆羽稍显非主流。陆羽的茶道亦曾遭受权贵的羞辱,但事实证明,茶道越来越获得人民群众的喜爱。

由于茶道的影响,陆羽晚年有一定的名气。但“茶圣”之称誉是在陆羽死后多年才有的,陆羽生前没能享受到这个“圣”的风光。他在五六十岁去广州、岭南、滑台任李复(李齐物之子)幕僚时,其实还算不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但同事们如马总、周愿等都很喜欢他很尊敬他,这倒是真的。此时的陆羽风趣、淡定,精行俭德,但终究是人老多情。故人旧友一个一个离去,令他感伤不已。他闻知智积禅公过世,不禁大哭。他开始怀念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在他的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他满怀深情写了一首歌: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大约在贞元十三年,陆羽六十五岁时,在出外闯荡、漂流了四十多年之后,他回到了自己人生的起点:竟陵龙盖寺。那里安葬着智积禅公。陆羽老奉其教(指佛教),如声闻辟支(诵经修心),经营法事,在龙盖寺度过了平静的余生。而此时寺外面的世界,一个新的茶时代已经开始了。

人生如茶的诗句古诗(古诗七百首)(1)

陆羽隐居处

,